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操作控制台,操作控制台上安装有显示器、电源按钮和操作按钮,操作控制台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上方按左右滑轨,第一立柱远离操作控制台的一侧安装有涂覆工作台,涂覆工作台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上方安装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滑轨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垂直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本发明,不需要人工手动涂覆,提高了药物涂层的涂覆的效率,适应各种形状的医疗器械的涂覆,使药物涂层涂覆均匀,防止药物局部凝结,提高药物涂层的效果,提高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吸附力,防止药物涂层脱落。
【专利说明】
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血管内介入或植入术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术后血管再狭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引起血管内再狭窄的因素不尽相同,如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炎症、愈合、基因等,但是目前公认的形成机制除血管壁在血管扩张后弹性回缩和血栓形成夕卜,因损伤所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过度增殖并向内膜迀移起到了关键作用。近年来,针对血管内再狭窄的各种发生机制已经研制出了多种含有药物涂层的介入或植入医疗器械。药物涂层球囊和药物洗脱支架,本质上都源于以导管为基础的局部药物输送装置这一概念,通过携带药物抑制内膜增生,只是携带药物的方式以及局部药物作用时间不同而已。这类器械表面被涂以某种多聚物,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带有药物涂层的器械进入血管内后,药物能在血管局部缓慢释放,并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血管内再狭窄的目的。药物涂层的技术难点在于:配方的选择和涂覆工艺的选择。不同的配方条件下,药物的释放曲线不一样。选择好配方后,需要合适的工艺将载药溶液涂覆到器械表面,这种涂覆的工艺会直接影响到药物在器械表面的分布均一性和药物在器械表面的形态,最终会影响到药物的释放度和药物释放的颗粒,因此即使有了成熟的配方在没有合适的涂覆工艺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期望的药物涂层。因此需要一种操作简单图层分布均匀的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操作控制台,所述操作控制台上安装有显示器、电源按钮和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控制台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上方按左右滑轨,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操作控制台的一侧安装有涂覆工作台,所述涂覆工作台远离第一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上方安装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滑轨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垂直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靠近涂覆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靠近涂覆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靠近涂覆工作台的一端安装有静电喷嘴,所述静电喷嘴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安装板下方按有支架。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均由外壳、驱动电机、丝杠、轴承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安装与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外壳连接,所述丝杠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套接有滑块。
[0006]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由L型安装座、驱动电机、旋转盘组成,所述L型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驱动电机与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螺钉与安装架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操作按钮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喷涂次数调节按钮和流量调节按钮。
[0008]优选的,所述上设有安装板上方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上安装有排风机。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摄像头,检测当前涂覆材料形状,形成后续涂覆程序,不需要人工手动涂覆,提高了药物涂层的涂覆的效率,适应各种形状的医疗器械的涂覆;
2、通过设置的静电喷嘴,将药物雾化,减小药物的颗粒大小,使药物涂层涂覆均匀,防止药物局部凝结,提高药物涂层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操作按钮调整喷涂的次数、速度和流量实现药物涂层厚度的调节,提高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吸附力,防止药物涂层脱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I安装板、2支架、3操作控制台、4显示器、5操作按钮、6电源按钮、7第一立柱、8涂覆工作台、9第二立柱、10第一驱动装置、11滑轨、12第二驱动装置、13第三驱动装置、14旋转装置、15安装架、16静电喷嘴、17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3]参照图1,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包括安装板I,所述安装板I的上方安装有操作控制台3,所述操作控制台3上安装有显示器4、电源按钮6和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按钮5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喷涂次数调节按钮和流量调节按钮,所述操作控制台3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7,所述第一立柱7的上方按左右滑轨11,所述第一立柱7远离操作控制台3的一侧安装有涂覆工作台8,所述涂覆工作台8远离第一立柱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柱9,所述第二立柱9的上方安装第一驱动装置1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和滑轨11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1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垂直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
10、第二驱动装置12和第三驱动装置13均由外壳、驱动电机、丝杠、轴承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安装与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外壳连接,所述丝杠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套接有滑块,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3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装置14,所述旋转装置14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静电喷嘴16,所述静电喷嘴16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17,所述安装板I下方按有支架2,所述旋转装置14由L型安装座、驱动电机、旋转盘组成,所述L型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驱动电机与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螺钉与安装架15连接,所述上设有安装板I上方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上安装有排风机。
[001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摄像头17,检测当前涂覆材料形状,形成后续涂覆程序,不需要人工手动涂覆,提高了药物涂层的涂覆的效率,适应各种形状的医疗器械的涂覆;通过设置的静电喷嘴16,将药物雾化,减小药物的颗粒大小,使药物涂层涂覆均匀,防止药物局部凝结,提高药物涂层的效果;通过设置的操作按钮5调整喷涂的次数、速度和流量实现药物涂层厚度的调节,提高药物与医疗器械的吸附力,防止药物涂层脱落。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包括安装板(I),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I)的上方安装有操作控制台(3),所述操作控制台(3)上安装有显示器(4)、电源按钮(6)和操作按钮(5),所述操作控制台(3)的一侧设有第一立柱(7),所述第一立柱(7)的上方按左右滑轨(11),所述第一立柱(7)远离操作控制台(3)的一侧安装有涂覆工作台(8),所述涂覆工作台(8)远离第一立柱(7)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立柱(9),所述第二立柱(9)的上方安装第一驱动装置(1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和滑轨(11)之间安装有第二驱动装置(1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垂直安装有第三驱动装置(13),所述第三驱动装置(13)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旋转装置(14),所述旋转装置(14)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架(15),所述安装架(15)靠近涂覆工作台(8)的一端安装有静电喷嘴(16),所述静电喷嘴(16)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17),所述安装板(I)下方按有支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0)、第二驱动装置(12)和第三驱动装置(13)均由外壳、驱动电机、丝杠、轴承座和滑块组成,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两端安装与轴承座,且轴承座与外壳连接,所述丝杠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套接有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14)由L型安装座、驱动电机、旋转盘组成,所述L型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转轴与驱动电机连接,且驱动电机与L型安装座连接,所述旋转盘通过螺钉与安装架(15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5)包括速度调节按钮、喷涂次数调节按钮和流量调节按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入或介入医疗器械上药物涂层的涂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设有安装板(I)上方安装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上安装有排风机。
【文档编号】B05B5/00GK106000698SQ20161052686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7月7日
【发明人】潘秀岳
【申请人】潘秀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