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5790发布日期:2022-08-12 20:1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制造业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反应釜,传统的反应釜缺少保温结构,无法对反应釜进行保温,反应釜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温度流失的情况,容易造成降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具备了保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反应釜缺少保温结构,无法对反应釜进行保温,反应釜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温度流失的情况,容易造成降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表面套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的内部,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水箱的右侧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连通在分流板的输入端,所述外壳的底部与水箱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一,所述反应釜体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二,所述温度传感一、温度传感二和电热丝配合使用。
5.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所述隔温层的厚度为五毫米。
6.所述隔温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五毫米。
7.所述保温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五毫米。
8.所述水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外壳的表面。
9.所述分流板位于外壳表面的顶部,所述分流板的高度小于外壳的高度。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二对反应釜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测温,同时电热丝对水箱内部的水加热,与此同时温度传感一对水箱内部的水温进行测温,当温度传感一检测的数值与温度传感二检测的数值相同时,启动水泵,水泵将水箱内部的热水输送至分流板的内部,分流板将内部的水输送至外壳的内部,此时热水对反应釜体进行保温,同时,隔温层、保温层和防水层的配合减弱了热水与反应釜体温度流失的作用,当热水温度降低后,回流至水箱的内部,电热丝继续对水进行加热,具备了保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反应釜缺少保温结构,无法对反应釜进行保温,反应釜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温度流失的情况,容易造成降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
1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温层,能够降低外壳对防水层内部水温的影响,避免水温出现被外壳吸收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对防水层内部的水进行保温,避免水温出现流失的现象,提高了水温的留存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水层,能够隔绝
水与保温层接触,避免水出现浸泡保温层的现象,提高了保温层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块,能够对水管进行限位,避免水管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水管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流板,能够将水均匀的喷洒在反应釜体的表面,避免水流出现集中于一处的现象,提高了反应釜体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体2,反应釜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3,外壳3的表面套设有分流板4,分流板4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3的内部,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5,水箱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6,水箱5的右侧连通有水泵7,水泵7的输出端连通有水管8,水管8远离水泵7的一侧连通在分流板4的输入端,外壳3的底部与水箱5的顶部连通,水箱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一9,反应釜体2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二10,温度传感一9、温度传感二10和电热丝6配合使用。
18.参考图2,外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11,隔温层11的厚度为五毫米。
19.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隔温层11,能够降低外壳3对防水层13内部水温的影响,避免水温出现被外壳3吸收的现象。
20.参考图2,隔温层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的厚度为五毫米。
2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保温层12,能够对防水层13内部的水进行保温,避免水温出现流失的现象,提高了水温的留存效果。
22.参考图2,保温层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3,防水层13的厚度为五毫米。
23.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水层13,能够隔绝水与保温层12接触,避免水出现浸泡保温层12的现象,提高了保温层12的安全性。
24.参考图1,水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安装块14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外壳3的表面。
2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安装块14,能够对水管8进行限位,避免水管8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水管8的稳定性。
26.参考图2,分流板4位于外壳3表面的顶部,分流板4的高度小于外壳3的高度。
27.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分流板4,能够将水均匀的喷洒在反应釜体2的表面,避免水流出现集中于一处的现象,提高了反应釜体2的保温效果。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温度传感二10、温度传感一9和电热丝6,温度传感二10对反应釜体2内部的温度进行测温,同时电热丝6对水箱5内部的水加热,与此同时温度传感一9对水箱5内部的水温进行测温,当温度传感一9检测的数值与温度传感二10检测的数值相同时,启动水泵7,水泵7将水箱5内部的热水输送至分流板4的内部,分流板4将内部的水输送
至外壳3的内部,此时热水对反应釜体2进行保温,同时,隔温层11、保温层12和防水层13的配合减弱了热水与反应釜体2温度流失的作用,当热水温度降低后,回流至水箱5的内部,电热丝6继续对水进行加热,从而具备了保温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体(2),所述反应釜体(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3),所述外壳(3)的表面套设有分流板(4),所述分流板(4)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3)的内部,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5),所述水箱(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6),所述水箱(5)的右侧连通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输出端连通有水管(8),所述水管(8)远离水泵(7)的一侧连通在分流板(4)的输入端,所述外壳(3)的底部与水箱(5)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5)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一(9),所述反应釜体(2)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二(10),所述温度传感一(9)、温度传感二(10)和电热丝(6)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温层(11),所述隔温层(11)的厚度为五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的厚度为五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3),所述防水层(13)的厚度为五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4),所述安装块(14)的表面固定连接在外壳(3)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4)位于外壳(3)表面的顶部,所述分流板(4)的高度小于外壳(3)的高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反应釜,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体,反应釜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表面的顶部套设有分流板,分流板的输出端贯穿至外壳的内部,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水箱的右侧连通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连通在分流板的输入端,外壳的底部与水箱的顶部连通,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一,反应釜体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二。本实用新型具备了保温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反应釜缺少保温结构,无法对反应釜进行保温,反应釜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温度流失的情况,容易造成降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低反应釜生产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浙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众人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