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压缩吸收;冷却分离;吸收;闪蒸;以及富液再生。其中,在压缩吸收步骤中,用醇胺溶液作为压缩机入口的喷液喷入压缩机腔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火炬气中的酸性气体在压缩机中便已基本被醇胺溶液吸收,有效避免了压缩过程中的硫结晶,与此同时,节省了压缩过程中喷液的耗量,降低了吸收塔的负荷。
【专利说明】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炼油生产工艺中带有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的火炬气压缩 脱硫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火炬气为炼油生产过程中,泄放至火炬系统进行燃烧排放处理的气体,泄放的工 况可分为事故工况和正常工况。火炬气一般主要由氢气、轻烃及空气组成,受原油品质与中 间加工过程影响,火炬气含有少量杂质,如H2S与CO2。随着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加强,炼油中 硫的回收工艺成了所有炼油企业共同面对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大部分火炬气的处理流 程为:压缩+湿法脱硫,脱硫后的净化气去燃料管网,酸性气(H2S)制硫磺。因火炬气具有 组分波动大、H2S含量高(含腐蚀性气体)及气量不稳定等特点,压缩工艺一般采用喷柴油螺 杆压缩机,喷液(柴油)的选择主要考虑H2S对设备的腐蚀;湿法脱硫工艺一般采用N-甲基 二乙醇胺(MDEA)作为吸收碱液。MDEA的相关理化见下表: 表I 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主要理化性质
【权利要求】
1. 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压缩吸收 将火炬气引入压缩机中进行压缩,用醇胺溶液作为压缩机入口的喷液喷入压缩机腔 体; B、 冷却分离 压缩后的火炬气在气液冷却器中进行冷却,然后进入三相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其中,火 炬气冷却后所产生的与醇胺溶液不互溶的烃类凝液被三相分离器分离排出,三相分离器中 吸收了 H2S的醇胺富液进入闪蒸罐,三相分离器分离出的火炬气进入吸收塔; C、 吸收 分离出的火炬气进入吸收塔底部,与从塔顶进入的醇胺吸收液逆流接触,进一步吸收 火炬气中的H2S,塔顶净化气进入燃料气系统,塔底的醇胺富液进入所述的闪蒸罐; D、 闪蒸 通过所述的闪蒸罐闪蒸来自三相分离器与吸收塔的醇胺富液; E、 富液再生 从闪蒸罐流出的醇胺富液经过贫富液换热器,与来自再生塔再生后的醇胺贫液进行换 热后,由再生塔上部进入再生塔进行再生,再生后的醇胺贫液由再生塔下部出塔,出塔后的 醇胺贫液先由贫液泵升压,然后依次经过所述的贫富液换热器换热、贫液冷却器冷却后,分 别进入所述的吸收塔和压缩机循环利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胺为N-甲基 二乙醇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机为无 油喷液螺杆压缩机。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气压缩与脱硫工艺,其特征在于,醇胺富液在再生塔 内被解析出吸收的酸性气体由塔顶出塔,并进入硫磺回收单元。
【文档编号】B01D53/78GK104307341SQ201410618781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崔周波, 连小松, 顾小欢, 朱立伟 申请人:上海齐耀螺杆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