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2977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包括支撑杆、安装基座和锁紧装置。安装基座包括安装板和从安装板的一侧向外凸设形成的安装部,且安装板的两端贯穿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基座通过安装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锁紧装置包括本体和锁栓,本体中部向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且本体上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锁栓装设于螺纹孔内。锁紧装置通过本体固定装设于支撑杆的另一端。因此采用上述机构设计实现了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一体化功能,消除生产过程中更换工装的问题,减少工装总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
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轿车涂装前处理与涂布、干燥工序是涂装工艺的三大主要工序,而涂装前处理是基础工序,它对涂膜质量、涂膜使用寿命、涂膜处理等均有着重要影响,涂装前处理的重要作用为:1、提供清洁表面:通过脱脂、除锈、磷化等工序后的工件表面清洁、均匀、无油污;2、能显著提高涂膜附着力:一方面,磷化膜配金属工件是一个结实强固的整体结构,例如,锌系磷化,开始形成的是磷酸铁和黑色氧化铁,在其上再成长为磷酸锌,即在工件上直接生成磷化膜,其间没有明显界限。另一方面,磷化膜具有多孔性,使涂料可以渗透到这些孔隙之中,涂装与磷化膜咬合,产生强大的剪刀。这样,就比涂膜直接覆盖在金属工件的微观粗糙表面上要强固得多;3、能成倍提高涂膜耐蚀力:磷化膜虽然薄,但由于它是一层非金属的不导电隔层,能使金属工件表面从优良导体转变为不良导体,抑制金属工件表面微电池的形成,进而有效阻止涂膜的腐蚀。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汽车车身在前处理工段、打磨工段与中面涂工段对前罩的开度要求不一致,汽车车身在经过涂装前处理工段进入中面涂工段前需更换工装,并使用撑杆,工装总量大,管理易混乱,且需专人进行工装更换,增加了人员工时,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实现了涂装车间工装的一体化功能,消除了生产过程中更换工装的问题,减少工装总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包括支撑杆、安装基座和锁紧装置。所述安装基座包括安装板和从安装板的一侧向外凸设形成的安装部,且安装板的两端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基座通过安装部铰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本体和锁栓,所述本体中部向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且本体上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所述锁栓装设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锁紧装置通过本体固定装设于支撑杆的另一端。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活动装设于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安装基座通过安装部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所述锁紧装置通过本体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两端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凸台上贯穿开设有所述安装孔。
[0008]优选地,所述锁紧装置的本体上端缘设有倒角。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当汽车车身进入涂装车间时,将所述安装基座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装设于汽车水箱横梁上,将汽车车前盖上的固定环固定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的安装槽内,并旋转固定锁栓于所述螺纹孔内,并调节前罩的开度使其达到涂装要求。当汽车车身进入底漆打磨工段时,将固定锁栓拆下,实现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支撑功能。因此采用上述机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在涂装车间的一体化功能,消除生产过程中更换工装的问题,减少工装总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4]支撑杆一丨、第一支撑杆—η、第二支撑杆一12、安装基座一2、安装板一21、安装部一22、安装孔一23、凸台一24、锁紧装置一3、本体一31、锁检一32、安装槽一33、螺纹孔一3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7]请参阅图1,一种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包括支撑杆1、安装基座2和锁紧装置3。所述安装基座2包括安装板21和从安装板21的一侧向外凸设形成的安装部22,且安装板21的两端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安装部22铰接于所述支撑杆I的一端。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本体31和锁栓32,所述本体31中部向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33,且本体31上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34,螺纹孔34与所述安装槽33相连通。所述锁栓32装设于所述螺纹孔34内,所述锁紧装置3通过本体31固定装设于支撑杆I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汽车车身进入涂装车间时,将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23固定装设于汽车水箱横梁上,将汽车车前盖上的固定环固定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3的安装槽33内,并旋转固定锁栓32于所述螺纹孔34内,并调节前罩的开度使其达到涂装要求。当汽车车身进入底漆打磨工段时,将固定锁栓32拆下,实现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支撑功能,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在涂装车间的一体化功能。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I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活动装设于第一支撑杆11上的第二支撑杆12,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安装部22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所述锁紧装置3通过本体31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当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使用时,可通过不同的工段来调节所述支撑杆I的长度来实现汽车前盖的开度。
[0019]所述安装板21的两端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24,在安装时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凸台24上贯穿开设有所述安装孔23。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3的本体31上端缘设有倒角,可防止刮伤汽车车身。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当汽车车身进入涂装车间时,将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23固定装设于汽车水箱横梁上,将汽车车前盖上的固定环固定装设于所述锁紧装置3的安装槽33内,并旋转固定锁栓32于所述螺纹孔34内,并调节前罩的开度使其达到涂装要求。当汽车车身进入底漆打磨工段时,将固定锁栓32拆下,实现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的支撑功能。因此采用上述机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在涂装车间的一体化功能,消除生产过程中更换工装的问题,减少工装总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2]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I)、安装基座(2)和锁紧装置(3),所述安装基座(2)包括安装板(21)和从安装板(21)的一侧向外凸设形成的安装部(22),且安装板(21)的两端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安装部(22)铰接于所述支撑杆(I)的一端,所述锁紧装置(3)包括本体(31)和锁栓(32),所述本体(31)中部向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33),且本体(31)上端沿水平方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34),螺纹孔(34)与所述安装槽(33)相连通,所述锁栓(32)装设于所述螺纹孔(34)内,所述锁紧装置(3)通过本体(31)固定装设于支撑杆(I)的另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I)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活动装设于第一支撑杆(11)上的第二支撑杆(12),所述安装基座(2)通过安装部(22)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下端,所述锁紧装置(3)通过本体(31)固定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的两端的一侧向外凸设有凸台(24),凸台(24)上贯穿开设有所述安装孔(2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装一体化前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3)的本体(31)上端缘设有倒角。
【文档编号】B05B13/02GK205495895SQ20162009996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发明人】王绪川, 秦淑兰, 戴川
【申请人】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