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尾脱硫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窑尾脱硫装置,包括两个二级旋风筒、分解炉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在两个二级旋风筒和分解炉之间设置Y形管道,Y形管道底部的进口和分解炉出口的鹅颈管相连,Y形管道顶部的两个出口分别和两个二级旋风筒的出风管相连,Y形管道直管的上端设有高温翻板阀,Y形管道直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通过水平管道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相连,且水平管道上设有高温插板阀。
【专利说明】
窑尾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装置,具体涉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一种窑尾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欧美国家水泥企业对SO2排放的关注早于中国企业。按照GB4915—2004(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白2010年I月I日起,现有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排气筒中的SO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00mg/m3,单位产品排放量不得超过0.6kg/t。我国众多水泥企业SO2减排任务愈加艰巨,一些企业每年SO2排污费用高达几百万元。水泥生产线降低SO2排放的措施很多,主要分为三类:水泥生产线自身的SO2脱除、改变水泥生产工艺和采取额外的SO2脱除技术。如前所述,水泥窑系统中存在合适的条件可以脱除S02,脱除效率与生料硫碱比、原料中硫的存在形态有很大关系。同时如果生料磨采用预热器废气作烘干热源,会进一步脱除50%?70%的S02。从工艺角度来讲,控制烧成带的C0、02含量及火焰形状有利于降低SO;#放。改变原料硫含量和调节硫碱比均可以降低SO2排放。
[0003]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主要可采用的脱硫技术有:干反应剂喷注法、热生料喷注法、喷雾干燥脱硫法、湿式脱硫法,窑尾喷氨法。但是这些技术都存在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一种窑尾脱硫
目.ο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窑尾脱硫装置,包括两个二级旋风筒、分解炉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在两个二级旋风筒和分解炉之间设置Y形管道,Y形管道底部的进口和分解炉出口的鹅颈管相连,Y形管道顶部的两个出口分别和两个二级旋风筒的出风管相连,Y形管道直管的上端设有高温翻板阀,Y形管道直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通过水平管道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相连,且水平管道上设有高温插板阀。
[0007]本实用新型的窑尾脱硫装置具体是指在预热器出风管道上加装水平脱硫管道,在两个二级旋风筒和分解炉之间设置Y形管道,Y形管道直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通过水平管道和预热器出风管道相连,打开高温翻板阀,从分解炉鹅颈管引出含CaO的烟气进入二级旋风筒的出风管中,与出风管内烟气中的S02反应生成CaSO3,根据窑尾烟囱S02的排放数据实时对脱硫管道上的高温翻板阀进行调整,当高温翻板阀全开窑尾烟囱302的排放浓度还要超标时,打开高温插板阀,含CaO的烟气进入预热器总出风管道中,与预热器总出风管道内烟气中的剩余SO2反应生成CaSO3,最终保证窑尾烟囱SO2的排放浓度达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和图2所示,窑尾脱硫装置,包括两个二级旋风筒2、分解炉I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4,在两个二级旋风筒2和分解炉I之间设置Y形管道3,Y形管道3底部的进口和分解炉I出口的鹅颈管11相连,Y形管道3顶部的两个出口分别和两个二级旋风筒2的出风管21相连,Y形管道3直管的上端设有高温翻板阀31,Υ形管道3直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通过水平管道5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4相连,且水平管道5上设有高温插板阀51。
[0011]使用时,打开高温翻板阀31,从分解炉I出口的鹅颈管11引出含CaO的烟气进入二级旋风筒2的出风管21中,与出风管21内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当预热器总出风管道4内的SO2浓度超标时,打开高温插板阀51,含CaO的烟气进入预热器总出风管道4中,与预热器总出风管道4内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并可根据窑尾SO2的排放数据实时对Y形管道3(即脱硫管道)上的高温翻板阀31进行调整,进而调节引出含CaO的烟气的流量控制窑尾烟囱SO2的排放浓度,当全开高温翻板阀31S02排放浓度还要超标时,打开高温插板阀51,根据排放浓度调整高温插板阀51的开度,最终实现窑尾烟囱SO2的排放浓度合格。
【主权项】
1.窑尾脱硫装置,包括两个二级旋风筒、分解炉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在两个二级旋风筒和分解炉之间设置Y形管道,Y形管道底部的进口和分解炉出口的鹅颈管相连,Y形管道顶部的两个出口分别和两个二级旋风筒的出风管相连,Y形管道直管的上端设有高温翻板阀,Y形管道直管的下端设有一个出风口,该出风口通过水平管道和预热器总出风管道相连,且水平管道上设有高温插板阀。
【文档编号】B01D53/81GK205461701SQ20162003330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发明人】王庆乐, 瞿学坤, 刘红延, 宋德信, 孙浩
【申请人】三门峡腾跃同力水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