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5352发布日期:2020-11-10 12:3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铜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布指的是一种用玻璃纤维织成的织物,在覆铜板领域用作增强以及绝缘材料。现有技术中,玻璃布一般是经传动装置,进入装有树脂胶水的上胶槽,表面均匀覆盖胶水后的玻璃布经烤箱烘干,形成半固化片。

传统的上胶槽上的进胶管是安装于上胶槽的底部,槽底进来的新胶水都在玻璃布的外围,玻璃布内圈的胶水都是从槽的两边进来,这样的缺点是:1.玻璃布内圈的胶水与外围的胶水在粘度,固体含量,胶水中填料比例等方面是有细微差异的。2.玻璃布经过上胶槽时,从槽的两边不断补新胶水到玻璃布内圈,这个胶水的流动给玻璃布向内的力量,对薄玻璃布会因为这个力量容易造成张力不均或折伤,特别目前5g发展趋势下,驱动由薄玻璃布生产的薄半固化片之需求越来越多,这种张力不均或折伤会严重影响品质与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上胶槽进胶方式带来的玻璃布内外内侧粘度不一致和玻璃布容易造成张力不均或折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包括有上胶槽、第一进胶管以及多个用于牵引玻璃布的辊轮;该上胶槽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储胶腔;该第一进胶管安装于上胶槽的底部,且第一进胶管的出胶口与上述储胶腔相连通;多个辊轮间隔设置于储胶腔内,其中,所述上胶槽上设置有第二进胶管,该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孔,该多个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胶管为多个,多个第二进胶管上下间隔排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胶孔的孔径为0.5-2.0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个辊轮包括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该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左右间隔排布于储胶腔内,上述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位于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胶槽呈上大下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第二进胶管,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的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而第一进胶管的进胶口对着玻璃布的外侧面,从而保证了玻璃布内外侧面上的胶水粘度一致性;同时,第二进胶管的设置,使第二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与第一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相抵消,避免了玻璃布受流动力量产生的张力不均或折伤,从而提高了玻璃布的质量和优良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上胶槽101、储胶腔

20、第一进胶管30、辊轮

31、左排辊轮32、右排辊轮

40、第二进胶管401、出胶孔

50、玻璃布60、胶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上胶槽10、第一进胶管20以及多个用于牵引玻璃布的辊轮30。

该上胶槽10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储胶腔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胶槽10呈上大下小结构,即储胶腔101呈上大下小结构。该第一进胶管20安装于上胶槽10的底部,且第一进胶管20的出胶口与上述储胶腔101相连通,第一进胶管20用于对储胶腔101进胶。

多个辊轮30间隔设置于储胶腔101内,即上述第一进胶管20的进胶口位于多个辊轮30的外围。其中,所述上胶槽10上设置有第二进胶管40,该第二进胶管40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101内并位于多个辊轮30之间,具体而言,多个辊轮30包括左排辊轮31和右排辊轮32,该左排辊轮31和右排辊轮32左右间隔排布于储胶腔101内,上述第二进胶管40的出胶端位于左排辊轮31和右排辊轮32之间。且第二进胶管40的出胶端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孔401,该多个出胶孔401对着玻璃布50的内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进胶管40为多个,多个第二进胶管40上下间隔排布,且出胶孔401的孔径为0.5-2.0寸。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玻璃布50绕于多个辊轮30上,绕好后,打开第一进胶管20和第二进胶管40,对储胶腔101进胶水60,当胶水60浸住玻璃布50后,牵引装置牵引玻璃布50前进,进入储胶腔101的玻璃布全部在胶水60中浸一边,再输送到下一道工序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设置有第二进胶管,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的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而第一进胶管的进胶口对着玻璃布的外侧面,从而保证了玻璃布内外侧面上的胶水粘度一致性;同时,第二进胶管的设置,使第二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与第一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相抵消,避免了玻璃布受流动力量产生的张力不均或折伤,从而提高了玻璃布的质量和优良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包括有上胶槽、第一进胶管以及多个用于牵引玻璃布的辊轮;该上胶槽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储胶腔;该第一进胶管安装于上胶槽的底部,且第一进胶管的出胶口与上述储胶腔相连通;多个辊轮间隔设置于储胶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槽上设置有第二进胶管,该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孔,该多个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胶管为多个,多个第二进胶管上下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孔的孔径为0.5-2.0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辊轮包括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该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左右间隔排布于储胶腔内,上述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位于左排辊轮和右排辊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槽呈上大下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型玻璃布进胶装置,其中,所述上胶槽上设置有第二进胶管,该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开设有多个出胶孔,该多个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通过设置有第二进胶管,且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伸入储胶腔内并位于多个辊轮之间,第二进胶管的出胶端上的出胶孔对着玻璃布的内侧面,而第一进胶管的进胶口对着玻璃布的外侧面,从而保证了玻璃布内外侧面上的胶水粘度一致性;同时,第二进胶管的设置,使第二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与第一进胶管的进胶产生的流动力量相抵消,避免了玻璃布受流动力量产生的张力不均或折伤,从而提高了玻璃布的质量和优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伊帕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4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