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27801发布日期:2022-04-07 02:4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


背景技术:

2.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5582838a于2016年05月18日公开了一种润滑油搅拌罐,包括罐体,罐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罐体下方设置有出料口,罐体下部设置有支腿,在罐体的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与轴连接,在轴上设置有搅拌润滑油的桨叶,设置在轴上的桨叶包括桨叶a、桨叶b,桨叶a设置在轴的中端,桨叶b设置在轴的下端,桨叶a为桨式,桨叶b为向下的锚式,罐体外设置有夹套,夹套上设置有夹套入口、夹套出口,罐体上设置有人孔,电机与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3.问题在于,部分材料在搅拌后需要在罐体内静置几个小时,为了避免静置时材料的不稳定,需要向罐体内注入氮气,而上述搅拌罐并没有配置相应的充入氮气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能够向罐体充入氮气。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6.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包括顶部具有作业平台的机架、两组设置在机架上且间隔排布的罐体、设置在机架上的总进气管、与总进气管输入端连接的储存有氮气的供气瓶及输入端与总进气管输出端连接的三通阀;
7.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与两组罐体之间一一对应,三通阀的输出端和罐体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
8.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流量计、单向阀及输入管,进气管连接在罐体上,输入管的输入端与三通阀的输出端连接。
9.所述总进气管向上伸出作业平台,供气瓶位于作业平台下方。
10.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开关阀,第一开关阀和流量计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
11.所述输入管上设有第二开关阀,第二开关阀和单向阀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
12.所述流量计和单向阀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
13.所述罐体上部向上凸出于作业平台;
14.所述作业平台上设有位于罐体侧部的定位杆,流量计和单向阀设置在定位杆上。
15.所述定位杆位于总进气管和罐体之间,进气管位于罐体上部的一侧。
16.所述罐体上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置有位于罐体内的搅拌叶片;
17.所述罐体上部设置有与搅拌轴连接的减速机及与减速机连接的驱动电机。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实用新型能够向罐体充入氮气,供气瓶通过三通阀、管道组件向罐体充入氮气,能够用于材料在罐体内的静置,两组罐体能够共用一个供气瓶。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见图1,本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包括顶部具有作业平台12的机架1、两组设置在机架1上且间隔排布的罐体2、设置在机架1上的总进气管16、与总进气管16输入端连接的储存有氮气的供气瓶6及输入端与总进气管16输出端连接的三通阀17;
23.所述机架1的侧部设有用于作业人员登上作业平台12的梯子,便于作业人员对后续管道组件、压力表20的观察、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罐体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总进气管16位于两组罐体2之间。
24.所述三通阀17的两个输出端与两组罐体2之间一一对应,三通阀17的输出端和罐体2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
25.即所述管道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且与两组罐体2之间一一对应;
26.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3、流量计4、单向阀18及输入管5,进气管3连接在罐体2上,输入管5的输入端与三通阀17的输出端连接。
27.本实用新型能够向罐体2充入氮气,供气瓶6通过三通阀17、管道组件向罐体2充入氮气,能够用于材料在罐体2内的静置,两组罐体2能够共用一个供气瓶6。
28.所述罐体2上设有压力表20,压力表20的设置用于作业人员掌握罐体2内部的气压,单向阀18的设置避免气体的回流。
29.进一步地,所述总进气管16向上伸出作业平台12,供气瓶6位于作业平台12下方。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气瓶6位于两组罐体2之间。
31.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第一开关阀8,第一开关阀8和流量计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9。
32.所述第一连接管9的设置实现第一开关阀8和流量计4的接通,第一开关阀8用于管道组件的打开和关闭。
33.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管5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0和单向阀18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
34.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设置实现第二开关阀10和单向阀18的接通,第二开关阀10用于管道组件的打开和关闭。
35.所述第一开关阀8和第二开关阀10的同时设置实现管道组件的分步开启以及分步关闭。
36.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4和单向阀18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19。
37.所述第三连接管19的设置实现流量计4和单向阀18的接通。
38.进一步地,所述罐体2上部向上凸出于作业平台12;
39.所述作业平台12上设有位于罐体2侧部的定位杆7,流量计4和单向阀18设置在定位杆7上。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18位于流量计4的下方。
4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7位于总进气管16和罐体2之间,进气管3位于罐体2上部的一侧。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杆7的数量为两组且分别位于总进气管16的两侧,两组定位杆7与两组管道组件之间一一对应,进气管3位于罐体2上部靠近定位杆7的一侧,压力表20位于罐体2上部远离定位杆7的一侧。
43.进一步地,所述罐体2上设有搅拌轴13,搅拌轴13上设置有位于罐体2内的搅拌叶片;
44.所述压力表20和进气管3分别位于搅拌轴13的两侧。
45.所述罐体2上部设置有与搅拌轴13连接的减速机14及与减速机14连接的驱动电机15。
46.所述驱动电机15运行时带动搅拌轴13和搅拌叶片转动,实现罐体2内部材料的搅拌作业。
47.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具有作业平台(12)的机架(1)、两组设置在机架(1)上且间隔排布的罐体(2)、设置在机架(1)上的总进气管(16)、与总进气管(16)输入端连接的储存有氮气的供气瓶(6)及输入端与总进气管(16)输出端连接的三通阀(17);所述三通阀(17)的两个输出端与两组罐体(2)之间一一对应,三通阀(17)的输出端和罐体(2)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3)、流量计(4)、单向阀(18)及输入管(5),进气管(3)连接在罐体(2)上,输入管(5)的输入端与三通阀(17)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气管(16)向上伸出作业平台(12),供气瓶(6)位于作业平台(1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上设有第一开关阀(8),第一开关阀(8)和流量计(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管(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5)上设有第二开关阀(10),第二开关阀(10)和单向阀(18)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4)和单向阀(18)之间设有第三连接管(1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上部向上凸出于作业平台(12);所述作业平台(12)上设有位于罐体(2)侧部的定位杆(7),流量计(4)和单向阀(18)设置在定位杆(7)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7)位于总进气管(16)和罐体(2)之间,进气管(3)位于罐体(2)上部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上设有搅拌轴(13),搅拌轴(13)上设置有位于罐体(2)内的搅拌叶片;所述罐体(2)上部设置有与搅拌轴(13)连接的减速机(14)及与减速机(14)连接的驱动电机(15)。

技术总结
分散机的搅拌罐充氮结构,包括顶部具有作业平台的机架、两组设置在机架上且间隔排布的罐体、设置在机架上的总进气管、与总进气管输入端连接的储存有氮气的供气瓶及输入端与总进气管输出端连接的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与两组罐体之间一一对应,三通阀的输出端和罐体之间通过管道组件连接;所述管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管、流量计、单向阀及输入管,进气管连接在罐体上,输入管的输入端与三通阀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向罐体充入氮气。氮气。氮气。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新铂桥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2
技术公布日:2022/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