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6477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包括料斗、输料管、干燥装置和预混装置,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传输至输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PAM(聚丙烯酰胺)受热均匀除湿效果更好、防止输料管出料口、预混器中网栅处PAM出现结团造成堵塞、进一步减少因PAM结团而在药液中形成絮团的可能,从而保证PAM全自动加药装置的正常运行、减少药液中因形成PAM絮团失效,从而节约PAM的使用量,可以节约制造成本。
【专利说明】
_种P AM加药预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PAM加药装置领域,尤其特别是涉及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PAM(聚丙烯酰胺)易吸潮,粉状的PAM(聚丙烯酰胺)吸潮后结团,堵塞螺旋输料管,使的螺旋输料管不能正常工作。目前,进料结构通常使用电热毯或电热丝加热除湿,该方法加热不均匀,在电热毯或电热丝处温度很高,其它地方温度相对较低,从而影响到除湿效果。另外预混装置受溶解槽溶解用水中水凝气的影响,可能会使得螺旋输料管的出料头部、预混装置中网栅处,水气凝结,从而使PAM(聚丙烯酰胺)受潮结团堵塞,或者出现结团的PAM(聚丙烯酰胺)在预混器内与水混合溶解不彻底,可能会在药液中形成絮团,影响后续投药等环节。如何解决粉状的PAM易吸潮后结团的问题,是保证PAM加药装置的良好运行,得到高品质的产品的关键,同时还可以节约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PAM加药预混系统,以解决现有PAM加药预混系统加热不均匀,使得PAM除湿效果不好,从而导致PAM易结团造成装置堵塞、造成PAM浪费甚至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包括料斗、输料管、干燥装置和预混装置,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传输至输气管。
[000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气管包括空气套管与空气连接件,所述空气套管与空气连接件连接,所述空气连接件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输料管设置于空气套管的内部。
[000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连接件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空气套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与预混装置连接。
[000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套管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气口。
[000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混装置包括外壳、网栅和预混器,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连接,所述网栅设置于预混器的上方,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的连接处设置于网栅的上方。
[0009]本实用新型的PAM加药预混系统有以下优点:可以使得PAM(聚丙烯酰胺)受热均匀,除湿效果更好;防止输料管出料口、预混器中网栅处PAM出现结团造成堵塞、进一步减少因PAM结团而在药液中形成絮团的可能,从而保证PAM全自动加药装置的正常运行,减少药液中因形成PAM絮团失效,从而节约PAM的使用量,节约投药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一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
[0012]1、料斗;
[0013]2、输料管;
[0014]31、空气套管;311、第三出气口;
[0015]32、空气连接件;321、第一出气口 ;322、第二出气口 ;
[0016]4、预混装置;41外壳;42网栅;43、预混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包括料斗1、输料管2、干燥装置和预混装置,所述料斗I的出料口与输料管2连接,所述输料管2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输料管2连接,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传输至输气管。料斗I作为PAM加药预混系统的进料口,一般来说料斗I的进料开口较大,可以防止所加入的PAM发生散漏,造成药剂的浪费;输料管2用来作为输送的管道,将从料斗I输出的PAM通过输料管2输送到预混装置中;干燥装置用来干燥加入的PAM,防止其湿度过高造成PAM结团,造成堵塞,干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输气管,所述的加热装置作为热源,提供热能对空气进行加热,所述的输气管用于把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到本装置需要进行加热除湿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输气管将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热空气输送到输料管2和预混装置中,进行除湿;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料管2为螺杆输料管,即输料管2内设置有螺旋状的螺杆,所述螺杆为不锈钢制成防止其生锈对PAM的品质造成影响,使得PAM在进入到输料管2中旋转进料,这样可以使得PAM受热均匀而且一直处于螺旋运动更加不易结团;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装置使用电吹风即可,这样既能简单方便的加热效果,又能节约使用成本,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可以由PLC工业计算机控制,并在触摸屏上显示工作状态,具体的加热时间点为进料时加热装置如:进料时电热吹风器开始工作,进料完成停止工作,未进料时每隔2小时工作20分钟,保证在整个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装置内空气温度不会过低。