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6731发布日期:2021-04-30 09: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约占到电解液总成本的43%。氟化工行业。六氟磷酸锂是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所应用的重要电解质,由其与有机碳酸酯类溶剂类制备的电解液的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循环寿命以及电池的安全性;由于其吸湿性强,遇潮易分解,因而其制备条件要求苛刻,包装及储存环境也有严格的要求。六氟磷酸锂的制备通常在无水氟化氢或有机溶剂介质中,由卤化锂与五氟化磷反应而制得六氟磷酸锂溶液,再利用六氟磷酸锂在上述介质中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特点,通过冷却得到六氟磷酸锂结晶,然后通过固液分离、干燥,得到符合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要求的电解质产品。

现有市场大部分的六氟磷酸锂生产设备缺少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的回流装置,没有充分利用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它增设水泵来完成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的回流作业,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第一罐体1与第二罐体2通过管道并联,进而与第三罐体4连接,调速阀3分别设置在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的出液口管道上,过滤槽5与第三罐体4连接,水泵6的一端连接第三罐体4,水泵6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槽5,所述的第一罐体1设有第一进液口11、第一出液口12,所述的第二罐体2设有第二进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所述的第三罐体4设有第三进液口41、进气口42、第四进液口43、第三出液口44,所述的过滤槽5设有第五进液口51、第四出液口52、过滤网53,第一出液口12、第二出液口22通过管道与第三进液口41连接,第四进液口43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第三出液口44通过管道与第五进液口51连接,第四出液口52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

所述的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均为抗酸防腐蚀材质。

所述的过滤网53为双层波纹状缕空结构,过滤网53的目数为10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卤化锂可选自氯化锂、氟化锂其中一种或两种,将干燥脱水后的卤化锂储存在第一罐体中,无水氟化氢储存在第二罐体中,通过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出液口管道设置的调速阀分别控制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流速,进而满足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配比;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进入第三罐体内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进气口通入五氟化磷气体,五氟化磷气体与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制得六氟磷酸锂晶体;将含有六氟磷酸锂晶体的混合液从第三出液口排出,进入过滤槽中,在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下,过滤出六氟磷酸锂晶体,过滤后的混合液从第四出液口排出,通过水泵的作用,从第四进液口回流到第三罐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进给料管道设置调速阀,能够高效、精准地控制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配比,在过滤槽的出口处设置水泵及管道与第三罐体连接,实现过滤后的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罐体1、第一进液口11、第一出液口12、第二罐体2、二进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调速阀3、第三罐体4、第三进液口41、进气口42、第四进液口43、第三出液口44、过滤槽5、第五进液口51、第四出液口52、过滤网53、水泵6。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第一罐体1与第二罐体2通过管道并联,进而与第三罐体4连接,调速阀3分别设置在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的出液口管道上,过滤槽5与第三罐体4连接,水泵6的一端连接第三罐体4,水泵6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槽5,所述的第一罐体1设有第一进液口11、第一出液口12,所述的第二罐体2设有第二进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所述的第三罐体4设有第三进液口41、进气口42、第四进液口43、第三出液口44,所述的过滤槽5设有第五进液口51、第四出液口52、过滤网53,第一出液口12、第二出液口22通过管道与第三进液口41连接,第四进液口43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第三出液口44通过管道与第五进液口51连接,第四出液口52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进而过滤槽5通过水泵6与第三罐体4构成一个回路。

所述的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均为抗酸防腐蚀材质。氯化锂、无水氟化氢等反应物均具有腐蚀性,采用抗酸防腐蚀材质能够延长装置的整体使用寿命周期。

所述的过滤网53为双层波纹状缕空结构,过滤网53的目数为100。六氟磷酸锂晶体的粒径大小不一,避免较小粒的晶体从过滤网处穿过。

六氟磷酸锂的制备:卤化锂可选自氯化锂、氟化锂其中一种或两种,将干燥脱水后的卤化锂储存在第一罐体中,无水氟化氢储存在第二罐体中,通过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出液口管道设置的调速阀分别控制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流速,进而满足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配比;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进入第三罐体内进行充分的混合,从进气口通入五氟化磷气体,五氟化磷气体与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混合液进行反应制得六氟磷酸锂晶体;将含有六氟磷酸锂晶体的混合液从第三出液口排出,进入过滤槽中,在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下,过滤出六氟磷酸锂晶体,过滤后的混合液从第四出液口排出,通过水泵的作用,从第四进液口回流到第三罐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在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进给料管道设置调速阀,能够高效、精准地控制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配比,在过滤槽的出口处设置水泵及管道与第三罐体连接,实现过滤后的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第一罐体(1)与第二罐体(2)通过管道并联,进而与第三罐体(4)连接,调速阀(3)分别设置在第一罐体(1)、第二罐体(2)的出液口管道上,过滤槽(5)与第三罐体(4)连接,水泵(6)的一端连接第三罐体(4),水泵(6)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槽(5),所述的第一罐体(1)设有第一进液口(11)、第一出液口(12),所述的第二罐体(2)设有第二进液口(21)、第二出液口(22),所述的第三罐体(4)设有第三进液口(41)、进气口(42)、第四进液口(43)、第三出液口(44),所述的过滤槽(5)设有第五进液口(51)、第四出液口(52)、过滤网(53),第一出液口(12)、第二出液口(22)通过管道与第三进液口(41)连接,第四进液口(43)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第三出液口(44)通过管道与第五进液口(51)连接,第四出液口(52)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罐体(1)、第二罐体(2)、调速阀(3)、第三罐体(4)、过滤槽(5)、水泵(6)均为抗酸防腐蚀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53)为双层波纹状缕空结构,过滤网(53)的目数为100。


技术总结
一种六氟磷酸锂无水环境气液合成反应装置,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它包含第一罐体、第二罐体、调速阀、第三罐体、过滤槽、水泵,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通过管道并联,进而与第三罐体连接,调速阀分别设置在第一罐体、第二罐体的出液口管道上,过滤槽与第三罐体连接,水泵的一端连接第三罐体,水泵的另一端连接过滤槽。在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进给料管道设置调速阀,能够高效、精准地控制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的配比,在过滤槽的出口处设置水泵及管道与第三罐体连接,实现过滤后的卤化锂与无水氟化氢混合液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严永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