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340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仓、压缩气缸、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水相排出管,所述压缩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压缩活塞,所述压缩活塞与所述压缩仓配合,所述蒸汽输入管、所述蒸汽输出管和所述水相排出管均连通所述压缩仓,所述蒸汽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蒸汽输出管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能够将一效蒸发器中的二效蒸汽进行加压并分离其中的水相,经加压的二效蒸汽可以通入二效蒸发器中对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进行加热,从而充分利用热能,降低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的能耗。
【专利说明】 汽水加压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属于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中,通常使用一效蒸汽来加热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同时使用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来冷凝一效蒸汽,通过一效蒸汽加热产生的二效蒸汽再用于加热二效蒸发器中的原料溶液或原料水,从而充分利用热能,降低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的能耗。但是上述工艺的不足在于,加热蒸汽与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需要通过管程和壳程隔离开,避免加热蒸汽冷凝形成的水与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混合。通常情况下,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通过管路由一效蒸发器顶部进入管程分布于各列管中,壳程中通入锅炉蒸汽加热于管程中的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从而使之蒸发。但是由于列管的数量有限,因此列管中的溶液或原料水与壳程中加热蒸汽一方面热交换不充分,另一方面热交换时间长,从而限制了蒸发器工作效率和性能的提高。
[0003]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以将加热蒸汽进行加压处理,再将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进行预热至沸腾,然后使进入蒸发器中的加热蒸汽在减压阀的作用下发生闪蒸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将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与加热蒸汽直接混合,另一方面可以克服加热蒸汽大量冷凝并与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混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背景技术】第二段所述技术方案的需要,提供一种汽水加压分离装置,能够将一效蒸发器中的二效蒸汽进行加压并分离其中的水相,经加压的二效蒸汽可以通入二效蒸发器中对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进行加热,从而充分利用热能,降低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的能耗。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仓、压缩气缸、蒸汽输入管、蒸汽输出管、水相排出管,所述压缩气缸的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压缩活塞,所述压缩活塞与所述压缩仓配合,所述蒸汽输入管、所述蒸汽输出管和所述水相排出管均连通所述压缩仓,所述蒸汽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蒸汽输出管设置有压力控制阀和第二单向阀。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缩活塞的往复运动路径和所述压缩仓为竖直设置,所述水相排出管连通所述压缩仓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运动的最低点上方,所述蒸汽输入管和所述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压缩仓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运动的最高点上方。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能够将一效蒸发器中的二效蒸汽进行加压并分离其中的水相,经加压的二效蒸汽可以通入二效蒸发器中对需要浓缩的溶液或原料水进行加热,从而充分利用热能,降低溶液蒸发浓缩和蒸馏水生产的能耗;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简易,汽水分离方式快捷有效,工作性能稳定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与蒸发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包括:压缩仓1、压缩气缸2、蒸汽输入管3、蒸汽输出管4、水相排出管5,所述压缩气缸2的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压缩活塞6,所述压缩活塞6与所述压缩仓I配合,所述蒸汽输入管3、所述蒸汽输出管4和所述水相排出管5均连通所述压缩仓1,所述蒸汽输入管3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蒸汽输出管4设置有压力控制阀8和第二单向阀9。具体地,所述压缩活塞6的往复运动路径和所述压缩仓I为竖直设置,所述水相排出管5连通所述压缩仓I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6运动的最低点上方,所述蒸汽输入管3和所述蒸汽输出管4连通所述压缩仓I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6运动的最高点上方。
[0014]工作起始时,压缩活塞6位于最高点,然后在压缩气缸2带动下向下运动,压缩仓I内的体积逐渐增加,从而气压下降,第二单向阀9阻断了蒸汽输出管4中的蒸汽回流,蒸汽只能从蒸汽输入管3中流入压缩仓I内,因此蒸汽输入管3用于连接一效蒸发器10的蒸汽排出口 11,蒸汽输出管4则用于连接二效蒸发器12的蒸汽输入口 13。
[0015]当压缩活塞6运动到最低点后,在压缩气缸2带动下开始向上运动,压缩仓I内的体积逐渐减小,从而气压上升,起初由于第二单向阀9连接二效蒸发器12 —侧的压力大于连接压缩仓I 一侧的压力,因此第二单向阀9依然阻断着蒸汽输出管4,使压缩仓I中的逐渐加压的气体无法从蒸汽输出管4排出,且由于第一单向阀7的作用,压缩仓I中的逐渐加压的气体也无法从蒸汽输入管3排出,此外,随着压缩活塞6的上升,水相排出管5位于了压缩活塞6的下方,因此压缩仓I成为密闭的体系,随着体积的减小,气压逐渐加大,部分水蒸汽凝结成水,部分水蒸汽形成高温高压蒸汽,当压缩仓I的气压与二效蒸发器12内的气压相接近的时候,由于压力控制阀8两侧的压力差较小,因此压力控制阀8仍然阻断了蒸汽输出管4的通导,直至压缩仓I的气压大于二效蒸发器12且压力控制阀8两侧的压力差达到了临界值,压力控制阀8打开,压缩仓I内的高温高压蒸汽进入二效蒸发器12,从而形成闪蒸作用。
[0016]当压缩活塞6运动到最高点后,在压缩气缸2带动下开始向下运动,一效蒸发器10中的蒸汽从蒸汽输入管3中流入压缩仓I内;当压缩活塞6运动到最低点时,由于水相排出管5连通所述压缩仓I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6运动的最低点上方,此时水相排出管5与压缩仓I的底部是连通的,压缩仓I内冷凝的水通过水相排出管5排出,然后重复上述循环。
[001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压缩仓(I)、压缩气缸(2)、蒸汽输入管(3)、蒸汽输出管(4)、水相排出管(5),所述压缩气缸(2)的活塞杆自由端设置有压缩活塞(6),所述压缩活塞(6)与所述压缩仓(I)配合,所述蒸汽输入管(3)、所述蒸汽输出管(4)和所述水相排出管(5 )均连通所述压缩仓(I),所述蒸汽输入管(3 )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 ),所述蒸汽输出管(4 )设置有压力控制阀(8 )和第二单向阀(9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加压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活塞(6)的往复运动路径和所述压缩仓(I)为竖直设置,所述水相排出管(5 )连通所述压缩仓(I)的底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6)运动的最低点上方,所述蒸汽输入管(3)和所述蒸汽输出管(4)连通所述压缩仓(I)的上部且位于所述压缩活塞(6)运动的最高点上方。
【文档编号】B01D49/00GK203803293SQ20142016887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李生龙, 余文丁, 孙浩, 颜秀梅 申请人:安徽华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