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半自动胶囊填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机械制造领域。
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领域中的已有技术是目前国产的半自动胶囊充填机,该机除主机外需附设空气压缩机,真空泵各一台,整机重900kg,总功率为3.15kw,适用于0、1、2号胶囊充填剂型为粉剂、小颗粒剂,效率为6000--12000颗/小时。该机的不足之处是一是体大造价高,每台约43000元;二是虽产量较高,但破碎多,故此该机设有破碎机及过筛装置,空心胶囊浪费大;三是要求空心胶囊等级高、适应性差;四是不能灌装中草药复方粗粉;五是不适用于贵重药物的灌装、损耗大;六是不适用于小型药厂、大中小医院和科研单位使用,局限性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生产效率为2000--2500颗/小时,整机重为8kg左右,适用于0、1、2、3号国产或进口胶囊且能填充粉剂、小颗粒剂及20目以上的中草药复方粗粉的人力半自动胶囊填充器,以实现体小造价低、破碎少、适应适用性强和节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1、设计思想以人力操作、体积小(510×234×380)、造价低、破损少、节约药料、适用适应性强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导设计思想。以机架为整机骨架,以齿轮、齿轮轴、齿条、立柱、手轮为动力传输升降机构,以下模板为胶囊壳升降模板,以上模板为胶囊壳定位导向模板,以机架侧板上沿为料斗导轨,以料斗为供料装置,以滑块为料斗的导槽机构,以刮板为装料器具,以出料斗为收料装置等部分而构成胶囊填充器的主体。2、结构方案是齿条43固定在连接板46上,连接板采用带有顶针的螺丝将连接板固定在下模板6上;立柱36的一端(采用弹簧垫片37、螺母38及轴挡圈39)垂直固定在底板40上,其立柱的端的端部位于上模板5的立柱孔内,上模板5(采用螺钉15、螺母16)固定在机架上端的导轨内,下模板6上固定有400--600个顶针2,上模板上制有400--600个胶囊体孔且下模板上的顶针数与上模板上的胶囊孔一一对应;直线运动轴承35采用轴套33及轴用挡圈34将下模板6与立柱构成直线轴承运动结构;轴套24(采用螺钉25)固定在机架32的侧立板上,齿轮轴27(采用挡圈26)而位于轴套24内某中一端穿过轴套24,齿轮41(采用键42)固定在齿轮轴27的中部且与齿条43相啮合,为了保证齿条43与齿轮41的良好地啮合,在机架32的底架上固有一支脚45,支脚45的上部旋有一可调的叉口螺丝且在叉口螺丝的叉口内装有一圆球(钢球)44且圆球与齿条43的背面相触;前后侧板7固定在机架32的两侧,刻度牌19穿过齿轮轴27且(采用螺钉)固定在侧板7上,指示牌22上制有一定位指示孔且在定位指示孔内装有一弹簧23及定位球(钢球),将带有球(钢球)及弹簧23的指示牌22穿过齿轮轴27而位于刻度牌19上其上端与套在齿轮轴27上的手轮20连接,手轮20(采用螺钉21)固定在齿轮轴27上,两出料斗28分别穿过机架32的左右墙板29上的孔而固定在机架32的上框架上且出料斗28的下料沿与上模板5的下料沿相吻合;美观条30(采用螺钉31)固定在机架32的四角;料斗17的两侧固有滑块18且在滑块18的底部制有导槽,刮板14(采用铆钉13)固定在刮板夹12上,刮板夹12(采用支脚8、活动支脚9、螺钉10、螺母11)固定在滑块上,料斗17通过导槽而位于机架32上端两侧的导轨上且可移动或拿掉。下模板上的顶针2呈圆柱状,其直径为3--4.5mm;上模板5上的胶囊体孔的直径为5.50--7.40mm。上模板5根据胶囊体孔的孔径制有4种规格的上模板且可更换,胶囊体孔径为5.54±0.03的模板为3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01±0.03的模板为2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55±0.03的模板为1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7.33±0.03的模板为0号上模板。3、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料斗17置于机架的最左边,将待装药物装入料斗内。调整手轮20通过齿轮轴27带动齿轮41旋转,齿条43作直线运动而带动下模板6至刻度盘19上的装料位置,装入胶囊体后,向右移动料斗,药物经过料斗口和挡料板4的开口处均匀地分布在上模板5上的空胶囊体中,多余的药物则被装在料斗上的刮板14的作用下继续对胶囊体进行填充。当料斗移到机架32的最右边时,移动挡料板的开口,关闭料斗口而停止布料,剩余的药物被刮板刮入出料斗28。向左移动料斗左机架32的左边,旋转手轮20到刻度盘上的扣盖置时,下模板6升起,此时扣盖即可。然后继续旋转手轮到刻度盘上的出料位置,下模板将已装好的胶囊顶出上模板,此外刮入出料斗28即可,重复上述过程,即可进行下一次循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一个结构设计新颖简单、造价低,整体体积为510×234×380左右,重8kg左右,成本在500元以内,二是适用于0、1、2、3号国产或进口胶囊,不仅能填充粉剂、小颗粒剂而且能填充20目以上的中草药复方粗粉,三是破损极少,节约药物,四是适用性强,五是人工操作每小时能生产2000--2500颗。
