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985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的滤网技术主要是指采取hepa(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空气过滤器)滤网或活性炭滤网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可是两种滤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hepa滤网的优点是有效安全,是去除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最主要技术,但缺点是只能滤除悬浮微粒、无法滤除有害气体。使用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要有良好的气密设计,否则空气会绕过滤网而失去过滤效果。而活性碳是一种疏松多孔物质,其发达的空隙结构使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所以很容易吸附易挥发有机大分子物质,如笨、甲苯等,并且还负载冷触媒技术,用于甲醛等有毒气体的催化分解。

目前市面上空气净化器的种类繁多,可是净化的效果却难以达到人们的期望,主要是这些净化器能过滤的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有限,特别是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甲苯等有毒有害气体,具有密封性不好,不能有效的过滤掉有毒有害气体的缺陷,过滤效果达不到人们的期望;此外,现有的设置有光触媒结构的空气净化器也存在由于接触面积小造成的净化不彻底和空气净化器体积增大的问题,并且,现有的光触媒结构中各部件是单独的个体,为后续维护维修和更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该结构可有效充分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其内部结构集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更换和后期维护检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包括圆筒状壳体,与壳体两端卡扣连接的两个筒盖,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与两个筒盖中部卡接的紫外杠灯,以及设置在紫外杠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光催化剂板;所述筒盖包括直接与壳体卡扣连接的外盖环,设置在盖环圆心部位、用于卡接紫外杠灯的内盖环,以及连接在外盖环与内盖环之间、用于固定内盖环的至少三根盖棱筋;所述光催化剂板呈螺旋设置、将壳体内壁和紫外杠灯之间分隔为螺旋状空气流道,所述光催化剂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及硅藻涂层。

具体的说,所述两个内盖环之间还均匀设置有3~5根灯棱筋,用于形成容纳紫外杠灯的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圆筒状壳体内壁上设有反光片。

更具体的说,所述光催化剂板与壳体内壁和紫外杠灯相接处的部位均设有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光触媒结构将光催化剂板、紫外杠灯与壳体集成为一体,且其中各零部件的连接均为可拆卸的方式,便于其整体的安装和更换,也便于将其拆分后进行维护维修和更换零部件。

(2)本发明的光催化剂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及硅藻涂层,较单独的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其分解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更强,净化效果更好,进而可以减小整个光触媒结构的体积,缩小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体积。

(3)本发明的光催化剂板设置为螺旋状,使其空气流道呈螺旋状流道,可大大增加光催化剂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小整个光触媒结构的体积,缩小了整个空气净化装置的体积。

(4)本发明的紫外杠灯设为紫外杠灯,且位于筒体的中部,只需一根即可照射到光催化剂板的正反两面,灯光利用率高,可节约能耗,降低净化成本。

(5)本发明还在壳体内壁上设置了反光片,可使紫外杠灯管未照射到光催化剂板上的部分反射到光催化剂板上,进一步提升灯管利用率,节省能耗,降低净化成本。

(6)本发明还在光催化剂板与壳体内壁和紫外杠灯相接处的部位均设有密封胶,可确保所有进入光触媒结构的空气均通过空气流道净化以后输出,而不会从零部件的缝隙中泄露,使其净化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筒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壳体,2-筒盖,21-外盖环,22-内盖环,23-盖棱筋,24-灯棱筋,3-紫外杠灯,4-光催化剂板,41-空气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可有效充分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其内部结构集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更换和后期维护检修的光触媒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光触媒结构将光催化剂板、紫外杠灯与壳体集成为一体,且其中各零部件均是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具体来说,包括圆筒状壳体1,与壳体两端卡扣连接的两个筒盖2,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与两个筒盖中部卡接的紫外杠灯3,以及设置在紫外杠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光催化剂板4;所述筒盖2包括直接与壳体卡扣连接的外盖环21,设置在盖环圆心部位、用于卡接紫外杠灯的内盖环22,以及连接在外盖环与内盖环之间、用于固定内盖环的至少三根盖棱筋23,该设置一方面节约材料,另一方面还可在确保紫外杠灯安装稳固的同时,空气能顺利通过;所述光催化剂板4呈螺旋设置、将壳体内壁和紫外杠灯之间分隔为螺旋状空气流道41,所述光催化剂板4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及硅藻涂层,该涂层较单独的那么二氧化钛涂层的催化分解效果更好。

所述两个内盖环22之间还均匀设置有3~5根灯棱筋24,用于形成容纳紫外杠灯3的容纳腔,该设置一方面节约材料,另一方面还可在确保紫外杠灯安装稳固。所述圆筒状壳体1内壁上设有反光片。所述光催化剂板4与壳体1内壁和紫外杠灯3相接处的部位均设有密封胶,一方面可避免光催化剂板4在气流的影响下与壳体1内壁和紫外杠灯3产生刚性碰撞损坏零部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空气从零部件缝隙中渗出,影响净化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包括圆筒状壳体,与壳体两端卡扣连接的两个筒盖,设置在壳体内、两端分别与两个筒盖中部卡接的紫外杠灯,以及设置在紫外杠灯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光催化剂板;所述筒盖包括直接与壳体卡扣连接的外盖环,设置在盖环圆心部位、用于卡接紫外杠灯的内盖环,以及连接在外盖环与内盖环之间、用于固定内盖环的至少三根盖棱筋;所述光催化剂板呈螺旋设置、将壳体内壁和紫外杠灯之间分隔为螺旋状空气流道,所述光催化剂板的外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钛及硅藻涂层。该结构可有效充分净化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其内部结构集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更换和后期维护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7
技术公布日:2017.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