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09778发布日期:2022-05-18 16: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pvc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的一种材料,这种表面膜的最上层是漆,中间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最下层是背涂粘合剂,它是当今世界上深受喜爱、颇为流行并且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材料,它的全球使用量在各种合成材料中高居第二,据统计,仅仅1995年一年,pvc在欧洲的生产量就有五百万吨左右,而其消费量则为五百三十万吨,在德国,pvc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平均为一百四十万吨,在pvc 管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料混合其他材料来提高pvc管成型后的韧性与耐热性等,
3.在pvc原料预处理装置中经常会用到原料混合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针对pvc管生产制造原料的混合装置大都混合效果较差,效率较低,反应时间长、合成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混合效果好且合成效率高的 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壳体上端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轴端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转动穿过壳体上侧壁,且与壳体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纵向排列,所述搅拌杆上套接设有蜗轮,所述转轴上套接设有与蜗轮配合的蜗杆结构,所述搅拌杆上均匀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支杆,所述搅拌支杆上连接设有多个搅拌叶,所述壳体外侧壁还设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管道一连通设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内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盒输出端通过管道二连通设有集气盒,所述集气盒上连通设有多个喷气管,多个所述喷气管另一端从壳体底部均匀伸入到壳体内部。
6.作为改进,所述气泵输入端连通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内设有过滤网。
7.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的检测端位于壳体内部。
8.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上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和喷气管内部均设有单向阀。
9.作为改进,所述壳体下部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另一端与外部反应釜连通,所述排料管上设有阀门。
10.作为改进,所述壳体底端连接设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下端连接设有稳定块。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转轴、搅拌杆、搅拌支管和搅拌叶,在实际的应用中,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使本装置可对箱体内部的原料和其他材料进行双重混合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效果,减少搅拌所需时长,达到提高搅拌效率的
目的;通过设置气泵、加热盒、集气盒和喷气管,可以对壳体内部原料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处理后的原料会后期加入到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使反应釜内反应物的温度较快的达到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保证了后续pvc加工助剂合成反应的更好进行,同时喷出的气流也可以对原料进行冲击,使原料翻滚,进一步加强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如图所示:1、壳体;2、进料管;3、端盖;4、电机;5、转轴;6、搅拌杆;7、蜗轮; 8、蜗杆结构;9、搅拌支杆;10、搅拌叶;11、气泵;12、加热盒;13、加热丝;14、集气盒;15、喷气管;16、进气管;17、过滤网;18、温度显示器;19、排气管;20、排料管; 2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5.结合附图1,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3,所述壳体1上端还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轴端连接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下端转动穿过壳体1上侧壁,且与壳体1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杆6,多个所述搅拌杆6纵向排列,所述搅拌杆6上套接设有蜗轮7,所述转轴5上套接设有与蜗轮7配合的蜗杆结构8,所述搅拌杆6上均匀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支杆9,所述搅拌支杆9上连接设有多个搅拌叶10,所述壳体1外侧壁还设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输出端通过管道一连通设有加热盒12,所述加热盒12内设有加热丝13,所述加热盒12输出端通过管道二连通设有集气盒14,所述集气盒 14上连通设有多个喷气管15,多个所述喷气管15另一端从壳体1底部均匀伸入到壳体1内部。
16.所述气泵11输入端连通设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内设有过滤网17。
17.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温度显示器18,所述温度显示器18的检测端位于壳体1内部。
18.所述壳体1上部设有排气管19,所述排气管19和喷气管15内部均设有单向阀。
19.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排料管20,所述排料管20另一端与外部反应釜连通,所述排料管 20上设有阀门。
20.所述壳体1底端连接设有多个支腿21,所述支腿21下端连接设有稳定块。
2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打开端盖3,在进料管2内注入pvc管原料与混合材料,使其进入壳体1内并混合,接着注入水源,盖上盖板3,然后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电机4,电机4带动转轴5旋转,转轴5通过蜗轮7和蜗杆结构8的配合带动多个搅拌杆6同时旋转,搅拌杆6带动搅拌支杆9进行转动,搅拌支杆9对壳体1内部的混合原料进行搅拌,搅拌支杆9在进行搅拌的同时还会带动搅拌叶10进行自转,从而加强搅拌效果,在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启动气泵11和加热丝13,气泵11吸取外部气体并将气体通过管道一排进加热盒12内,加热盒12内的加热丝13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加热,然后经过加热的气流再依次经过管道二、集气盒14和喷气管15,喷气管5将气流喷入到壳体1内部,喷进壳体1内部的热气流带动混合原料搅动翻滚,进一步加强搅拌效果,同时也对混合原料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处理后的混合原料后期会进入到外部反应釜进行聚合反应,并使反应釜内反应物的温度较快的达到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保证了后续pvc加工助剂合成反应的更好进行;进入到壳体1内
部的气流最终从排气管19排出,过滤网17的设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杂质过滤,保证吸入气体的纯净;温度显示器18的设置,可以对壳体1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显示,以避免温度过高;混合完成的原料最后通过排料管20进入到外部反应釜并进行聚合反应。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进料管(2),所述进料管(2)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3),所述壳体(1)上端还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轴端连接设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下端转动穿过壳体(1)上侧壁,且与壳体(1)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杆(6),多个所述搅拌杆(6)纵向排列,所述搅拌杆(6)上套接设有蜗轮(7),所述转轴(5)上套接设有与蜗轮(7)配合的蜗杆结构(8),所述搅拌杆(6)上均匀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支杆(9),所述搅拌支杆(9)上连接设有多个搅拌叶(10),所述壳体(1)外侧壁还设有气泵(11),所述气泵(11)输出端通过管道一连通设有加热盒(12),所述加热盒(12)内设有加热丝(13),所述加热盒(12)输出端通过管道二连通设有集气盒(14),所述集气盒(14)上连通设有多个喷气管(15),多个所述喷气管(15)另一端从壳体(1)底部均匀伸入到壳体(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11)输入端连通设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内设有过滤网(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温度显示器(18),所述温度显示器(18)的检测端位于壳体(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部设有排气管(19),所述排气管(19)和喷气管(15)内部均设有单向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排料管(20),所述排料管(20)另一端与外部反应釜连通,所述排料管(20)上设有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端连接设有多个支腿(21),所述支腿(21)下端连接设有稳定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加工助剂生产用原料预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端设有可拆卸的端盖,所述壳体上端还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轴端连接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转动穿过壳体上侧壁,且与壳体内部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相对侧壁之间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纵向排列,所述搅拌杆上套接设有涡轮,所述转轴上套接设有与涡轮配合的蜗杆结构,所述搅拌杆上均匀转动设有多个搅拌支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设置电机、转轴、搅拌杆、搅拌支管和搅拌叶,通过上述之间的配合,使本装置可对箱体内部的原料和其他材料进行双重混合搅拌。进行双重混合搅拌。进行双重混合搅拌。


技术研发人员:桑子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海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