采用上述的方式能够很方便的对PAM除湿,防止其结团造成堵塞,甚至影响整个装置的使用,进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0019]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气管包括空气套管31与空气连接件32,所述空气套管31与空气连接件32连接,所述空气连接件32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输料管2设置于空气套管31的内部。输气管的空气套管31套装在输料管2上,与输料管2—样一端置入预混装置的容腔内,进而保证在置于预混装置内的输料管2中的PAM—样可以得到加热,通过空气连接件32将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输送到空气套管31内,热空气就可以均匀的分散在空气套管31与输料管2套装形成的空腔内,使得对PAM的加热更加均匀,保证其良好的除湿效果,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减小在输料管2的出口处堵塞的几率;所述的空气连接件32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个连接口的多通管道,在本实用新型中就是具有三个连接口的三通管,其三个开口分别与加热装置(电热吹风)、空气套管31、预混装置连接,使得加热装置加热后的空气能够进入空气套筒与预混装置的容腔内,从而进行加热除湿。
[002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连接件32包括第一出气口 321和第二出气口 322,所述空气套管3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321连接,所述预混装置与第二出气口 322连接。当然了空气连接件32需要有一个与加热装置出风口适配的进风口,然后通过空气连接件32的第一出气口 321与设置在空气套管31上的第一进气口连接,使得热空气能够进入空气套筒与输料管2形成的空腔中,对输料管2内的PAM均匀加热除湿,使得PAM不会结团造成堵塞;第二出气口 322与预混装置的内部连接,这种做法使得热空气同时能够进入到预混装置内,使得预混装置内网栅、以及空气套管位于预混器内的部分空气升温,起到除湿的作用,从而保证由输料管2输送到预混装置的PAM不会发生结团,不会造成堵塞,更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0021]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套管31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气口 311。所述的第三出气口 311的设置使得热空气通过空气套管31上的第一进气口后可以将其内原本存在的冷空气排出,也可以方便后续的进入空气套管31的热空气经过热交换后形成的冷空气排出,这个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空气套管31—直进气,无出气使套管内空气不流通,将起不了热交换作用。
[0022]请参阅图1,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预混装置包括外壳41、网栅42和预混器43,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41连接,所述网栅42设置于预混器43的上方,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41的连接处设置于网栅42的上方,这种对网栅42位置的限定才能让其起到筛选的作用。外壳41作为预混装置的主体,起到保护装置、防止PAM溢出的作用;网栅42的作用是防止吸潮后结团的PAM进入溶解槽,产生絮团,起筛选的作用,如果PAM结团过多就会造成网栅42堵塞,影响预混装置的使用,所以需要上述的对空气加热除湿减少PAM结团。预混器43的作用是使得粉状PAM在预混器43内与清水进行混合、使其湿润后进入溶解槽,其目的是便于后续的溶解,防止产生絮团,这样能减少因药液中形成絮团使得PAM失效而需要增加投药量,从而节约PAM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夕卜,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0024]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PAM加药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料斗、输料管、干燥装置和预混装置,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料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与输料管连接,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空气,并将热空气传输至输气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AM加药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包括空气套管与空气连接件,所述空气套管与空气连接件连接,所述空气连接件与预混装置连接,所述输料管设置于空气套管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AM加药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连接件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空气套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与预混装置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AM加药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套管上还设置有第三出气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AM加药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装置包括外壳、网栅和预混器,所述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连接,所述网栅设置于预混器的上方,输气管与预混装置的外壳的连接处设置于网栅的上方。
【文档编号】B01F1/00GK205667797SQ201620371072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刘文凯, 刘文崇
【申请人】福建浩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