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配液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4616发布日期:2021-08-13 16:1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药液配液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药液配液罐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药液配液罐在配液后直接进入缓冲罐进行反应,反应后再进行清液、混液分离,这种方式反应时间短,药液无法充分完全的反应,会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药液反应更充分、反应效果更好的药液配液罐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药液配液罐系统,它包括有供水管以及与供水管连接的配液罐、冷藏罐、暂存罐、中间缓冲罐、板框过滤器、输出缓冲罐,配液罐底部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钛棒过滤器顶部连接,钛棒过滤器底部通过供液管与冷藏罐顶部连接,冷藏罐与暂存罐连接,暂存罐的清液出口通过清液管与板框过滤器连接,冷藏罐下部的混液管与中间缓冲罐连接,中间缓冲罐与板框过滤器连接,暂存罐底部的排液管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输出缓冲罐连接,输出缓冲罐底部通过灌装管与外部灌装机连接。

所述的冷藏罐、暂存罐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罐体,罐体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缓冲区,缓冲区底部的罐体上设有排污接头,排污接头与排液管或排污管连接,缓冲区其中一侧设有透明的视察窗,罐体外周面以及缓冲区外侧均包覆有外层,外层与罐体之间预留有冷冻腔,冷冻腔下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冷冻腔上部一侧连接有冷冻管,冷冻管与外部冷冻水连接,缓冲区顶部的罐体上设有混液接头,混液接头内端向下折弯并伸至缓冲区中部,混液接头外端与相应的混液管连接。

所述的输出缓冲罐为串联的两个,冷藏罐为串联的四至五个,配液罐为至少两个,并联在供液管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配液罐采用常规的搅拌罐,中间缓冲罐、板框过滤器、输出缓冲罐均为外购安装使用,且输出缓冲罐采用静压式液位计计量控制,进料自动控制及物料在线显示。当料液达到上限时,卫生泵自动关闭,低于设定置时,板框泵自动打开,当泵前管道检测到无物料时,自动关闭前泵。配液罐进行配液,配液后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供液管供入相应的冷藏罐和暂存罐进行沉淀和反应,冷藏罐和暂存罐的冷冻腔通冷冻水,罐内带有温度显示功能,通过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冷藏罐反应后的清液通过清液管进入板框过滤器,混液通过混液接头进入中间缓冲罐,中间缓冲罐处理后进入板框过滤器或直接排出,暂存罐底部的液体(混液)通过相应的卫生泵排入输出缓冲罐进行反应,输出缓冲罐反应后通过灌装管送至外部灌装机内。本方案通过多个串联的冷藏罐进行反应,使药液反应更充分,反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罐、暂存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液罐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缓冲罐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缓冲罐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5,本实施例所述的药液配液罐系统包括有供水管2以及与供水管2连接的配液罐1、冷藏罐3、暂存罐4、中间缓冲罐5、板框过滤器6、输出缓冲罐7,配液罐1底部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钛棒过滤器8顶部连接,钛棒过滤器8底部通过供液管9与冷藏罐3顶部连接,冷藏罐3与暂存罐4连接,暂存罐4的清液出口通过清液管与板框过滤器6连接,冷藏罐3下部的混液管与中间缓冲罐5连接,中间缓冲罐5与板框过滤器6连接,暂存罐4底部的排液管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输出缓冲罐7连接,输出缓冲罐7底部通过灌装管与外部灌装机连接。输出缓冲罐7为串联的两个,冷藏罐3为串联的四至五个,配液罐1为至少两个,并联在供液管9上。

冷藏罐3、暂存罐4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罐体10,罐体10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缓冲区,缓冲区底部的罐体10上设有排污接头,排污接头与排液管或排污管连接,缓冲区其中一侧设有透明的视察窗11,罐体10外周面以及缓冲区外侧均包覆有外层12,外层12与罐体10之间预留有冷冻腔13,冷冻腔13下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4,冷冻腔13上部一侧连接有冷冻管15,冷冻管15与外部冷冻水连接,缓冲区顶部的罐体10上设有混液接头,混液接头内端向下折弯并伸至缓冲区中部,混液接头外端与相应的混液管连接。

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配液罐采用常规的搅拌罐,中间缓冲罐、板框过滤器、输出缓冲罐均为外购安装使用,且输出缓冲罐采用静压式液位计计量控制,进料自动控制及物料在线显示。当料液达到上限时,卫生泵自动关闭,低于设定置时,板框泵自动打开,当泵前管道检测到无物料时,自动关闭前泵。配液罐进行配液,配液后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通过供液管供入相应的冷藏罐和暂存罐进行沉淀和反应,冷藏罐和暂存罐的冷冻腔通冷冻水,罐内带有温度显示功能,通过静置沉淀,取上清液,冷藏罐反应后的清液通过清液管进入板框过滤器,混液通过混液接头进入中间缓冲罐,中间缓冲罐处理后进入板框过滤器或直接排出,暂存罐底部的液体(混液)通过相应的卫生泵排入输出缓冲罐进行反应,输出缓冲罐反应后通过灌装管送至外部灌装机内。本实施例通过多个串联的冷藏罐进行反应,使药液反应更充分,反应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药液配液罐系统,它包括有供水管(2)以及与供水管(2)连接的配液罐(1)、冷藏罐(3)、暂存罐(4)、中间缓冲罐(5)、板框过滤器(6)、输出缓冲罐(7),其特征在于:配液罐(1)底部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钛棒过滤器(8)顶部连接,钛棒过滤器(8)底部通过供液管(9)与冷藏罐(3)顶部连接,冷藏罐(3)与暂存罐(4)连接,暂存罐(4)的清液出口通过清液管与板框过滤器(6)连接,冷藏罐(3)下部的混液管与中间缓冲罐(5)连接,中间缓冲罐(5)与板框过滤器(6)连接,暂存罐(4)底部的排液管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输出缓冲罐(7)连接,输出缓冲罐(7)底部通过灌装管与外部灌装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配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冷藏罐(3)、暂存罐(4)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罐体(10),罐体(10)下部逐渐收缩形成上大下小的缓冲区,缓冲区底部的罐体(10)上设有排污接头,排污接头与排液管或排污管连接,缓冲区其中一侧设有透明的视察窗(11),罐体(10)外周面以及缓冲区外侧均包覆有外层(12),外层(12)与罐体(10)之间预留有冷冻腔(13),冷冻腔(13)下部一侧连接有排水管(14),冷冻腔(13)上部一侧连接有冷冻管(15),冷冻管(15)与外部冷冻水连接,缓冲区顶部的罐体(10)上设有混液接头,混液接头内端向下折弯并伸至缓冲区中部,混液接头外端与相应的混液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配液罐系统,其特征在于:输出缓冲罐(7)为串联的两个,冷藏罐(3)为串联的四至五个,配液罐(1)为至少两个,并联在供液管(9)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药液配液罐系统,它包括有供水管以及与供水管连接的配液罐、冷藏罐、暂存罐、中间缓冲罐、板框过滤器、输出缓冲罐,配液罐底部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钛棒过滤器顶部连接,钛棒过滤器底部通过供液管与冷藏罐顶部连接,冷藏罐与暂存罐连接,暂存罐的清液出口通过清液管与板框过滤器连接,冷藏罐下部的混液管与中间缓冲罐连接,中间缓冲罐与板框过滤器连接,暂存罐底部的排液管通过相应的卫生泵与输出缓冲罐连接,输出缓冲罐底部通过灌装管与外部灌装机连接。本方案通过多个串联的冷藏罐进行反应,使药液反应更充分,反应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周全;徐威威;王红英;沈姚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诺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8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