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08688发布日期:2020-10-23 12:51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沉淀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沉淀箱。



背景技术:

沉淀池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池底容易堆积沉淀物,需要定期清理。常常需要人员进入池内清理,池内操作空间小,清理效率低,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沉淀箱,解决现有技术中沉淀池的池底容易堆积沉淀物,需要定期清理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淀箱,包括:

外箱,内部通过隔板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多个隔间;

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隔间的内箱,所述内箱的顶端低于所述外箱的顶端,所述内箱的侧壁和所述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所述内箱的顶端弯折形成有水平盖设于所述缝隙的边沿,所述边沿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隙的气压平衡口,所述气压平衡口上盖设有可开合的封闭盖;以及

固定于所述内箱的吊环。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箱设于外箱内,内箱的侧壁和所述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的边沿挡设于缝隙上进行遮盖,防止杂物落到缝隙内。边沿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隙的气压平衡口。吊装内箱前打开气压平衡口,使得内外气压连通,方便起吊内箱,以倾倒内箱内的沉淀物。以避免吊装内箱时内箱和外箱之间的形成负气压无法顺利起吊。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封闭盖通过螺栓铰接于所述内箱的边沿,通过转动所述封闭盖以封闭或打开所述气压平衡口。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封闭盖包括:

通过所述螺栓相互铰接的一对半圆板;以及

固定于所述半圆板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外箱的侧壁的底部连通有清理管;

所述清理管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供连通多个所述隔间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多个所述隔间沿着所述外箱的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还包括跨设于所述外箱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内箱上方的吊杆,所述吊杆上设有供和所述吊环连接以吊起所述内箱的挂钩。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插设连通于位于所述外箱一端的内箱内的输入管;以及

插设连通于位于所述外箱另一端的内箱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有设于所述内箱的水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封闭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起吊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起吊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封闭盖的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包括:

外箱10,内部通过隔板11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多个隔间;

插设于对应的隔间的内箱20,内箱20的顶端低于外箱10的顶端,内箱20的侧壁和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20的顶端弯折形成有水平盖设于缝隙的边沿21,边沿21开设有连通于缝隙的气压平衡口210,气压平衡口上盖设有可开合的封闭盖30;以及

固定于内箱20的吊环22。

内箱20的侧壁和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20的边沿21挡设于缝隙上进行遮盖,防止杂物落到缝隙内。边沿21上开设有连通于缝隙的气压平衡口210,使得内外气压连通,方便起吊内箱20。以避免吊装内箱时内箱和外箱之间的形成负气压无法顺利起吊。

在本实施例中,缝隙的宽度不大于5mm。

进一步地,封闭盖30通过螺栓31铰接于内箱20的边沿21,通过转动封闭盖以封闭或打开气压平衡口。

进一步地,封闭盖30包括:

通过螺栓31相互铰接的一对半圆板32;以及

固定于半圆板的手柄33。通过手柄33带动半圆板移动。

进一步地,外箱10的侧壁的底部连通有清理管12;

清理管12设有阀门。通过清理管12清理外箱10。

进一步地,隔板11的顶部开设有供连通多个隔间的开口110,多个隔间沿着外箱10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水流入内箱后可通过对应隔板的开口110依次流到下一内箱内,实现多级沉淀。

进一步地,外箱10的内相邻两个隔板11的开口110相互错开,以便于水流流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插设连通于位于外箱10一端的内箱20内的输入管50;以及

插设连通于位于外箱10另一端的内箱的输出管51,输出管51连接有设于内箱20的水泵52。

外箱10上固定有吊耳,方便吊装周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起吊状态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起吊状态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跨设于外箱10的支架40,支架40包括水平设于内箱20上方的吊杆41,吊杆41上设有供和吊环22连接以吊起内箱的挂钩42。

本实用新型沉淀箱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箱设于外箱内,内箱的侧壁和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的边沿挡设于缝隙上进行遮盖,防止杂物落到缝隙内。边沿上开设有连通于缝隙的气压平衡口。吊装内箱前打开气压平衡口,使得内外气压连通,方便起吊内箱,以倾倒内箱内的沉淀物。以避免吊装内箱时内箱和外箱之间的形成负气压无法顺利起吊。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沉淀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箱,内部通过隔板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多个隔间;

插设于对应的所述隔间的内箱,所述内箱的顶端低于所述外箱的顶端,所述内箱的侧壁和所述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所述内箱的顶端弯折形成有水平盖设于所述缝隙的边沿,所述边沿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缝隙的气压平衡口,所述气压平衡口上盖设有可开合的封闭盖;以及

固定于所述内箱的吊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盖通过螺栓铰接于所述内箱的边沿,通过转动所述封闭盖以封闭或打开所述气压平衡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盖包括:

通过所述螺栓相互铰接的一对半圆板;以及

固定于所述半圆板的手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箱的侧壁的底部连通有清理管;

所述清理管设有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供连通多个所述隔间的开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隔间沿着所述外箱的长度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跨设于所述外箱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于所述内箱上方的吊杆,所述吊杆上设有供和所述吊环连接以吊起所述内箱的挂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插设连通于位于所述外箱一端的内箱内的输入管;以及

插设连通于位于所述外箱另一端的内箱的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连接有设于所述内箱的水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箱,包括:外箱,内部通过隔板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多个隔间;插设于对应的隔间的内箱,内箱的顶端低于外箱的顶端,内箱的侧壁和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的顶端弯折形成有水平盖设于缝隙的边沿,边沿开设有连通于缝隙的气压平衡口,气压平衡口上盖设有可开合的封闭盖;固定于内箱的吊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箱设于外箱内,内箱的侧壁和隔间的侧壁之间留设有缝隙,内箱的边沿挡设于缝隙上进行遮盖,防止杂物落到缝隙内。边沿上开设有连通于缝隙的气压平衡口。吊装内箱前打开气压平衡口,使得内外气压连通,方便起吊内箱,以倾倒内箱内的沉淀物。以避免吊装内箱时内箱和外箱之间的形成负气压无法顺利起吊。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文;王朝龙;钟恩;王杰;田博文;张胜阳;王正;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0.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