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3522发布日期:2021-08-13 16: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膜处理气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饮料中加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给予饮料刺激性的味道,并降低饮料中的细菌。

相关技术中,一般是直接用充气泵向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充气泵向饮料中充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不均匀,从而碳酸饮料的碳酸化水平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升二氧化碳的均匀溶解程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包括充气塔,所述充气塔上端连通且固定进液管一,所述充气塔下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所述充气塔侧壁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充气塔内设有气膜,所述气膜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编织而成,所述出液管一安装有阀门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充气塔中,由于气膜的存在,气膜只能通过气体而不能通过液体,且由于气膜的特性,二氧化碳气体以微观级别的状态扩散到液体中,则二氧化碳的溶解程度更加可控,从而所制得的饮料碳酸化水平更加可控,且能减少二氧化碳用量,节省资源。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流量计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和控制进气管的气体流量。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二氧化碳过滤。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一上安装有二氧化碳测定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二氧化碳浓度。

可选的,所述出液管一上安装有压力表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和控制充气塔和出液管一的压力。

可选的,还包括脱氧塔和真空泵,所述脱氧塔内设有气膜,所述气膜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编织而成,所述脱氧塔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二和出液管二,所述出液管二连通且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一,所述脱氧塔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一,所述排气管一连通且固定连接真空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从进液管二进入到脱氧塔中,由于气膜的特性,真空泵可以将液体中的氧气抽出,从而可以延长碳酸饮料存放时间,提高防腐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二上安装有流量计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和控制进液管二的液体流量。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二上安装有压力表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和控制脱氧塔和进液管二的压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到充气塔中,由于气膜的存在,气膜只能通过气体而不能通过液体,且由于气膜的特性,二氧化碳气体以微观级别的状态扩散到液体中,则二氧化碳的溶解程度更加可控,从而所制得的饮料碳酸化水平更加可控,且能减少二氧化碳用量,节省资源;

2.本申请通过原料从而进液管二进入到脱氧塔中,由于气膜的特性,真空泵可以将液体中的氧气抽出,从而可以延长碳酸饮料存放时间,提高防腐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实施例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图1中脱氧塔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充气塔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原料罐;2、脱氧塔;3、充气塔;4、进液管二;5、出液管二;6、压力表二;7、流量计二;8、进液管一;9、出液管一;10、输送泵;11、阀门一;12、真空泵;13、排气管一;14、主管;15、阀门二;16、阀门三;17、二氧化碳测定仪;18、压力表一;19、流量计一;20、气体过滤器;21、气膜;22、液态区;23、气态区;24、中空纤维膜丝;25、卫生泵;26、进气管;27、阀门四;28、阀门五;29、阀门六;30、排气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参照图1,该系统包括原料罐1、脱氧塔2和充气塔3,脱氧塔2上端连通且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二4,脱氧塔2下端连通且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二5,原料罐1连通且固定连接有卫生泵25,卫生泵25出水口连通且固定连接进液管二4,卫生泵25将原料抽送至脱氧塔2内,进液管二4上安装有压力表二6和和流量计二7。

充气塔3上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一8,充气塔3下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9,出液管一9上安装有二氧化碳测定仪17和压力表一18,出液管二5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输送泵10,输送泵10连通且固定连接进液管一8,出液管一9安装有阀门一11,阀门一11为止回阀。

该系统还包括真空泵12,脱氧塔2上下两端均连通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一13,真空泵12连通且固定连接有主管14,两排气管一13均连通且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主管14,主管14安装有阀门二15和阀门三16,阀门二15为截止阀,阀门三16为球阀。

充气塔3侧壁上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6,进气管26安装有阀门四27和阀门五28,阀门四27为减压阀,阀门五28为截止阀,充气塔3侧壁下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二30,排气管二30上安装有阀门六29,阀门六29为气动蝶阀。

进气管26上安装有流量计一19和气体过滤器20。

参照图2和图3,充气塔3和脱氧塔2内均固定连接有气膜21,气膜21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24编织而成,气膜21将充气塔3和脱氧塔2分为液态区22和气态区23,进液管一8、出液管一9、进液管二4和出液管二5均连通液态区22,进气管26和排气管一13连通气态区23。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原料从原料罐1通过卫生泵25抽送至脱氧塔2中,并在真空泵12的作用下将原料中的气体抽出,然后通过输送泵10输送至充气塔3中,与此同时,对充气塔3输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气膜21的作用下以微观形式扩散至原料上,从而达到碳酸化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塔(3),所述充气塔(3)上端连通且固定进液管一(8),所述充气塔(3)下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9),所述充气塔(3)侧壁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6),所述充气塔(3)内设有气膜(21),所述气膜(21)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24)编织而成,所述出液管一(9)安装有阀门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6)上安装有流量计一(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6)上安装有气体过滤器(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一(9)上安装有二氧化碳测定仪(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一(9)上安装有压力表一(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氧塔(2)和真空泵(12),所述脱氧塔(2)内设有气膜(21),所述气膜(21)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24)编织而成,所述脱氧塔(2)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二(4)和出液管二(5),所述出液管二(5)连通且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一(8),所述脱氧塔(2)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排气管一(13),所述排气管一(13)连通且固定连接真空泵(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二(4)上安装有流量计二(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二(4)上安装有压力表二(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碳酸饮料中膜法加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包括充气塔,所述充气塔上端连通且固定进液管一,所述充气塔下端连通且固定连接有出液管一,所述充气塔侧壁上连通且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充气塔内设有气膜,所述气膜由多个中空纤维膜丝编织而成,所述出液管一安装有阀门一,所述进气管安装有阀门二,本申请具有提升二氧化碳的均匀溶解程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施世照;施世兵;简和琴;龙玉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