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32788发布日期:2022-06-25 11:0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湿排汗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在吸湿排汗剂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搅拌器大都结构较为简单,其内部主要是一个搅拌箱以及插入搅拌箱的搅拌杆所组成。现有的吸湿排汗剂加工用的搅拌器搅拌效果较差,通过旋转的搅拌杆只能对搅拌箱内的材料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方式进行旋转,且搅拌箱始终为固定状态,这种搅拌方式难以对搅拌箱底部的材料进行有效搅拌,仅对上层的材料的搅拌效果良好,从而容易导致整体搅拌不均匀。因此,需要一种可使搅拌箱可上下往复抖动的搅拌器,使搅拌箱内部的材料的上下层之间可以循环搅拌,提升搅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使搅拌箱可上下往复抖动的搅拌器,使搅拌箱内部的材料的上下层之间可以循环搅拌,提升搅拌效果的搅拌器。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包括搅拌器及设置于搅拌器内腔的搅拌箱,搅拌箱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槽腔中设置有弹簧,搅拌箱的两侧壁设置有插接于滑槽中的滑块,所述搅拌箱的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偏心凸轮。
5.优选的,所述搅拌器的中部顶壁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箱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转杆a,且所述搅拌杆固定安装于转杆a的底部杆体的侧壁,所述搅拌箱的两侧顶壁与所述搅拌器的两侧顶壁之间连通有投料斗。
6.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一侧设置有转杆b,且所述转杆b的杆体与所述转杆a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相邻的所述皮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相传动,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设置有转杆c。
7.优选的,所述偏心凸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杆c的杆体,且所述转杆b的底端杆体和所述转杆c的靠近所述转杆b一端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且相邻的所述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一侧的所述连接座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所述转杆c的杆体贯穿所述固定板的板体。
8.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底壁与所述搅拌器的底壁之间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管体为软管材料制成,且所述下料管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0.通过在搅拌杆转动对搅拌箱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偏心凸轮进行旋转,在弹簧的配合下其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使滑块在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搅拌箱在搅拌器内上下抖动,增强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1的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1、搅拌器;2、搅拌箱;3、投料斗;4、电机;5、转杆a;6、皮带;7、皮带轮;8、转杆b;9、搅拌杆;10、连接座;11、固定板;12、锥齿轮;13、下料管;14、阀门;15、偏心凸轮;16、转杆c;17、滑块;18、滑槽;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包括搅拌器1及设置于搅拌器1内腔的搅拌箱2,搅拌箱2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杆9,搅拌箱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的槽腔中设置有弹簧19,搅拌箱2的两侧壁设置有插接于滑槽18中的滑块17,搅拌箱2的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偏心凸轮15。
18.本实施例中,连接座10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在搅拌器1的内腔左右两侧壁之间,远离搅拌器1内腔中心的一侧为外侧,反之则为内侧。弹簧19的底端弹体固定安装在滑槽18的槽腔底壁,滑块17的底壁与弹簧19的顶端弹体相抵接,且滑块17与滑槽18相适配,滑块17可在滑槽18内移动。在使用时,使搅拌杆9旋转对搅拌箱2内的吸湿排汗剂材料进行搅拌,在传动结构的传动下,使偏心凸轮15转动,其在转动的过程中将向上顶起搅拌箱2,使滑块17在滑槽18中向上移动,当偏心凸轮15转过不在顶起搅拌箱2时,在重力作用下,搅拌箱2自动下落,下落时弹簧19可有效起到对滑块17的缓冲效果。即在偏心凸轮15的不断旋转下使得搅拌箱2不断上下移动,从而使其内部的材料的上下层之间进行循环搅拌,极大的提升了搅拌效果,避免了搅拌不均匀。
19.实施例二
