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0613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流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气液分离器,具体地说是对压缩空气中携带的水和油污进行排除的气液分离器。
目前,许多设备在使用压缩空气时,要求其是干燥、纯净的,然而压编空气由压缩机产生后,在输送过程中高温气体会逐渐降低温度,冷热差的变化,使压缩空气中不可避免地携带有冷凝水和油污,现有对压缩空气中的气水分离方式,一般采用水瓶在送气管线上定时放水来解决此问题,也有采用旋风分离式,前者,既造成压缩空气的浪费,又不能完全除去气体中的冷凝水,气水分高效率很低;后者,气体靠在容器内形成的高速旋流实现气水分离,由于没有散热器,未将空气温度降温,这种分高不易分出气流中较小的雾珠,通常分离后的压缩空气干燥度达不到要求,很难确保压缩空气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确保压缩空气中的冷凝水及油污能充分分离排除的旋流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送气管3,排气管9及气液分离室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上部设有排气罩8,排气罩8的周边至气液分离室内壁之间设置由螺旋片构成的导流室5,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下部设有锥形漏斗式脱水器4,蓄水室12设置在气水分离室的底部,在气水分离室的外壁上螺旋地设置送气管3,最外侧安装有散热器,并用压盖6、紧固螺栓7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压缩空气通过散热器降温,使气液形成分离状,经旋流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气液充分分离,提高了分离效率和压缩空气的干燥度及纯净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从附
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送气管3、排气管9及气液分离室组成,其要点是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上部设有排气罩8,排气罩8的周边至气液分离室内壁之间设有由螺旋片构成的导流室5,这样可以使气体从气液分离室的进气口10一进入分离室,便可产生旋流,由于气体旋转起到了离心力的作用,使气液得以充分分离。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下部设有锥形漏斗式脱水器4,锥形斜壁表面可以有效地截获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出的水滴,并顺斜面下滑,经漏斗口13流入设置在气水分离室底部的蓄水室12内,在蓄水室12底部设有排液口15,以便定期放水。在气液分离室的外壁上螺旋地设置送气管3,送气管3一端与进气口1相连,另一端与气水分离室的进气口10相接,最外侧安装有散热器2,并用压盖6,紧固螺栓7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还在于散热器2内壁上开有与送气管3相匹配的凹槽,以便使散热器内壁与气液分离室外壁紧密配合,在散热器2上还设有若干个散热片14,使其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还在于在散热片14上还设置一温度测量仪11,以便随时观查送气温度。当温度升至50~60℃时,须使散热器降温或停止使用,把温度降下来后再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压缩空气由进气口1经送气管3送至导流室5,这段过程由于散热气的作用气体温度降低,使气体与液体达到分离状态,再经过螺旋片构成的导流室5导流,使气体产生蜗流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水分离,分离后的压缩空气吸入排气罩8,再经排气口9排出,而水滴则被锥形漏斗脱水器截获,顺斜面经漏斗口13流入蓄水室12,当水积到一定程度时,需打开排液口15放水。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分离压编空气中的气水油,而且还适用于汽车喷漆和冷冻机的氨油分离以及其他行业的油气水分离。
权利要求1.一种旋流气液分离器,由送气管(3)、排气管(9)及气液分离室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上部设有排气罩(8),排气罩(8)的周边至气液分离室内壁之间设置有由螺旋片构成的导流室(5),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下部设有锥形漏斗式脱水器(4),蓄水室(12)设置在气液分离室的底部,在气液分离室的外壁上螺旋地设置送气管(3),最外侧安装有散热器(2),并用压盖(6),紧固螺栓(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内壁上开有与送气管(3)相匹配的凹槽,并设有散热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室(12)的下侧部设有排液口(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14)上还设置一温度测量仪(11)。
专利摘要一种旋流气液分离器,由送气管、排气管及气水分离室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气水分离室的中上部设有排气罩,排气罩周边至气液分离室内壁之间设有导流室,在气液分离室的中下部设有锥形漏斗式脱水器,蓄水室设在分离室的底部,在气液分离室的外壁上螺旋地设置送气管,最外侧安装有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压缩空气通过散热器降温后形成气水分离状,并在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气液达到充分分离。
文档编号B01D45/12GK2265235SQ9623877
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7日
发明者曹英山 申请人:曹英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