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补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9443发布日期:2021-06-01 23:5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补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板材补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天然石材材料本身的特性,其内部或表面存在裂纹、孔洞、凹孔等缺陷,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需要对石材进行补胶处理。现有的补胶机,在石材上刷上补胶液后,由于石材内部的空气不好排出,补胶液不能深入石材内部,导致补胶效果不理想。

有鉴于此,如何使得石材内部的空气排出,补胶液渗透到石材内部为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板材补胶装置,以提高补胶液在石材裂缝中的渗透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包括第一真空箱,位于第一真空箱下方的第二真空箱,设置于第一真空箱内的传送组件,设置于第一真空箱两端的密封门,与第一真空箱及第二真空箱相连的真空泵,设置于第一真空箱内用于振动传送组件的振动机,以及设置在第一真空箱底面与传送组件之间的弹性组件;

其中,真空泵通过第一通断阀及第二通断阀分别连通第一真空箱及第二真空箱;第一真空箱与第二真空箱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断阀;密封门、第一通断阀、第二通断阀及第三通断阀均与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包括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套,设置于活塞杆另一端的连接块,以及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减振环;

其中,活塞套固定在第一真空箱底部,活塞杆通过导向块在活塞套内做纵向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架,设置于传送架上的输送辊,及用于驱动输送辊的驱动电机;其中,传送架的两端位于两密封门之间,形成上料端和出料端。

进一步地,输送辊上沿纵向设置有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补胶装置,将注好胶的石材从第一真空箱一端的密封门进料,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从另一端的密封门下料,在此之间,石材经过振动机的振动以及真空箱的真空作用,使得补胶液得以在石材的缝隙内更好的渗透。先对第二真空箱抽真空处理,而后打开第三通断阀,使得第一真空箱的空气大量快速的涌入第二真空箱,从而在板材的背面形成负压,使得板材缝隙内的空气被抽出,进而使得补胶液能很好的渗透入石材缝隙内,尤其是贯穿缝隙。振动机的振动加速了补胶液的流速,使得补胶液在凝固前充分的填充缝隙,而弹性组件一方面加强了传输组件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另一方面又很好的弱化分解了传向第一真空箱底板的振动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材补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辊部分侧面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第一真空箱,2-第二真空箱,3-第一密封门,4-第二密封门,5-第一通断阀,6-第二通断阀,7-第三通断阀,8-真空泵,9-振动机,10-弹性组件,11-连接块,12-活塞杆,13-活塞套,14-减振环,15-传送组件,16-传送架,17-输送辊,18-驱动电机。19-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包括第一真空箱1,位于第一真空箱1下方的第二真空箱2,设置于第一真空箱1内的传送组件15,设置于第一真空箱1两端的第一密封门3及第二密封门4,与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相连的真空泵8,设置于第一真空箱1内用于振动传送组件15的振动机9,以及设置在第一真空箱1底面与传送组件15之间的弹性组件10。真空泵8通过第一通断阀5及第二通断阀6分别连通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第一真空箱1与第二真空箱2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断阀7;第一密封门3、第二密封门4、第一通断阀5、第二通断阀6及第三通断阀7均的开断均受控制器控制,控制器控制各类阀门的开断为常规控制,亦不是本案的核心发明点,在此不再赘述。

关断第三通断阀7,打开第二通断阀6,使得真空泵8对第二真空箱2做抽取真空处理。将注好胶的板材从第一密封门3进入第一真空箱1,经过传送组件15的传送至板材完全没入第一真空箱1内。打开第三通断阀7,此时第一真空箱1的空气将大量快速的涌向第二真空箱2,板材朝向第二真空箱2的背面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板材内的空气,尤其是板材的贯穿裂缝里的空气朝向第二真空箱涌去,而板材正面的补胶液迅速渗透入贯穿缝隙里。当第一真空箱1与第二真空箱2的气压达到平衡后,关断第三通断阀7。

