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6367发布日期:2020-10-09 18:3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属于聚合釜模头加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阻加热有以下缺陷:(1)热损失过大:目前大局部企业采用的加热方式,是由电阻丝绕制的,电热圈的里外两面都会发热,里面的热传导到料筒上,而外面的热量大局部流失到空气中,形成了电能的损失糜费;(2)环境温度上升:由于热量大量流失,四周环境温度升高,特别是夏季对消费环境影响很大,现场温度都超越了45℃,有些企业不得不采用空调降低温度,这又形成能源的二次糜费;(3)运用寿命短、维修量大:由于采用电阻丝发热,其加热温度高达300℃左右,在高温下电阻丝容易老化而烧断,电热圈均匀运用寿命大约在半年左右,因而维修的工作相对较大。

现有技术中,聚合釜生产出料时,因模头下部加热圈加热温度比较慢,再是模头下部加热圈加热温度达不到模头出料的温度,因此工人特意将模头用酒精燃烧将其模头下部加热,使模头温度达到出料的温度。工人如有操作不当就会将手中的酒精点燃,烧到自己,增大生产的危险系数,因此,需要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更好的确保工人的安全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节本降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包括模头本体,所述模头本体外侧面下部套接固定有绝缘隔热套,所述绝缘隔热套上缠绕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左侧与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隔热套环形侧面加工有开口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缠绕在开口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隔热套的厚度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模头本体上的高度为160cm,直径为100cm。

进一步地,所述模头本体上端面呈环形阵列等距加工有四个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模头本体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电磁加热通过将电能转化为磁能进而加热物品,采用内热方式,料筒自身发热,再加上料筒外的保温层,阻隔热的流失,避免了传统电阻丝加热方式只有紧贴料筒的一面热,即最多50%的热传导到料筒内,约50%以上的热散失到空气中的弊端,热效率高达95%以上,能节约电能30%以上,电磁加热是使料筒感受高频电流在容器底部形成的涡流而自身发热,热启动快,缩短了2\3的预热时间,电磁加热器采用特制耐高温高压的电缆结构,可耐受500度以上的高温,由于电缆本身不产生热量,故使用寿命长,可达5年以上,避免了电阻式加热需要经常维护和定期更换加热圈的弊端,产品后期基本无维护费用,运行安全,大大改善了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有利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避免传统加热方式而造成的烧伤、烫伤事故的发生,保护了员工的生产安全,同时也降低了夏季厂区通风降温费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中模头本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模头本体、2-绝缘隔热套、3-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4-电磁加热线圈、5-开口槽、11-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包括模头本体1,模头本体1外侧面下部套接固定有绝缘隔热套2,绝缘隔热套2上缠绕有电磁加热线圈4,电磁加热线圈4左侧与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3电性连接,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3把将220v或380v,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当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电流流过电磁加热线圈4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金属材料本身自行快速发热,从而加热金属材料料筒内的东西,同时,配合绝缘隔热套2,最大程度减低热损耗,这样就能达到大幅节电的效果,使用这种发热方式,其能量转换效率高达90~95%,节电效果达30%—70%,加热部分采用特种电缆结构,可承受500℃以上的温度,安全、稳定采用的内热方式,环境温度从原来100℃以上降低至常温,使用寿命长。

绝缘隔热套2环形侧面加工有开口槽5,电磁加热线圈4缠绕在开口槽5上,便于对电磁加热线圈4进行限位。

绝缘隔热套2的厚度为20mm,提高了隔热的稳定性。

模头本体1上的高度为160cm,直径为100cm。

模头本体1上端面呈环形阵列等距加工有四个螺栓孔11,便于将模头本体1与聚合釜进行连接。

模头本体1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包括模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本体外侧面下部套接固定有绝缘隔热套,所述绝缘隔热套上缠绕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左侧与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热套环形侧面加工有开口槽,所述电磁加热线圈缠绕在开口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热套的厚度为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本体上的高度为160cm,直径为10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本体上端面呈环形阵列等距加工有四个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头本体由导磁性金属材料制造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聚合釜模头加热装置,包括模头本体,所述模头本体外侧面下部套接固定有绝缘隔热套,所述绝缘隔热套上缠绕有电磁加热线圈,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左侧与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更好的确保工人的安全生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本降耗。

技术研发人员:罗金华;王朝进;亓玉刚;罗平晏琪;毕燕;吉元红;吉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7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