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93134发布日期:2020-07-24 16:4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实验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



背景技术:

孵育箱,其采用直流无刷电机以及微电脑控制技术,将恒温、振荡两定时三种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缩短了实验操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是样品孵化、催化、混匀以及保存等反应过程理想的自动化工具,通过调换不同的样品模块可使用多种容器快速混匀、加热、振荡、培养、孵化、反应,适用于科研机构、医学院校、卫生医疗等单位的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实验室。

市场上现有的孵育箱使用过程中有震感,无散热器,无扇叶进行换气孔,无法进行空气对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震感具有散热设备的孵育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解决了现有孵育箱在使用过程中有震感,无散热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孵育箱本体,孵育箱本体的顶部开口处设有上盖,上盖的内部镶嵌有换气孔,孵育箱本体的内部水平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两侧设有置物箱,置物箱放置在固定块上,孵育箱本体两侧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每个置物箱通过弹簧与孵育箱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旋转装置包括扇叶,扇叶位于换气孔的下方,扇叶的底端设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设有电机,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置物盒分布在电机的两侧,置物盒的顶部设有与置物盒配套的置物盖。

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导热管,导热管设置在固定块的底部,导热管的一侧设有电源,电源与导热管通过导线连接,孵育箱本体的外壁固接控温器,控温器分别与导热管和电源通过导线相连。

电源与电机通过导线连接。

孵育箱本体的底部固接散热器,散热器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孵育箱本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一组缓冲弹簧,散热器位于两个缓冲弹簧之间,缓冲弹簧的底部固接支柱,支柱的底部固接底座。

换气孔竖直设置在上盖的中心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具备如下优点:(1)扇叶通过转轴和电机的带动,产生旋转力,工作时可以加强空气的对流和扩大空气运动面积,换气孔在机器工作中通过扇叶的工作加强了换气的力度,弹簧在需要震动工作时,可以将置物盒来回带动,并且保证置物盒内物品的固定,导热管的温度控制精度高,加热效果好,调节方式比较方便,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导热管的结构紧凑,便于维修,成本低,导热管可以在极小的范围内集中产生大量热能,因而可以获得高速度地加热从而可以很容易达到预定的温度。

(2)本发明控温器能够精确的控制温度和了解工作进程,不需要费人力,散热器将机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散热器发散机箱外,保证机箱内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周期,缓冲器可以适当的减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起协调和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上盖,3.换气孔,4.扇叶,5.转轴,6.电机,7.置物盒,8.置物盖,9.弹簧,10.固定块,11.导热管,12.电源,13.控温器,14.散热器,15.缓冲弹簧,16.支柱,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顶部开口的孵育箱本体1,孵育箱本体1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上盖2,且上盖2的内部镶嵌有换气孔3,上盖2与换气孔3之间相互连通,且换气孔3竖直设置在上盖2的中心位置处,孵育箱本体1的内部水平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顶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扇叶4,扇叶4的旋转范围为0°~360°,扇叶4位于换气孔3的下方,换气孔3能够在机器工作中通过扇叶4的工作加强了换气的力度。换气孔3扇叶4的底端设有转轴5,转轴5的底端设有电机6,转轴5与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扇叶4通过转轴5与电机6构成旋转结构,扇叶4通过转轴5和电机6的带动,产生旋转力,工作时可以加强空气的对流和扩大空气运动面积。

电机6的两侧设有置物盒7,两个置物盒7均放在固定块10上,置物盒7的上顶部设置有与置物盒7配套的置物盖8,孵育箱本体1的内壁固定有弹簧9,7的一端通过弹簧9与孵育箱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孵育箱本体1与弹簧9之间相互贴合,且主体1与弹簧9之间呈垂直状分布,弹簧9在需要震动工作时,可以将置物盒7来回带动,并且保证置物盒7内物品的固定。

