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898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
八十年代初,当人们提出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灌注集中渗漏通道时,首先需解决的是水泥浆与水玻璃溶液在孔底迅速混合的问题。因为,大剂量(水泥用量的10~20%)掺用水玻璃,其初凝时间由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甚至几秒钟。倘若这两种浆液是在地面而不是在孔底(受灌部位)混合,经搅拌制浆、机械压力泵送等过程,便会使浆液达到初凝,因而将觉拌桶、输浆管和灌浆孔凝固。然而,即使是在孔底混合,还需解决两种浆液混合后,不能互串的问题。
有一种混合器解决了两种浆液在孔底混合后,输浆管互不串浆的问题。其原理是两种浆液输送到孔底后,水泥浆维持一定的压力,且输浆量不小于30L/min;水玻璃溶液的输送管末端用一球阀控制,使之能喷出而不能渗入混合浆液。两种浆液在混合室内冲动一叶片,当叶片旋转时使浆液混合,称为机械(叶片)搅拌式混合。这种混合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一般只能灌注双液十多分钟。即灌注十多分钟时,混合器本身被凝固。这主要是其混合原理有致命的弱点。因为,机械搅拌式混合需要有叶片和混合室,且混合室的出口不宜过大,大了浆液流出太快而起不到混合作用。但出口小又导致混合浆液排泄不畅,易导致混合器被凝固。因此,这种混合器虽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遇较大的通道,需每灌注十多分钟即拔出灌具,清洗后重新下至孔底,如此反复多次方能见效,故费工、费时、费料,且影响堵漏效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灌注双液数小时、且可断续灌注数次亦不至混合器本身被凝固的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由单液(水泥浆)孔内循环灌浆法的灌具、水玻璃喷射装置与混合器外套所组成,灌具包括水泥浆喷孔、接头与小接头,水玻璃喷射装置包括弹簧座、弹簧、钢球、水玻璃喷孔、U型管、沉渣管以及塞子,混合器外套将灌具与水玻璃喷射装置罩住。水玻璃喷射装置之U型管的一端与灌具之小接头连接,U型管的尾部接沉渣管,沉渣管的末端用塞子塞住;U型管的另一端设有水玻璃喷孔,水玻璃喷孔为钢球所密封,钢球由弹簧控制,弹簧由弹簧座控制,弹簧座与水玻璃喷孔之外的螺丝扣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单液(水泥浆)孔内循环灌浆法的灌具、水玻璃喷射装置与混合器外套(4)所组成,灌具包括水泥浆喷孔(1)、接头(2)与小接头(3),水玻璃喷射装置包括弹簧座(5)、弹簧(6)、钢球(7)、水玻璃喷孔(8)、U型管(9)、沉渣管(10)以及塞子(11),混合器外套(4)将灌具与水玻璃喷射装置罩住。水玻璃喷射装置之U型管(9)的一端与灌具之小接头(3)连接,U型管(9)的尾部接沉渣管(10),沉渣管(10)的末端用塞子(11)塞住;U型管(9)的另一端设有水玻璃喷孔(8),水玻璃喷孔(8)为钢球(7)所密封,钢球(7)由弹簧(6)控制,弹簧(6)由弹簧座(5)控制,弹簧座(5)与水玻璃喷孔(8)之外的螺丝扣连接。
当所灌部位发现集中渗漏通道而需采用双液灌浆时,混合器与常用的二重同心工作管下端相接,并下至孔底。即内管(原射浆管)接水玻璃喷射管,原回浆(外)管作为水泥浆输送管。也即双液采用双管双压力系统孔口循环法灌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㈠水泥浆喷口位于其上,浆液从上向下流动;而水玻璃溶液喷口位其下,但朝上喷射,用钢球控制喷口;
㈡只需将钢球与喷口抛光即可达到密封之目的;㈢钢球上用一带弹簧的压盖控制钢球,使其球不致跳离喷口,且可适当调节水玻璃溶液的喷射压力,使其呈线状或雾状喷出,从而达到均匀混合之目的。
因有上述之优点,该产品不仅可连续灌注双液数小时,而且可断续灌注数次亦不至混合器本身被凝固,从而确保防渗堵漏灌浆的质量与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它由单液(水泥浆)孔内循环灌浆法的灌具、水玻璃喷射装置与混合器外套所组成,其特征在于A.水玻璃喷射装置包括弹簧座、弹簧、钢球、水玻璃喷孔、U型管、沉渣管以及塞子,混合器外套将灌具与水玻璃喷射装置罩住;B.水玻璃喷射装置之U型管的一端与灌具之小接头连接,U型管的尾部接沉渣管,沉渣管的末端用塞子塞住;U型管的另一端设有水玻璃喷孔,水玻璃喷孔为钢球所密封,钢球由弹簧控制,弹簧由弹簧座控制,弹簧座与水玻璃喷孔之外的螺丝扣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液灌浆孔底对流喷射混合器。它主要特征为水玻璃喷射装置之U形管的一端与灌具之小接头连接,U形管的尾部接沉渣管,沉渣管的末端用塞子塞住;U形管的另一端设有水玻璃喷孔,水玻璃喷孔为钢球所密封,钢球由弹簧控制,弹簧由弹簧座控制,弹簧座与水玻璃喷孔之外的螺丝扣连接。该产品不仅可连续灌注双液数小时,而且可断续灌注数次亦不至混合器本身被凝固,从而确保防渗堵漏灌浆的质量与效果。
文档编号B01F5/20GK2222005SQ95203398
公开日1996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6日
发明者李守才 申请人:李守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