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6419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泥水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泥水分离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偶数边的多边形,所述管本体的顶角处开设有排泥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泥水分离管为一体成型的单体结构,便于实现批量化生产,安装简单,安装后可实现水流在管本体内平行流动、悬浮物从排泥口中垂直沉降,同时排泥口位置的设置,使沉淀下来的悬浮物及时进行隔离,实行水、悬浮物的彻底分流,使沉淀变成不可逆过程。
【专利说明】
泥水分离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水分离管。
【背景技术】
[0002]1904年美国人哈真(Hazen)发明了浅池理论,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发了斜板沉淀池、斜管沉淀池、迷宫沉淀池,结构的设计力求接近理想沉淀池。但上述几种沉淀池(包括同向、异向、横向沉淀池)都有下述缺点:
[0003](I)水流经斜管或斜板时(同向、异向),需要改变水流方向,水流状态发生变化,不利于悬浮物的沉淀;
[0004](2)水流经斜管或斜板的过程中,会对沉淀下来的悬浮物产生冲刷、搅动作用,已经沉淀下来的悬浮物往往会被水流重新搅起,造成悬浮物的可逆沉淀;
[0005](3)安装斜管(斜板)组件时、会形成两个三角形死区,降低了沉淀池利用率、减少了水流面积。
[0006]以上几点严重制约了现有沉淀装置的沉淀效果,使其澄清能力大打折扣。
[0007]因此针对上述缺陷发明人新设计了一种沉淀效果更好的泥水分离装置,在新的泥水分离装置中适应性的产生了一种泥水分离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泥水分离管,具有一体成型结构,制造简单,便于装配。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水分离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偶数边的多边形,所述管本体的顶角处处开设有排泥口。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泥水分离管是平行四边形管。
[0011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泥水分离管是菱形管。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泥水分离管是平行六边形管。
[0013]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排泥口沿所述管本体的纵向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端。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排泥口沿所述管本体的纵向间隔排列。
[0015]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由于泥水分离管是单体结构,可以批量化生产,将其插接在两个支撑端板的相应多边形孔中可制成泥水分离单元,便于在施工现场进行模块化安装,制造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同时可以实现水流在菱形管内平行流动、悬浮物从排泥口中垂直沉降,同时排泥口位置的设置,使沉淀下来的悬浮物及时进行隔离,实行水、悬浮物的彻底分流,使沉淀变成不可逆过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9]图3是菱形管安装在支撑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的侧视图;
[0023]图7是平行六边形管安装在支撑端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所示:1-菱形管,10-排泥口,2-支撑端板,20-菱形孔,3_平行六边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和图2中共同所示,一种泥水分离管,其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如图1中所示,优选为四条边相等的菱形管I,在菱形管I的顶角处设有排泥口 10。优选地,排泥口10沿菱形管I的纵向间隔排列。更优选地,排泥口 10沿菱形管I的纵向从一端延伸至相对端。
[0028]使用时,如图3和图4中所示,将菱形管I插接于两个支撑端板2的相应菱形孔中,在菱形管I的底部顶角处开设排泥口 10,相邻的菱形管I之间均具有形成排泥滑道的间距。优选地,排泥口 10沿菱形管I的纵向从一端延伸至相对端。更优选地,排泥口 10沿菱形管I的纵向间隔布置。
[0029]为了便于理解,将工作原理进行简单说明:如图1中所示,先固定外壳体(图中未示出),然后将两支撑端板2相对且固定设置在外壳体内,再将菱形管I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菱形孔20内,并使得菱形管I水平设置,排泥口 10处于菱形管I的底部,从而实现菱形管I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形成从上至下排列的多排菱形管,且相邻两层中的菱形管I间隔排列,并在相邻两层中的两两菱形管I之间均具有形成排泥滑道的间距,然后将外界水流引入每根菱形管I内,水流具有一定的流速在菱形管I内流动,如图3和图4中所示的箭头走向为悬浮物的流动路径,流动过程中其内的悬浮物沿着菱形管I的内壁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排泥口10处,然后从排泥口 10处进入到排泥滑道,在排泥滑道内流动时遇到正对的菱形管I的棱角处会受到碰撞,避免产生沉淀和死区,最终流到沉淀池中汇集,从而实现了水走水路,泥走泥道,且水流方向不会对悬浮物的沉淀造成干扰,极大地提高了沉淀效果。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和图6中所示,泥水分离管为平行六边形管3,当然,上述泥水分离管也可以为平行八边形、平行十边形等多边形结构。如图7中所示平行六边形管3插接在两支撑端板上形成泥水分离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参考上述实施例一所示,具体在此不再进行一一赘述。
【主权项】
1.泥水分离管,包括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本体的横截面为偶数边的多边形,所述管本体的顶角处开设有排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管是平行四边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管是菱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水分离管是平行六边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沿所述管本体的纵向从所述管本体的一端延伸至相对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沿所述管本体的纵向间隔排列。
【文档编号】B01D21/00GK205667730SQ201620542826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3日
【发明人】栾好峰, 李健, 毛允明
【申请人】山东华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