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4883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系统,尤其是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效控制燃煤锅炉粉尘、S02的排放, WMCIII型花岗石系列除尘脱硫系统具有良好的除尘脱硫效果,技术稳定、受用寿命长。装置 适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处理后废气达到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采用该系统燃烧锅 炉尾气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该系统包括框架、燃 煤锅炉、锅炉省煤器、水膜除尘文丘里、锅炉引风系统、外排烟囱。框架内依次分隔三个空 间设有一、二、三级除尘、一、二、三级除尘分别为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二级水膜除尘脱 硫系统、三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二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三级水 膜除尘脱硫系统采用花岗岩或麻石石料作为原料制成。框架的一侧上部设有水膜除尘文 丘里,水膜除尘文丘里与煤锅炉下部的锅炉省煤器连接,框架的另一侧设有出烟口,出烟口 连接有引风系统,框架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引水沟,锅炉引风系统连接设有外排烟 囱。
[000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0006] 湿式除尘:用洗涤液捕集尘粒法。特点:多层洗涤液喷淋散发面比较大,当气流带 着尘粒粒子接近这些洗涤液时,由惯性作用尘粒与洗涤液不断碰撞并粘附从而被捕集。被 捕集的尘粒随洗涤液流入集灰池后经固液分离,即达到除尘目的,液体循环利用。
[0007] 湿法脱硫:利用成熟工艺湿法脱硫,即用脱硫淋液中的碱性物质来中和烟气中的 S02。烟气中的S02相对来说属于低浓度的,利用多层次雾化喷淋液与烟气充分接触,烟气 中的S02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随喷淋液流入沉淀池,固液分离后液体经补充碱液 循环使用。此法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好。
[0008] 第一步,气液传质和水合过程,即烟气中S022-离子与水接触时,溶解在水中,并 与H +离子化合,生成氢氟酸和亚硫酸:
[0009] H.+ SO 广-H2SO3 (1)
[0010] 第二步,H2S03与溶解在水中的碱性脱硫剂〔Ca (OH) 2〕作用,生成溶解度很小的钙 盐:
[0011] Ca2+ + SO广一Ca SO3 (4)
[0012] 此外,因烟气中含有氧气,少量Ca 503被氧化为CaSO 4。
[0013] 综上所述,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水,并发生离解,生成SO广离子,再与循环液中的 Ca2+离子化合,生成微溶的钙盐(Ca S03)。钙盐经过沉淀,从而把烟气中的S元素固化来达 到净化之目的。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液的分离:本系统将液气分别引入多个小直径的旋 风分离器内,使气流上升,液体下降进行分离,其装置上的独特设计,使气液得到充分分离。 气流末端含水量在5%以下;含尘、含硫液体流入塔底外排,在沉灰池进行固液分离,清水循 环利用。液、气比的控制:液气比的控制是关系除尘、脱硫效果和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本系 统可通过调整水流量、水压和碱液浓度来调节液气比,以达最佳效果。防止结垢:为了防止 除尘脱硫系统管道及喷嘴结垢堵塞,影响系统运行,塔体内部分管道和喷嘴选用不锈钢材 料,运行中采用间歇性酸洗法处理。控制烟气含水量:烟气中含有过高的水分,会加大引风 机工作负荷和用电量,也会加速设备的腐蚀。本方案气液分离工艺中,通过旋风层离心分离 脱水独特的工艺,调整引风机至最佳运行状态,控制烟气中水分至最低程度。耐腐耐磨:湿 式除尘脱硫工艺,产生的呈酸性冲洗液,以及加入的石灰水、碱液、和烟尘颗粒及气流冲刷, 对设备产生冲涮、腐蚀作用。因此耐腐耐磨是湿式除尘脱硫设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花岗 岩(麻石)制作的除尘脱硫系统具有良好的耐腐耐磨特性,且造价相对要低。该类材料在烟 尘处理中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所以花岗岩(麻石)制作的除尘脱硫装置深受用户欢迎和放 心。配套的水管及水泵均选配酸防腐型的,喷嘴采用高压耐腐雾化喷嘴。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立面布置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平面布置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进水管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该系统包括框架、燃煤锅炉1、锅炉省煤器2、水 膜除尘文丘里3、锅炉引风系统7、外排烟囱8。框架内依次分隔三个空间设有一、二、三级除 尘、一、二、三级除尘分别为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4、二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5、三级水膜 除尘脱硫系统6, 一级水I吴除尘脱硫系统4、二级水I吴除尘脱硫系统5、二级水I吴除尘脱硫系 统6采用花岗岩或麻石石料作为原料制成,耐腐耐磨,使用寿命长,内部无需维修,外部检 修方便快捷。框架的一侧上部设有水膜除尘文丘里3,水膜除尘文丘里3与煤锅炉下部的锅 炉省煤器2连接,框架的另一侧设有出烟口和清灰口 11,出烟口连接有引风系统7,框架下 部设有出水口 9,出水口 9连接引水沟10,锅炉引风系统7连接设有外排烟囱8。
