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01731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具体涉及一种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气液分离器用于处理含有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其结构一般为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重力式气液分离器最为常见,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沉降速度与气体上升速度之间的差异,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当液体被从气体中分离出来后,会暂时储存于气液分离器的底部,当储存的液体过多时,会阻碍气液分离器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定时放流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现有技术中,主要靠人工定时放流,操作起来极为不方便。显然,现有技术中对于气液分离器的设计和制造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方便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体放流,必须对其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旨在使得气液分离器实现自动放流内部液体的功能。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包括上封头、柱体、下封头、气液混合物通入管、压缩空气通入管、隔板、导流管、液位计、气体排出管和排液管,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分别安装于柱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气体排出管安装于上封头上方,所述柱体内设有隔板,将柱体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且该隔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一端位于柱体内部的下层区域并与隔板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柱体外侧并与柱体的下层区域相连通,位于柱体外侧的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一阀体,所述排液管安装于下封头下方,并与下封头相连通,且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二阀体;所述气液混合物通入管安装于柱体的上层区域,并与柱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通入管安装于柱体的下层区域,并与柱体内部相连通,且压缩空气通入管上安装有第三阀体;所述液位计安装于柱体下层区域外周面。
[0005]进一步地,上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柱体内部靠近气液混合物通入管的位置设有挡板。
[0006]进一步地,上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气体排出管的底端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为双层过滤网结构。
[0007]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位于柱体外侧的导流管上设有第一手动球阀,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第二手动球阀。
[0008]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优选为气动阀。
[0009]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中:所述柱体的上层区域外周开有人孔,所述柱体的下方设有支承座。
[00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上设有液位计,液位计可以根据实际液位控制相应地阀体打开或关闭,便于控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导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手动球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手动球阀,在第一阀体或第二阀体失灵时可以紧急使用,维持设备稳定;过滤器采用双层过滤网,其过滤效果更佳,气液分离的效果更加突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 一上封头,2—柱体,3—下封头,4一气液混合物通入管,5—压缩空气通入管,51—第三阀体,6—隔板,7—导流管,71—第一手动球阀,72—第一阀体,8—液位计,9 一挡板,10—气体排出管,11 一过滤器,12—人孔,13—支承座,14 一视液镜,15—排液管,151—第二手动球阀,152—第二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包括上封头1、柱体2、下封头3、气液混合物通入管4、压缩空气通入管5、隔板6、导流管7、液位计8、气体排出管10和排液管15,所述上封头I和下封头3分别安装于柱体2的上下两端,气体排出管10安装于上封头I上方。所述柱体2内设有隔板6,将柱体2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层区域用于容纳气体,下层区域用于容纳液体,且隔板6靠近气液混合物通入管4的部分设有一通孔;气液混合物通入管4安装于柱体2的上层区域,并与柱体2内部相连通,压缩空气通入管5安装于柱体2的下层区域,并与柱体2内部相连通,且压缩空气通入管5上安装有第三阀体。导流管7 —端位于柱体2内部的下层区域并与隔板6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柱体2外侧并与柱体2的下层区域相连通,位于柱体2外侧的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一手动球阀71和第一阀体72。排液管15安装于下封头3的下方,并与下封头3相连通,排液管3上安装有第二手动球阀151和第二阀体152,所述液位计8安装于柱体2下层区域外周面。
[0015]如图1所示,柱体2内部靠近气液混合物通入管4的位置设有挡板9,其作用是防止液体进入柱体2的上层区域。气体排出管10的底端设有过滤器11,过滤器11具有双层过滤网结构,其过滤效果更好。柱体2的上下区域外表面均设有视液镜14,柱体2底部另设有支撑座,用于支撑柱体。柱体2的上层区域外周开有人孔12,便于人工检修。所述第一阀体72、第二阀体152和第三阀体51优选为气动阀。
[0016]本实用新型其工作过程如下:气液混合物通入后,挡板9防止液体进入柱体2的上层区域,只让气体通过,液体通过导流管7流至柱体2的下层区域,此时第一阀体71打开,第二阀体152和第三阀体51关闭,液体持续流入至柱体2的下层区域,液位计8内部有一个磁力浮子,液位计8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磁力感应开关,磁力浮子随液位上下移动。当下层区域液位上升,其液位上升到液位计8上端时,触发上端液位开关,则第一阀体关闭72,第二阀体152和第三阀体51打开,通入压缩空气使得下层区域呈正压状态,此时上层区域的气体被抽离呈真空状态,从而下层液体迅速排出;当液位下降至液位计8的下端时,触发下端的液位开关,则气第二阀体152和第三阀体51关闭,第一阀体72打开,在短时间内,上下区域压力达到平衡状态,液体继续流入下层区域,以此循环。当第一阀体72或第二阀体152出现损坏无法使用的情况时,可使用第一手动球阀71和第二手动球阀151,通过手动的方式完成放流或蓄液。
[0017]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上设有液位计,液位计可以根据实际液位控制相应地阀体打开或关闭,便于控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导流管上设置有第一手动球阀,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手动球阀,在阀体失灵时可以紧急使用,维持设备稳定;过滤器采用双层过滤网,其过滤效果更佳,气液分离的效果更加突出。
[0018]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头、柱体、下封头、气液混合物通入管、压缩空气通入管、隔板、导流管、液位计、气体排出管和排液管,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分别安装于柱体的上下两端,所述气体排出管安装于上封头上方,所述柱体内设有隔板,将柱体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且该隔板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一端位于柱体内部的下层区域并与隔板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柱体外侧并与柱体的下层区域相连通,位于柱体外侧的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一阀体,所述排液管安装于下封头下方,并与下封头相连通,且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二阀体;所述气液混合物通入管安装于柱体的上层区域,并与柱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压缩空气通入管安装于柱体的下层区域,并与柱体内部相连通,且压缩空气通入管上安装有第三阀体;所述液位计安装于柱体下层区域外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内部靠近气液混合物通入管的位置设有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出管的底端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为双层过滤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柱体外侧的导流管上设有第一手动球阀,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第二手动球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第二阀体和第三阀体优选为气动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上层区域外周开有人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下方设有支承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包括上封头、柱体、下封头、气液混合物通入管、压缩空气通入管、隔板、导流管、液位计、气体排出管和排液管,柱体内设有隔板,将柱体内部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且该隔板上设有一通孔;导流管一端位于柱体内部的下层区域并与隔板的通孔相连通,另一端伸出柱体外侧并与柱体的下层区域相连通,位于柱体外侧的导流管上安装有第一阀体,所述排液管安装于下封头下方,并与下封头相连通,且排液管上安装有第二阀体。本实用新型正压真空气液分离器设有液位计,液位计可以根据实际液位控制相应地阀体打开或关闭,便于控制气液分离器中的液位;过滤器采用双层过滤网,其过滤效果更佳,气液分离的效果更加突出。
【IPC分类】B01D50/00
【公开号】CN204911136
【申请号】CN201520729787
【发明人】孙统超
【申请人】江苏新凯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