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动出渣叶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出渣的叶滤机技术方案。
过滤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纺织、造纸、食品及环境保护等技术领域,属单元操作设备。按过滤方式划分,过滤设备一般可分为重力过滤、加压过滤和真空过滤三大类。重力过滤占地面积大,周期长,比较原始;真空过滤设备条件和运行成本较高,使用受限制;加压过滤虽然比重力过滤效率提高,但由于目前加压过滤多为间歇式设备,没有理想的连续式设备,不仅操作不便,工人劳动强度较大,而且过滤效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动态过滤技术,实现过滤单元自动出渣和连续操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包括筒体,设置在一空心轴上的空心盘状滤叶,其特征在于筒体下部固定有回转滤网和回转机构,回转滤网安置在回转机构上。
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回转滤网外套有一与筒体联接的外筒。
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外筒分布有进料口、进气口、出渣口和清洁口。
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筒体内设置有刮刀臂,刮刀臂上设置有刮刀。
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刮刀臂上分布有孔。
本实用新型过滤面积大,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自动排渣,可连续进行过滤,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过滤强度大,生产效率高密闭操作,消除了物料污染和被污染现象。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给出其实施例。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A-A剖视图。
如图所示,自动出渣叶滤机,包括筒体3,筒体3的内腔设置有空心盘状滤叶4,空心盘状滤叶4安置在一空心轴5上,空心盘状滤叶4的形状可以为园盘形、矩形或其他形状,本实施例空心盘状滤叶4的形状为园盘形,筒体3内壁上设置有刮刀臂1,刮刀臂1上安装有刮刀2。筒体3下部设置有回转滤网6和回转支架10,回转滤网6固定在回转支架10上。回转滤网6和回转支架10可以直立或卧式设置,回转滤网6外套有一与筒体3联接的外筒7,联接方式可以采用法兰联接,使外筒7与筒体3连成一体。外筒7上分布有进料口12,进气口11、出渣口9和清洁口8。工作时,浆料由加压泵加压,从入口进入空心刮刀臂1内,并通过刮刀臂1上分布的孔进入上筒体3内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空心盘状滤叶4进行过滤。滤饼均匀地沉积在空心盘状滤叶4表面,滤液透过空心盘状滤叶4经空心轴5流出。电机及传动机构带动空心轴5上的空心盘状滤叶4旋转,使滤饼在空心盘状滤叶4上均匀分布。同时电机及传动机构带动刮刀臂1轴向往复运动,在刮刀2的作用下,不断去除空心盘状滤叶4上的滤饼,使空心盘状滤叶4上形成薄滤饼,提高过滤速度。筒体3上部刮落的滤饼在压力作用下进入筒体3下部。电机及传动机构带动回转滤网6和回转支架10转动,滤饼通过外筒7的进料口12散落在星状回转滤网6网面上,当带滤饼的星状回转滤网6旋转到进气口11位置,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1进入外筒7内,在气压作用下,滤饼在星状回转滤网6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过滤。滤液透过星状回转滤网6从回转支架10轴上的出液口流出。星状回转滤网6旋转到出渣口9位置时,滤饼自动连续地从出渣口9排出。星状回转滤网6旋转到清洁口8位置时,可进行滤饼洗涤和滤网的再生。整个过程在连续恒压下进行,可获得干燥的滤饼。根据不同的过滤要求,选用合适的过滤介质,并可在上筒体和下筒体外加装夹套,进行高温或低温过滤。
权利要求1.自动出渣叶滤机,包括筒体(3),设置在一空心轴(5)上的空心盘状滤叶(4),其特征在于筒体(3)下部设置有回转滤网(6)和回转支架(10),回转滤网(6)固定在回转支架(10)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滤网(6)外套有一与筒体(3)联接的外筒(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其特征在于外筒(7)分布有进料口(12),进气口(11)、出渣口(9)和清洁口(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其特征在于筒体(3)内设置有刮刀臂(1),刮刀臂(1)上安装有刮刀(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出渣叶滤机,其特征在于刮刀臂(1)上分布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过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出渣的叶滤机技术方案。自动出渣叶滤机,包括筒体,设置在一空心轴上的空心盘状滤叶,其特征在于筒体下部设置有回转滤网和回转机构,回转滤网安置在回转机构上。本实用新型过滤面积大,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自动排渣,可连续进行过滤,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过滤强度大,生产效率高;密闭操作,消除了物料污染和被污染现象。
文档编号B01D33/15GK2363773SQ9920342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5日
发明者陈国金 申请人:陈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