20.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搅拌器1的中部顶壁固定安装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搅拌箱2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转杆a5,转杆a5的顶端杆体通过轴承贯穿搅拌器1的顶壁,转杆a5的下端杆体直接贯穿搅拌箱2的顶壁,且搅拌箱2的顶壁与转杆a5之间为活动安装,即搅拌箱2在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受转杆a5的影响,且搅拌杆9固定安装于转杆a5的底部杆体的侧壁,搅拌箱2的两侧顶壁与搅拌器1的两侧顶壁之间连通有投料斗3,投料斗3与搅拌箱2之间的安装方式同样为活动安装以使搅拌箱2可升降,搅拌箱2的右侧设置有转杆b8,转杆b8的顶端杆体通过轴承安装在搅拌器1的右侧顶壁中,转杆b8的下部杆体通过轴承贯穿右侧的连接座10的板体,且转杆b8的杆体与转杆a5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7,相邻的皮带轮7之间设置有皮带6相传动,搅拌箱2的底部设置有转杆c16,转杆c16的左右两端的杆体通过轴承分别安装在搅拌器1的左右两壁中,偏心凸轮15固定安装于转杆c16的杆体,且转杆b8的底端杆体和转杆c16的靠近转杆b8一端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12,且相邻的锥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右侧的连接座10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且转杆c16的杆体通过轴承贯穿固定板11的板体,目的是为了增强转杆c16的运行稳定性,搅拌箱2的底壁与搅拌器1的底壁
之间连通有下料管13,下料管13的管体为软管材料制成,设置为软管方便了搅拌箱2的升降,且下料管13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14,阀门14便于控制出料。
21.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电机4的输出端的联轴器旋转带动转杆a5旋转,转杆a5旋转带动搅拌杆9旋转对搅拌箱2中的吸湿排汗剂材料进行搅拌,在皮带轮7和皮带6的传动效果下,转杆a5转动的同时带动转杆b8旋转,在锥齿轮12啮合传动的效果下,转杆b8旋转的过程中带动转杆c16旋转,从而使偏心凸轮15不断旋转,使搅拌箱2不断作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内部的吸湿排汗剂材料进行抖动循环搅拌,以提升搅拌效果,避免搅拌不均匀的现象。
22.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包括搅拌器(1)及设置于搅拌器(1)内腔的搅拌箱(2),搅拌箱(2)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杆(9),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2)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的槽腔中设置有弹簧(19),搅拌箱(2)的两侧壁设置有插接于滑槽(18)中的滑块(17),所述搅拌箱(2)的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偏心凸轮(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1)的中部顶壁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搅拌箱(2)的内腔之间连接有转杆a(5),且所述搅拌杆(9)固定安装于转杆a(5)的底部杆体的侧壁,所述搅拌箱(2)的两侧顶壁与所述搅拌器(1)的两侧顶壁之间连通有投料斗(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2)的一侧设置有转杆b(8),且所述转杆b(8)的杆体与所述转杆a(5)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7),相邻的所述皮带轮(7)之间设置有皮带(6)相传动,所述搅拌箱(2)的底部设置有转杆c(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凸轮(15)固定安装于所述转杆c(16)的杆体,且所述转杆b(8)的底端杆体和所述转杆c(16)的靠近所述转杆b(8)一端的杆体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12),且相邻的所述锥齿轮(12)之间相互啮合,一侧的所述连接座(10)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1),且所述转杆c(16)的杆体贯穿所述固定板(11)的板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2)的底壁与所述搅拌器(1)的底壁之间连通有下料管(13),所述下料管(13)的管体为软管材料制成,且所述下料管(13)的管体上设置有阀门(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湿排汗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排汗剂加工用搅拌器。其技术方案包括:搅拌器及设置于搅拌器内腔的搅拌箱,搅拌箱的内腔中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槽腔中设置有弹簧,搅拌箱的两侧壁设置有插接于滑槽中的滑块,所述搅拌箱的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偏心凸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搅拌杆转动对搅拌箱内部的材料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偏心凸轮进行旋转,在弹簧的配合下其在旋转的过程中将使滑块在滑槽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搅拌箱在搅拌器内上下抖动,增强搅拌效果。增强搅拌效果。增强搅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邦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