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9217发布日期:2021-09-08 01:1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2.近几年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及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膜分离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膜设备分离占地空间小,操作方便,能耗低,分离效率高且出水水质好。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特点是单位装填膜面积比所有其他组件大,分为外压式和内压式。内压式即原液先进入中空丝内部,经压力差驱动,沿径向由内向外透过中空纤维成为透过液,浓缩液则留在中空纤维的内部,由另一端流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制膜材料常见的有聚砜、磺化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聚砜酰胺、聚丙烯腈、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纤维素等。一般的中空纤维多孔膜由于微孔孔径偏大,不能够充分发挥阻菌特性,而且,功能层和支撑层之间易发生剥离,影响正常的分离透过效率,使用周期短,不耐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构造简易可靠,膜抗拉强度更高,不易断丝,分离透过效率更高,耐剥离性能优异,耐久使用。
4.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5.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包括圆筒形壳体,所述壳体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中空纤维膜丝,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两端分别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所述壳体两侧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壳体侧壁上靠近所述出液端设置有透过液出口,所述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对接设置有进液端盖和出液端盖,所述进液端盖设有进液腔和进液口,所述出液端盖设有出液腔和出液口,所述中空纤维膜丝包括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厚度为30微米至250微米,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外径不超过1.8m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厚度为0.1微米至1微米。
6.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进液端盖和出液端盖均为psf、ppe、pc或abs材质。
7.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厚度为50微米至180微米。
8.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的孔隙率为50%至85%。
9.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的厚度为15微米至200微米。
10.作为优选,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的微孔孔径为0.001微米至0.1微米。
11.作为优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的微孔孔径为0.1纳米至100纳米。
12.作为优选,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厚度为0.15微米至0.5微米。
13.作为优选,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的总计厚度为50微米至350微米。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5.1.组件构造简单,有效防止原液与过滤液混液及漏液现象,可靠性好,使用周期长,维护成本低。
16.2.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能够有效抑制透水性和脱盐性能降低,分离透过效果好,抗污染特性和高耐氯性更好,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能够渗透入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微孔内结合成一体,保持长时间膜分离精度,分离透过效率高,透水性更好,膜强度高,耐剥离性能优异,耐久使用。
17.3.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具有优异的耐药品性,耐热性、耐腐蚀、耐候性,通过在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上涂覆形成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优化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的孔径和厚度,兼顾膜结构强度,增强耐压性能和透过性,化学稳定性更好,耐剥离性能优异,耐久使用。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壳体,2

中空纤维膜丝,3

进液端盖,4

出液端盖,5

透过液出口,6

进液腔,7

进液口,8

出液腔,9

出液口,10

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1

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2

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22.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包括圆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1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中空纤维膜丝2,所述中空纤维膜丝2的两端分别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所述壳体1两侧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壳体1侧壁上靠近所述出液端设置有透过液出口5,所述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对接设置有进液端盖3和出液端盖4,所述进液端盖3设有进液腔6和进液口7,所述出液端盖4设有出液腔8和出液口9。所述壳体1、进液端盖3和出液端盖4可采用psf、ppe、pc或abs材质。
23.所述中空纤维膜丝2包括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厚度为30微米至250微米,优选的,厚度为50微米至180微米。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外径不超过1.8mm,厚度为15微米至200微米,孔隙率为50%至85%,微孔孔径为0.001微米至0.1微米。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的总计厚度为50微米至350微米。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厚度为0.1微米至1微米,优选的,厚度为0.15微米至0.5微米,微孔孔径为0.1纳米至100纳米。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包括圆筒形壳体(1),所述壳体(1)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中空纤维膜丝(2),所述中空纤维膜丝(2)的两端分别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所述壳体(1)两侧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壳体(1)侧壁上靠近所述出液端设置有透过液出口(5),所述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对接设置有进液端盖(3)和出液端盖(4),所述进液端盖(3)设有进液腔(6)和进液口(7),所述出液端盖(4)设有出液腔(8)和出液口(9),所述中空纤维膜丝(2)包括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厚度为30微米至250微米,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外径不超过1.8mm,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厚度为0.1微米至1微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进液端盖(3)和出液端盖(4)均为psf、ppe、pc或abs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厚度为50微米至18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的孔隙率为50%至8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的厚度为15微米至20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的微孔孔径为0.001微米至0.1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的微孔孔径为0.1纳米至100纳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12)厚度为0.15微米至0.5微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10)和所述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11)的总计厚度为50微米至350微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剥离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圆筒形壳体内平行设置有若干中空纤维膜丝,中空纤维膜丝的两端分别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在壳体两侧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壳体侧壁上设有透过液出口,进液端和出液端分别对接设置有进液端盖和出液端盖,进液端盖设有进液腔和进液口,出液端盖设有出液腔和出液口,中空纤维膜丝包括聚四氟乙烯长丝无纺布基层、高密度聚乙烯超滤膜层和交联芳香聚酰胺多孔膜活性层。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易可靠,膜抗拉强度更高,不易断丝,耐剥离性能优异,耐久使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勇 黄英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澳科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