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导热管11,导热管11设置在固定块10的底部,导热管11的一侧设有电源12,电源12与导热管11通过导线连接,导热管11的长占主体1长的五分之四,导热管11的温度控制精度高,加热效果好,调节方式比较方便,很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导热管11的结构紧凑,便于维修,成本低,导热管11可以在极小的范围内集中产生大量热能,因而可以获得高速度地加热从而可以很容易达到预定的温度。电源12还与电机6通过导线连接,孵育箱本体1的外壁固接控温器13,控温器13的结构如图2所示,控温器13分别与导热管11和电源12通过导线相连,通过型号为tc100的控温器13能够精确的控制温度和了解工作进程,不需要费人力。

孵育箱本体1的底部安装有散热器14,散热器14与电源12通过导线连接,如图3所示,孵育箱本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一组缓冲弹簧15,散热器14位于两个缓冲弹簧15之间,缓冲弹簧15的底部固接支柱16,支柱16的底部固接底座17,缓冲弹簧15通过支柱16与底座17构成弹性结构,缓冲弹簧15沿主体1的中心对称分布,散热器14将机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散热器14发散机箱外,保证机箱内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周期,缓冲弹簧15可以适当的减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起协调和缓冲作用。

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上盖2与主体1之间分开,打开上盖2后,再将物品放入置物盒7内,盖上置物盖8,形成密封状态,通过型号为tc100的控温器13调整机器工作状态,打开电源12,通过电流将导热管11加热,通过导热管11产生的热量将置物盒7中的物品进行加热,导热管11所产生的热量会通过散热器14将机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散热器14发散机箱外,保证机箱内的工作环境,缓冲弹簧15的设置,可以减少整个装置晃动感,以防万一使装置晃动感太强,导致装置部分零件的损坏,弹簧9则会对置物盒7来回带动,并且保证置物盒7内物品的固定,在工作时扇叶4通过转轴5和电机6的带动,产生旋转力,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换气孔3排出,就这样完成整个免疫学用反应孵育箱的使用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孵育箱本体(1),孵育箱本体(1)的顶部开口处设有上盖(2),所述上盖(2)的内部镶嵌有换气孔(3),所述孵育箱本体(1)的内部水平设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顶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两侧设有置物箱(7),所述置物箱(7)放置在固定块(10)上,孵育箱本体(1)两侧的内壁固定有弹簧(9),所述每个置物箱(7)通过弹簧(9)与孵育箱本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块(10)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扇叶(4),所述扇叶(4)位于换气孔(3)的下方,所述扇叶(4)的底端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底端设有电机(6),所述转轴(5)与电机(6)的输出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盒(7)分布在电机(6)的两侧,置物盒(7)的顶部设有与置物盒(7)配套的置物盖(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水平设置的导热管(11),所述导热管(11)设置在固定块(10)的底部,导热管(11)的一侧设有电源(12),电源(12)与导热管(11)通过导线连接,孵育箱本体(1)的外壁固接控温器(13),所述控温器(13)分别与导热管(11)和电源(12)通过导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12)与电机(6)通过导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箱本体(1)的底部固接散热器(14),所述散热器(14)通过导线与电源(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箱本体(1)的底部对称设有一组缓冲弹簧(15),散热器(14)位于两个缓冲弹簧(15)之间,缓冲弹簧(15)的底部固接支柱(16),支柱(16)的底部固接底座(17)。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免疫学用反应孵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孔(1)竖直设置在上盖(2)的中心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包括孵育箱本体,孵育箱本体的顶部设有上盖,上盖的内部镶嵌有换气孔,孵育箱本体的内部水平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顶部设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两侧设有置物箱,置物箱放置在固定块上,孵育箱本体的内壁固定有弹簧,每个置物箱的一端通过弹簧与孵育箱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本发明一种带有缓冲作用的反应孵育装置设置有热器将机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收,通过散热器发散机箱外,保证机箱内的工作环境,延长使用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史曼;袁艺文;曾一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