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7277发布日期:2022-07-20 05:0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2.纤维素醚是一种工业添加剂,对纤维素醚进行提纯可以通过先溶解再过滤工艺,而纤维素醚的溶解性有着显著特点,在低温时溶解于水,在高温时析出,利用这个特点,无需进行蒸发等除水工艺,只需要加热使得纤维素醚析出,再进行收集即可,现有的过滤设备和生产工艺中,冷却溶解罐和加热析出罐是分开的,设备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纤维素醚分体式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污阀,且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冲洗阀和出料阀,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温过滤机构;
6.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且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套接有滑块和丝杆,且所述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外壳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加热棒和套管呈滑动套接,且所述过滤板与滑块呈磁吸设置。
7.优选的,所述进液阀和冲洗阀位于外壳的顶端,且所述排污阀和出料阀位于外壳的底端。
8.优选的,所述丝杆、套管均与外壳呈共轴设置,所述套管和滑块的截面轮廓均呈三角形。
9.优选的,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电机共轴连接,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套管滑动套接。
10.优选的,所述过滤板包括过滤棉,且所述过滤棉的两端均设置有网格板。
11.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支架,且所述支架呈竖直向下设置。
12.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关于套管呈环形阵列分布有三组。
13.优选的,所述网格板之间设置有磁环,所述磁环与套管匹配滑动套接。
14.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周壁与外壳的内壁呈密封滑动连接。
15.优选的,所述丝杆与过滤板互相垂直。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电机通过丝杆驱动滑块带动磁环和过滤板在外壳做往复运动,通过过滤板向进液阀方向移动,使得溶解有纤维素醚的水溶液强制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再通过加热棒加热
溶液,使得纤维素醚析出,再将过滤板反向移动回到出料阀处,水可以通过过滤板,而析出的纤维素醚不能,使得纤维素醚颗粒被推动集中到出料阀处,此时颗粒杂质和纤维素醚被过滤板隔离,打开出料阀和排污阀,进行出料和排污即可;
18.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结构很简单、操作便捷,且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纤维素醚分体式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纵切剖解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横切剖解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板的结构分解图。
23.图中标号:1、外壳;101、支架;102、进液阀;103、排污阀; 104、冲洗阀;105、出料阀;2、电机;201、套管;202、滑块;203、加热棒;204、丝杆;3、过滤板;301、过滤棉;302、网格板;303、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参照图1-图4,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阀102和排污阀103,且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冲洗阀104和出料阀105,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控温过滤机构,所述进液阀102和冲洗阀104位于外壳1的顶端,且所述排污阀 103和出料阀105位于外壳1的底端,所述丝杆204的一端与电机2 共轴连接,且所述丝杆204的另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滑块 202与套管201滑动套接;
26.该装置主要功能为过滤,该装置的前端应设置加料混合机,后端应有污水处理、废热回收等设备。
27.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2,且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内设置有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内套接有滑块 202和丝杆204,且所述滑块202与丝杆204螺纹连接,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与套管201之间设置有加热棒203,所述外壳1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与加热棒203和套管201呈滑动套接,且所述过滤板3与滑块202呈磁吸设置,所述过滤板3包括过滤棉301,且所述过滤棉301的两端均设置有网格板302,且所述网格板302之间设置有磁环303,所述磁环303与套管201滑动套接;
28.电机2通过丝杆204驱动滑块202带动磁环303和过滤板3在外壳1做往复运动,通过过滤板3向进液阀102方向移动,使得溶解有纤维素醚的水溶液强制通过过滤板3进行过滤,再通过加热棒203加热溶液,使得纤维素醚析出,再将过滤板3反向移动回到出料阀105 处,水通过过滤板3而析出的纤维素醚不能,使得纤维素醚颗粒被推动集中到出料阀105处,打开出料阀105和排污阀103,进行出料和排污即可。
29.所述丝杆204、套管201均与外壳1呈共轴设置,所述套管201 和滑块202的截面轮廓均呈三角形,且所述加热棒203关于套管201 呈环形阵列分布有三组,所述外壳1的两侧
设置有支架101,且所述支架101呈竖直向下设置。
30.工作原理:首先将过滤板3移动至出料阀105一端,通过进液阀 102灌入混合有纤维素醚的常温混合液,通过电机2驱动丝杆204旋转带动滑块202沿套管201移动,通过磁力带动磁环303和过滤板3 同步移动,通过过滤板3向进液阀102方向移动,使得溶解有纤维素醚的水溶液强制通过过滤板3进行过滤,再通过加热棒203加热溶液,使得纤维素醚析出,再将过滤板3反向移动回到出料阀105处,水可以通过过滤板3,而析出的纤维素醚颗粒不能,使得纤维素醚颗粒被推动集中到出料阀105处,此时颗粒杂质和纤维素醚被过滤板3隔离,打开出料阀105和排污阀103,进行出料和排污即可。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进液阀(102)和排污阀(103),且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设置有冲洗阀(104)和出料阀(105),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控温过滤机构;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2),且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内设置有套管(201),所述套管(201)内套接有滑块(202)和丝杆(204),且所述滑块(202)与丝杆(204)螺纹连接,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1)与套管(201)之间设置有加热棒(203),所述外壳(1)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3),所述过滤板(3)与加热棒(203)和套管(201)呈滑动套接,且所述过滤板(3)与滑块(202)呈磁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102)和冲洗阀(104)位于外壳(1)的顶端,且所述排污阀(103)和出料阀(105)位于外壳(1)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04)、套管(201)均与外壳(1)呈共轴设置,所述套管(201)和滑块(202)的截面轮廓均呈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04)的一端与电机(2)共轴连接,且所述丝杆(204)的另一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02)与套管(201)滑动套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包括过滤棉(301),且所述过滤棉(301)的两端均设置有网格板(3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支架(101),且所述支架(101)呈竖直向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203)关于套管(201)呈环形阵列分布有三组。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302)之间设置有磁环(303),所述磁环(303)与套管(201)匹配滑动套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3)的周壁与外壳(1)的内壁呈密封滑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04)与过滤板(3)互相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纤维素醚控温过滤装置,涉及过滤装置领域,针对现有的纤维素醚分体式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进液阀和排污阀,且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冲洗阀和出料阀,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控温过滤机构,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的一端设置有电机,且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内套接有滑块和丝杆,且所述滑块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控温过滤机构位于外壳与套管之间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外壳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该装置不仅结构很简单、操作便捷,且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纤维素醚分体式过滤设备结构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炫杰 蔡耿林 陈国威 舒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兰德环保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7
技术公布日:2022/7/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