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08268发布日期:2021-09-04 09:08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配制溶液用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多种工业生产、科研、教学领域中需要使用液体制剂配液系统,也叫液体制剂配液机组,液体制剂配剂系统及液体制剂配剂机组,包含夹层配液罐、过滤器、物料泵、呼吸器、管道、阀门、电控箱及支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液体制剂配液工序更是制药、食品、化工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配液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液体制剂配制一般在配液罐内进行,以保证配液的质量。
3.现有的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均为设备厂家制作的“制式”大生产设备,最小规格至少200升。市场上没有在科研和教学中所急需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在教学或科研中,如果采用生产规模的配液系统,采购成本高、投料量大,实验成本高,运行能耗浪费严重,同时占用空间过大,教学难以展开,且安装费力。与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的需求相违背。
4.由于没有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在科研和教学中只能用烧杯或桶替代,进行教学实验及研发,由于其局限性则无法模拟大生产全过程,其重现性和稳定性较差,易污染,所得实验结果偏差过大,如用得到的参数去指导大生产,会出现较大偏离,严重的会导致失败,造成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包含:二夹层配液罐,其用于配液,其夹层可通水冷却、可保护防烫,底部可加热煮沸灭菌、可加热溶解,上端有罐盖,罐盖上置投料口、呼吸器、搅拌桨电机、管道接口;二物料泵,连接夹层配液罐及钛棒过滤器,用于输送溶液;二钛棒过滤器,连接物料泵、夹层配液罐或膜过滤器用于循环及除杂质;一膜过滤器,连接钛棒过滤器用于终端过滤;二搅拌桨搅拌,至于夹层配液罐内,搅拌桨轴上置液位尺,搅拌桨上端与搅拌电机连接,用于搅拌;二呼吸器置于夹层配液灌盖上,外有开口向下的气罩通过螺纹连接在呼吸器底座上,底座开孔,用于平衡气压;内部置小型疏水性过滤器如聚四氟乙烯,用于除尘除菌;二视镜灯与视镜集成后置于夹层配液罐盖上的投料口上,用于观察照明;二投料口置于夹层配液罐盖上用于加料;二液位尺用于搅拌桨轴上确定液位;六阀门置于管道间用于控制药液流向;一管道,连接于系统个部件之间用于输送药液。一电控箱,与夹层配液罐、物料泵搅拌桨电机连接,用于控温加热、物料泵、搅拌电机的控制;一设备支架用于部件支撑和固定安装。
7.较佳的,其中夹层配液罐容积为1l

50l。
8.较佳的,其中夹层配液罐温度为室温

100℃。
9.较佳的,其中钛棒过滤器所用钛棒或不锈钢棒长为5cm

25cm。
10.较佳的,其中呼吸器所用疏水性滤器长为0.2cm

5cm。
11.较佳的,其中视镜灯与视镜集成后置投料口上盖上。
12.较佳的,其电控箱配二控温表通过传感器控制夹层罐温度,通过继电器控制二搅拌电机,二物料泵、二夹层罐加热装置。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申请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的示意图:
14.图2为本申请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中,呼吸器的剖面图:
15.图3为本申请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中,钛棒过滤器的剖面图:
16.符号说明:
17.1搅拌电机
18.2呼吸器
19.3集成视镜灯
20.4投料口
21.5夹层配液罐盖
22.6电控箱
23.7液位尺
24.8夹层配液罐
25.9搅拌桨
26.10钛棒过滤器
27.11物料泵
28.12支架
29.13管道
30.14阀门
31.15膜过滤器
32.16出料口
33.17通气孔
34.18呼吸器外壳
35.19疏水性滤器
36.20呼吸器底座
37.21滤液出口
38.22钛棒过滤器底座
39.23钛棒过滤器外壳
40.24钛棒
41.25药液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让审查员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的功效完全了解,现配合图示及图号就本较佳的实施说明如下。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内或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
43.请参阅图1

