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41403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大,对各种烟气处理工艺的污染物去除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常规湿法脱硫工艺设计中,人们通常采用设置浆液池分区,引入托盘等技术手段来提高脱硫效率。托盘结构长时间使用及烟气流量较大时容易发生破碎的现象,而且当托盘上的开孔密度较大时,烟气中的粉尘容易将开孔堵塞,当托盘上的开孔密度较小时,对烟气的扰流作用不明显,且运行阻力较大,维护工作量较大。因此,寻求一种简易的可通过较低的阻力损耗来达到理想脱硫效率的技术方案对整个湿法脱硫乃至超低排放工艺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脱硫塔,能有效改善浆液与烟气混合效果的增效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扰流部件,该扰流部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和设于该第一管体下方的多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道体之间平行间隔设置。
[0005]进一步的,增效装置设于脱硫塔的喷淋层与浆液池之间。
[0006]进一步的,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扰流部件,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之间同向设置。
[0007]进一步的,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扰流部件,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之间具有旋转角度设置。
[0008]进一步的,第一管体上设有用于将烟气分流的导流板。
[0009]进一步的,导流板呈倒V型结构。
[0010]进一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管径均为D,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垂直距离为H,所述HS 3D。
[0011]进一步的,相邻第一管体之间的距离为S,所述S:D=1_1.5。
[0012]进一步的,50<D< 150mm,所述50 < S< 200mm。
[0013]进一步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有支撑梁,所述第一管道连于支撑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管道连于支撑梁的下表面。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运行阻力小,其空塔阻力在40Pa左右,达到了低阻力能耗的效果。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工作量少,使用成本低。其改变了烟气的流动速度和流场,抵消了部分进口不均和漩涡对流场的不利影响,使得脱硫塔内的流场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强化了浆液与烟气的传质、传热,即使在低烟气流量下,也可保证吸收塔稳定地完成气液传质,延长烟气流经路线,增加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而且不会出现结垢或者堵塞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不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管体与导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4所示,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该增效装置可以设置在脱硫塔中的喷淋层与浆液池之间,也可以设置在上下的喷淋层之间,其包括至少一组扰流部件,扰流部件包括连接在脱硫塔塔体内壁的支撑梁3、连接在支撑梁3上表面的多个第一管体I及连接在支撑梁3下表面的多个第二管体2,于本实施例中支撑梁3的数量为两根,当然对于塔径较小的脱硫塔,扰流部件可以省去支撑梁3,直接将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在脱硫塔的内壁上。直径均为D的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分别通过卡件固定连接在支撑梁3的上下表面。相邻第一管体I之间平行布设,且距离为S,同样的相邻第二管体2之间平行布设,且距离为3,第一管体1与第二管体2的上下垂直距离为!1,保证!^30,5:0=1-1.5,50<0<150mm,50 < S < 200mm。第一管体I与第二管体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即第二管体2位于两相邻第一管体I之间间隙的下方位置。为了达到理想的脱硫效果,可以上下平行地设置两组扰流部件,即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之间同向设置。也可以将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平行地呈一定旋转角度设置。为了减轻扰流部件的重量,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均为空心管结构。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均采用FRP,2205,2507或1.4529材质,支撑梁3采用碳钢,外部设置防腐。
[0021]为了防止管体被浆液磨损,也为了对浆液进行分流,可以分别在第一管体I的正上方设置导流板11,该导流板11可以是倒V型结构,也可以是倒U型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其为倒置角钢。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待处理的烟气从扰流部件的下方穿过第二管体2之间的间隙,由于空间变小,烟气的流速增大,从相邻间隙之间通过的烟气形成扰流作用,且烟气的流速减小,之后相邻间隙之间的烟气汇合再通过第一管体I之间的缝隙,烟气的流速再次变大,其与从第一管体I上方喷淋而下的浆液形成撞击,由于浆液经过导流板11的分流作用,浆液与烟气之间又形成更加有效的湍动,从而增加了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烟气与浆液的混合效果更佳。根据脱硫塔的外径以及待处理的烟气流量不同,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的数量可以进行调整,扰流部件的上下叠加组数也可以相应进行调整。
[0023]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扰流部件,该扰流部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I)和设于该第一管体(I)下方的多个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装置设于脱硫塔的喷淋层与浆液池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扰流部件,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之间同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至少两组扰流部件,位于上方的第一扰流部件与位于下方的第二扰流部件之间具有旋转角度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I)上设有用于将烟气分流的导流板(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1)呈倒V型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的管径均为D,该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之间垂直距离为H,所述HS 3D。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第一管体(I)之间的距离为3,所述3:0=1-1.5。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0<D< 150mm,所述50 <S<200mmo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2)之间设有支撑梁(3),所述第一管体(I)连于支撑梁(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管体(2)连于支撑梁(3)的下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脱硫塔的增效装置,包括至少一组扰流部件,该扰流部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第一管体和设于该第一管体下方的多个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道体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阻力小,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运行维护工作量少,使用成本低,改善了脱硫效果。
【IPC分类】B01D53/18, B01D53/48, B01D53/80
【公开号】CN205252890
【申请号】CN201521038025
【发明人】周俊虎, 刘茂省, 杨雪峰, 刘晓燕, 孙振龙, 孙琦明
【申请人】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