图1是半自动胶囊填充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半自动胶囊填充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结合图1及图2对半自动胶囊填充器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半自动胶囊填充器的齿条43固定在连接板46上,连接板采用带有顶针的螺丝将连接板固定在下模板6上;立柱36的一端采用弹簧垫片37、螺母38及轴挡圈39垂直固定在底板40上,其立柱的端的端部位于上模板5的立柱孔内,上模板5采用螺钉15、螺母16固定在机架上端的导轨内,下模板6上固定有400--600个顶针2、上模板上制有400--600个胶囊体孔且下模板上的顶针数与上模板上的胶囊孔一一对应;直线运动轴承35采用轴套33及轴用挡圈34将下模板6与立柱构成直线轴承运动结构;轴套24采用螺钉25固定在机架32的侧立板上,齿轮轴27采用挡圈26而位于轴套24内其中一端穿过轴套24,齿轮41采用键42固定在齿轮轴27的中部且与齿条43相啮合,为了保证齿条43与齿轮41的良好地啮合,在机架32的底架上固有一支脚45,支脚45的上部旋有一可调的叉口螺丝且在叉口螺丝的叉口内装有一钢球44且钢球与齿条43的背面相触;前后侧板7固定在机架32的两侧,刻度牌19穿过齿轮轴27且采用螺钉固定在侧板7上,指示牌22上制有一定位指示孔且在定位指示孔内装有一弹 簧23及定位钢球,将带有钢球及弹簧23的指示牌22穿过齿轮轴27而位于刻度牌19上其上端与套在齿轮轴27上的手轮20连接,手轮20采用螺钉21固定在齿轮轴27上,两出料斗28分别穿过机架32的左右墙板29上的孔而固定在机架32的上框架上且出料斗28的下料沿与上模板5的下料沿相吻合;美观条30采用螺钉31固定在机架32的四角;料斗17的两侧固有滑块18且在滑块18的底部制有导槽,刮板14采用铆钉13固定在刮板夹12上,刮板夹12采用支脚8、活动支脚9、螺钉10、螺母11固定在滑块上,料斗17通过导槽而位于机架32上端两侧的导轨上且可移动或拿掉。下模板上的顶针2呈圆柱状,其直径为3--4.5mm;上模板5上的胶囊体孔的直径为5.50--7.40mm。上模板5根据胶囊体孔的孔径制有4种规格的上模板且可更换,胶囊体孔径为5.54±0.03的模板为3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01±0.03的模板为2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55±0.03的模板为1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7.33±0.03的模板为0号上模板。
权利要求1.一种半自动胶囊填充器,其特征是齿条43固定在连接板46上,连接板采用带有顶针的螺丝将连接板固定在下模板6上;立柱36的一端垂直固定在底板40上,其立柱的端的端部位于上模板5的立柱孔内,上模板5固定在机架上端的导轨内,下模板6上固定有400-600个顶针2、上模板上制有400--600个胶囊体孔且下模板上的顶针数与上模板上的胶囊孔一一对应;直线运动轴承35采用轴套33及轴用挡圈34将下模板6与立柱构成直线轴承运动结构;轴套24固定在机架32的侧立板上,齿轮轴27而位于轴套24内其中一端穿过轴套24,齿轮41固定在齿轮轴27的中部且与齿条43相啮合,为了保证齿条43与齿轮41的良好地啮合,在机架32的底架上固有一支脚45,支脚45的上部旋有一可调的叉口螺丝且在叉口螺丝的叉口内装有一圆球44且圆球与齿条43的背面相触;前后侧板7固定在机架32的两侧,刻度牌19穿过齿轮轴27且固定在侧板7上,指示牌22上制有一定位指示孔且在定位指示孔内装有一弹簧23及定位球,将带有定位球及弹簧23的指示牌22穿过齿轮轴27而位于刻度牌19上其上端与套在齿轮轴27上的手轮20连接,手轮20固定在齿轮轴27上,两出料斗28分别穿过机架32的左右墙板29上的孔而固定在机架32的上框架上且出料斗28的下料沿与上模板5的下料沿相吻合;美观条30固定在机架32的四角;料斗17的两侧固有滑块18且在滑块18的底部制有导槽,刮板14固定在刮板夹12上,刮板夹12固定在滑块上,料斗17通过导槽而位于机架32上端两侧的导轨上且可移动或拿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胶囊填充器,其特征是下模板上的顶针2呈圆柱状,其直径为3--4.5mm,上模板5上的胶囊体孔的直径为5.50--7.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自动胶囊填充器,其特征是上模板5根据胶囊体孔的孔径制有4种规格的上模板且可更换,胶囊体孔径为5.54±0.03的模板为3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01±0.03的模板为2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6.55±0.03的模板为1号上模板,胶囊体孔径为7.33±0.03的模板为0号上模板。
专利摘要半自动胶囊填充器是以机架为整机骨架,以齿轮、齿轮轴、齿条、立柱、手轮为动力(人力)传输升降机构,以下模板为胶囊壳升降模板,以上模板为胶囊壳定位导向模板,以机架侧板上沿为料斗的导轨,以料斗为供料装置,以滑块为料斗的导槽机构,以刮板为装料器具,以出料斗为收料装置等部分而构成胶囊填充器的主体。
文档编号B01J13/02GK2079506SQ9022429
公开日1991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3日
发明者杨运禄 申请人:杨运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