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食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取阿胶液杂质的提沫机。
背景技术:
在阿胶生产过程中,阿胶原浆需要熬制提纯,在熬制过程中会有大量夹带杂质的浮沫出现,需要去除,这就需要提沫机,现有提沫机往往采用人工提沫,往往存在加热温度和压力控制不便,进出料不便,清洗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取阿胶液杂质的提沫机,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取阿胶液杂质的提沫机,包括锅体、加热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锅体位于支架上,锅体顶部为圆形开口,下部呈半圆形,圆形开口上部有进料管和进水管,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夹套、蒸汽进管、蒸汽冷凝管和冷凝水出管,蒸汽夹套位于半圆形锅体外壁上,蒸汽夹套连通蒸汽进管、蒸汽冷凝管和冷凝水出管,蒸汽夹套一侧连通蒸汽进管,一侧连通蒸汽冷凝管,蒸汽进管和蒸汽冷凝管通过轴承与支架相连,蒸汽进管和蒸汽冷凝管通过轴承座套与蒸汽夹套相连通,所述蒸汽进管安装有蒸汽阀、安全阀和压力表;所述传动装置可带动锅体绕轴承中心线旋转;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装置和传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手轮,手轮安装在支架上,手轮通过固定在轴承上的移动杆与轴承相连,轴承一侧固定到轴承座套上,手轮可通过移动杆控制锅体绕轴承中心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油缸,油缸一端与轴承上的移动杆铰接,一端与支架底部铰接,可控制锅体绕轴承中心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蒸汽进管安装有蒸汽阀、安全阀和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蒸汽冷凝管安装有疏水阀b及旁通管路上的旁通阀;所述冷凝水出管上安装有疏水阀a。
优选地,所述锅体开口有v形出口;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进料管上安装有进料阀,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所述蒸汽阀、出料阀、进料阀和进水阀为自动阀,受控制系统的plc控制器控制。
优选地,所述支架底部有支撑。
优选地,所述锅体绕轴承中心线旋转0-90度角。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蒸汽夹套加热装置,可实现自动化,根据需要调整温度、压力,将熬胶过程中产生的废沫去除,并且具有加热、保温、进出料、清洗为一体的多功能提沫机,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锅体,11.出料管,12.出料阀,2.蒸汽夹套,21.冷凝水出管,22.疏水阀a,23.蒸汽冷凝管,24.疏水阀b,25.旁通阀,3.支架,31.手轮,32.轴承,321.轴承座套,33.蒸汽进管,331.蒸汽阀,332.安全阀,333.压力表,34.支撑,4.进料管,41.进料阀,5.进水管,51.进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提取阿胶液杂质的提沫机,包括锅体1、加热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系统,,锅体位于支架3上,锅体顶部为圆形开口,下部呈半圆形,圆形开口上部有进料管4和进水管5,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1;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蒸汽夹套2、蒸汽进管33、蒸汽冷凝管23和冷凝水出管21,蒸汽夹套2位于半圆形锅体外壁上,蒸汽夹套2连通蒸汽进管33、蒸汽冷凝管23和冷凝水出管21,蒸汽夹套2一侧连通蒸汽进管33,一侧连通蒸汽冷凝管23,蒸汽进管33和蒸汽冷凝管23通过轴承32与支架3相连,蒸汽进管33和蒸汽冷凝管23通过轴承座套321与蒸汽夹套2相连通,所述蒸汽进管33安装有蒸汽阀331、安全阀332和压力表333;所述传动装置可带动锅体绕轴承32中心线旋转;所述控制系统可控制加热装置和传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手轮31,手轮31安装在支架上,手轮通过固定在轴承32上的移动杆与轴承32相连,轴承32一侧固定到轴承座套321上,手轮31可通过移动杆控制锅体绕轴承32中心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油缸,油缸一端与轴承32上的移动杆铰接,一端与支架3底部铰接,可控制锅体绕轴承32中心线旋转。
优选地,所述蒸汽冷凝管23安装有疏水阀b24及旁通管路上的旁通阀25;所述冷凝水出管21上安装有疏水阀a22。
优选地,所述锅体1开口有v形出口;所述出料管11上安装有出料阀12,进料管4上安装有进料阀41,进水管5上安装有进水阀51。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所述蒸汽阀331、出料阀12、进料阀41和进水阀51为自动阀,受控制系统的plc控制器控制。
优选地,所述支架3底部有支撑34。
优选地,所述锅体绕轴承32中心线旋转0~90度角。
生产时,将机体清洗干净,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打开进料阀41,将料液打入锅体1内,至一定液面,停止进料;打开蒸汽阀331,开始加热,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温,转动手轮或控制油缸,使锅体倾斜一定角度,人工去除表面废沫,由v形出口刮出,继续加热保温,除沫,至无沫,转动手轮或控制油缸将锅体调正,静置;打开出料阀11,将桨液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