开启第一通断阀5及第二通断阀6,对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进行抽真空处理。由于是第一真空箱1的常压与第二真空箱2的真空混合后,此时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的气压均小于常压,因此对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抽真空至需要的气压需要的时间将大大减小,节约了抽真空时间,同时节约耗能。第一真空箱1达到需要的真空标准,使得板材裂隙处及胶层中的空气抽出,补胶液进一步压缩渗透进入板材内;第二真空箱2达到需要的真空标准,为下一次开启第三通断阀7后,第一真空箱1的常压空气涌入而做准备。

并且振动机9不断的振动传送组件15,板材裂隙了的补胶液也流动的更快,在补胶液凝固前填充完裂隙。在传送组件15与第一真空箱1的底部之间架设有弹性组件10,一方面加强了传输组件15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另一方面又很好的弱化分解了传向第一真空箱1底板的振动力度。

弹性组件10包括活塞杆12,套设在活塞杆12一端的活塞套13,设置于活塞杆12另一端的连接块11,以及套设在活塞杆12上的减振环14。其中,活塞套13固定在第一真空箱1底部,活塞杆12通过导向块在活塞套13内做纵向直线运动。

传送组件15包括传送架16,设置于传送架16上的输送辊17,及用于驱动输送辊17的驱动电机18。其中,传送架16的两端位于第一密封门3与第二密封门4之间,形成补胶装置的上料端和出料端。在本实施例中,传送组件15选用单链辊子输送机。

输送辊17上沿纵向设置有凸棱19,使得补胶液不易粘在输送辊17上。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补胶装置,通过设置第一真空箱1与第二真空箱2,通过第一真空箱1与第二真空箱2的气压差,使得板材裂缝里的空气迅速被抽出,补胶液迅速渗透板材,然后继续抽真空,使得板材处于真空环境里,继续抽胶层里的空气,并在振动机的振动下加速补胶液的流速。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补胶装置补胶效果好,补胶液的渗透与空气的排出效果均十分优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做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真空箱(1),位于第一真空箱下方的第二真空箱(2),设置于第一真空箱内的传送组件(15),设置于第一真空箱(1)两端的密封门,与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相连的真空泵,设置于第一真空箱(1)内用于振动传送组件的振动机(9),以及设置在第一真空箱(1)底面与传送组件(15)之间的弹性组件(10);

其中,真空泵(8)通过第一通断阀(5)及第二通断阀(6)分别连通第一真空箱(1)及第二真空箱(2);第一真空箱(1)与第二真空箱(2)之间设置有第三通断阀(7);密封门、第一通断阀(5)、第二通断阀(6)及第三通断阀(7)均与控制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0)包括活塞杆(12),套设在活塞杆(12)一端的活塞套(13),设置于活塞杆(12)另一端的连接块(11),以及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减振环(14);

其中,活塞套(13)固定在所述第一真空箱(1)底部,活塞杆(12)通过导向块在活塞套(13)内做纵向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15)包括传送架(16),设置于传送架(16)上的输送辊(17),及用于驱动输送辊(17)的驱动电机(18);其中,传送架的两端位于两密封门之间,形成上料端和出料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17)上沿纵向设置有凸棱(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材补胶装置,将注好胶的石材从第一真空箱一端的密封门进料,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从另一端的密封门下料,在此之间,石材经过振动机的振动以及真空箱的真空作用,使得补胶液得以在石材的缝隙内更好的渗透。对第二真空箱抽真空处理,而后打开第三通断阀,使得第一真空箱的空气大量快速的涌入第二真空箱,从而在板材的背面形成负压,使得板材缝隙内的空气被抽出,进而使得补胶液能很好的渗透入石材缝隙内,尤其是贯穿缝隙。振动机的振动加速了补胶液的流速,使得补胶液在凝固前充分的填充缝隙,而弹性组件一方面加强了传输组件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另一方面又很好的弱化分解了传向第一真空箱底板的振动力度。

技术研发人员:闵传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雅安正兴汉白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