3,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含二夹层配液罐8用于配液;二物料泵11用于输送溶液;二钛棒过滤器10用于除杂质;一膜过滤器15用于过滤;二搅拌桨9搅拌;二呼吸器2用于平衡气压;二集成视镜灯3用于观察照明;二投料口4用于加料;二液位尺7用于确定液位;六阀门14用于输送溶液;一管道13用于输送溶液;一电控箱6用于控温加热、物料泵、搅拌电机的控制;一设备支架12用于部件支撑和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控温、搅拌提高溶解效果,通过呼吸器保持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微生物污染,产品质量好,安全性好。
44.工作原理:浓配法:打开夹层配液罐盖5上的呼吸器外壳18在呼吸器底座20上安装疏水性滤器19,保持通气孔17畅通,安好呼吸器外壳18,打开钛棒过滤器外壳23,在钛棒过滤器底座22上安装钛棒24,安装钛棒过滤器外壳23,连接好药液进口25和滤液出口21,打开投料口4,并加入水或其它溶剂,开启搅拌电机1带动搅拌桨9搅拌,按生产工艺加热或保温溶解,通过视镜灯3照明进行观察,利用液位尺7加溶剂至所配容积,打开相应阀门14开启物料泵11,进行循环,通过钛棒过滤器10除去杂质,打开或关闭相应阀门14,溶液通过膜过滤器15终端过滤滤除杂质后,由出料口16排出,完成生产。本配液法生产,可去掉右侧夹层配液罐8、物料泵11、钛棒过滤器10、夹层配液罐盖及其上方连接部件,采用左边半套系统进行生产。
45.工作原理:稀配法:打开投料口4,并加入部分水或其它溶剂,开启搅拌桨9搅拌,按生产工艺加热或保温溶解,打开相应阀门14开启物料泵11,进行循环,通过钛棒过滤器10除去杂质,打开或关闭相应阀门14,将溶液转入右侧夹层配液罐,打开右侧夹层配液罐投料口4,加入需要后物料,开启搅拌桨9搅拌,按生产工艺加热或保温溶解,打开相应阀门14开启物料泵11,进行循环,通过视镜灯3照明进行观察,利用液位尺7加溶剂至所配容积,通过膜过滤器15终端过滤进一步滤除杂质后,由出料口16排出,完成生产。
46.尽管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或普通技术人员通过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而获得的实施例,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二夹层配液罐,其容积1

10l,其用于配液,其夹层可通水冷却、可保护防烫,底部可加热煮沸、可加热溶解,上端有罐盖,罐盖上置投料口、呼吸器、搅拌桨电机、管道接口;二物料泵,连接夹层配液罐及钛棒过滤器,用于输送溶液;二钛棒过滤器,连接物料泵、夹层配液罐或膜过滤器用于循环及除杂质;一膜过滤器,连接钛棒过滤器用于终端过滤;二搅拌桨搅拌,至于夹层配液罐内,搅拌桨轴上置液位尺,搅拌桨上端与搅拌电机连接,用于搅拌;二呼吸器置于夹层配液灌盖上,外有开口向下的气罩通过螺纹连接在呼吸器底座上,底座开孔,用于平衡气压;内部置小型疏水性过滤器如聚四氟乙烯,用于除尘除菌;二视镜灯与视镜集成后置于夹层配液罐盖上的投料口上,用于观察照明;二投料口置于夹层配液罐盖上用于加料;二液位尺用于搅拌桨轴上确定液位;六阀门置于管道间用于控制药液流向;一管道,连接于系统个部件之间用于输送药液;一电控箱,与夹层配液罐、物料泵、搅拌桨电机连接,用于控温加热、物料泵、搅拌电机的控制;一设备支架用于部件支撑和固定安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配液罐容积为1l

50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配液罐底部有加热装置,可进行加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配液罐夹层可通水、蒸汽,可进行冷却、保温、加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配液罐罐盖置呼吸器、投料口、视镜灯、管道接口、搅拌桨及搅拌电机,用于完成配液操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外部为开口向下的气罩,通过螺纹连接在呼吸器底座上,底座开孔,用于平衡气压,内部置小型疏水性滤器如聚四氟乙烯,用于除尘除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夹层配液罐温度为室温至100℃,钛棒过滤器所用钛棒或不锈钢棒长为5cm

25cm,呼吸器所用疏水性滤器长度为0.2cm

5cm。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尺置于搅拌桨主轴上,用于标定液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工、教育等领域。用以解决该领域目前缺少该小型液体制剂配液系统用于科研及教学活动的问题。本系统包括二夹层配液罐用于配液;二物料泵用于输送溶液;二钛棒过滤器用于除杂质;一膜过滤器用于过滤;二搅拌桨搅拌;二呼吸器用于平衡气压;二视镜灯用于观察照明;二投料口用于加料;二液位尺用于确定液位;六阀门用于控制溶液流向;一管道用于输送溶液;一电控箱用于控温加热、物料泵、搅拌电机的控制;一设备支架用于部件支撑和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控温、搅拌提高溶液溶解效果,通过呼吸器保持内外气压平衡避免微生物污染,通过钛棒过滤器和微孔滤膜过滤器用于药液精制。通过试制该产品性能好,安全性可靠。全性可靠。全性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忠 杨松岭 孙妍 崔立勋 王敬伟 李源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汉兴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