[0019] 它的使用工艺为:三级除尘脱硫 [0020] 旋流喷淋
[0021] 锅炉出口含尘硫氧化物的烟气流,经烟道切线进入设备或装置的烟气进口,由于 离心力的作用,烟气在施喷淋室内,连续旋转下降,同时安装于进口顶部的高压喷嘴,连续 喷出充分雾化的除尘脱液流,烟气与除尘脱液流在紊流状态下进行充分的混合、碰撞、反 应,对烟气中的尘粒和SO 2气体进行最大限度的捕集,气、液、固三相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传 质,大的烟尘颗粒在此过程中被收集下来,细的烟尘颗粒则增大了粘结团聚力,SO 2气体与 碱进行中和反应,形成的SO3盐进入液相,快速完成脱硫过程,此级的除尘效率可达90%以 上,脱硫效率可达75%以上。影响效率的因素有旋流喷淋室合适的停留时间,以及温度的高 低,较低的温度有利于脱硫效率的提高,较高的温度则降低脱硫率,因为脱硫生成的303弱 酸盐在较高的温度下可能分解,而重新释放出S0 2。
[0022] 自激沸腾
[0023] 在旋流喷淋室中形成的三相复合体系,通过自激门时,由于突然加速通过气流接 触除尘脱硫液面,产生自激沸腾效应。自激使三相混合体系中除尘脱硫过程得到了强化,冲 破了细微尘粒表面的气膜,使细微尘粒得到了良好的浸润,便于收集在液体之中,同时也强 化了脱硫效率,含硫氧化物也得到了良好的吸收。高速气流冲激除尘脱液面,使液面沸腾起 来三相体系重新紊流组合,形成具有高效捕集与吸收的泡沫层。在此过程中除尘、脱硫效率 进一步提商。
[0024] 泡沫层吸收
[0025] 自激沸腾效应使除尘脱硫液面沸腾,形成泡沫层,由于脱硫液的碱性泡沫丰富持 久,为烟气的净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泡沫具有巨大的表面积,碱性分子结构对于细微尘粒 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使湿式除尘脱硫三相间的粘附、滞留、碰撞、吸收得以更好的发挥。
[0026] 三级作用的总除尘效率95%以上,脱硫效率90%以上。
[0027] 设备及装置性能特点:采用旋流喷淋、自激沸腾、泡沫吸收三级除尘脱硫原理,使 气、液、固三相充分混合接触,反应完全,除尘脱硫效率高。主材采用花岗岩(麻石)石料,耐 腐耐磨,使用寿命二十五年以上,内部无需维修,外部检修方便快捷。工艺设计独特,气、液 通道畅通,不堵塞、不积灰、不结垢,系统内阻力小,总阻力彡l〇〇〇Pa。先进的脱水技术及工 艺、外排烟气含水量低于5%,温度不低于60°,烟囱排烟顺畅。除尘脱硫用水可以利用石灰 水、冲渣水、锅炉排水以及其它碱性废水,以废治废,循环使用。除尘脱硫循环用水,经沉淀 中和处理后不外排,其沉淀灰渣外运,用于烧制内燃砖或其它建材使用。除尘脱硫工艺流程 安排合理,可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实行在线联网监测。
[0028] 下表为使用本装置后的排放量,已符合国家标准。
[0029]
【主权项】
1. 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框架、燃煤锅炉(1)、锅 炉省煤器(2)、水膜除尘文丘里(3)、锅炉引风系统(7)、外排烟囱(8);框架内依次分隔三个 空间设有一、二、三级除尘、一、二、三级除尘分别为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4)、二级水膜除 尘脱硫系统(5)、三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6),框架的一侧上部设有水膜除尘文丘里(3),水 膜除尘文丘里(3 )与煤锅炉下部的锅炉省煤器(2 )连接,框架的另一侧设有出烟口,出烟口 连接有引风系统,框架下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引水沟,锅炉引风系统(7 )连接设有外 排烟囱(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级水膜除尘脱硫 系统(4)、二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5)、三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6)采用花岗岩或麻石石料 作为原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锅炉水膜除尘脱硫系统,该系统包括框架、燃煤锅炉、锅炉省煤器、水膜除尘文丘里、锅炉引风系统、外排烟囱、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二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三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一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二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三级水膜除尘脱硫系统采用花岗岩或麻石石料作为原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气、液的分离、液、气比的控制、防止结垢、控制烟气含水量,本方案气液分离工艺中,通过旋风层离心分离脱水独特的工艺,调整引风机至最佳运行状态,控制烟气中水分至最低程度。耐腐耐磨:湿式除尘脱硫工艺,产生的呈酸性冲洗液,以及加入的石灰水、碱液、和烟尘颗粒及气流冲刷,对设备产生冲涮、腐蚀作用。
【IPC分类】B01D47-12, B01D53-78, B01D53-50
【公开号】CN204352706
【申请号】CN201420749112
【发明人】孙华华, 陈晴午, 姚建军
【申请人】江西大华云通玻纤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