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吸附法选矿除硫、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附法选矿除硫、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磷与铁矿物共生,硫化物、游离硫、磷与铁矿多金属伴生矿石的关系极密切复杂。现有的处理含硫、磷的矿石主要是磁选、重选——硫化物浮选联合流程工艺,其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浮选除硫磷工艺复杂,特别是除磷,需要在高温(40℃)情况下,才能浮选除磷,成本过高,工艺技术难以控制,在选铁矿中应用,造成铁精矿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商业性差。
(2)现有的浮选除磷、硫工艺只能选除伴生的硫化物和共生的磷化物,不能选除游离的硫和磷,游离的硫和磷是富集在铁精矿表面,铁精矿富集,硫和磷分子会也跟着富集。
(3)现有的浮选除磷、硫工艺是用浮选槽加药剂选除磷、硫药剂费用高,浮槽用电量大,能耗高。
总之,现有浮选工艺除磷、硫存在对环境影响和水源破坏性大,能耗高、选矿费用成本高,工艺复杂,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大规模应用,并且不能处理游离的硫、磷矿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解决浮选工艺不能处理游离的磷、硫的不足,设备能耗低,工艺成本低,技术控制性好的吸附法选矿除硫、磷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磁选工艺和重选工艺的精矿段增加一定型号的搅拌桶,在搅拌桶中加入矿石,并配入硅藻精土作吸附剂,按每吨铁精矿投入8~12公斤硅藻精土,经过高速搅拌,再分离出吸附剂,就能得到P(磷)<0.082%,S(硫)<0.064%的精粉矿。
工艺流程原矿→破碎→球磨→分级→磁选或者重选→搅拌、投入吸附剂→分离得精矿进入精粉池,溢流尾矿和吸附剂进入回收池处理再利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较果(1)应用吸附法工艺除磷、硫,不加入化工原料,能解决浮选工艺不能处理游离的磷、硫的不足,对水源和环境影响小,环保处理费用低。
(2)应用吸附法工艺除磷、硫,生产成本低,硅澡精土生产厂家多,宜采购,处理一吨精矿只需5-12公斤,现市场价800元/吨-1200元/吨,处理一吨精矿成本5×0.8元/公斤-12公斤×1.2元/公斤、吸附剂成本4-15元/吨。
(3)应用吸附法工艺除磷、硫,只需在常温下就吸附除硫、磷,解决浮选工艺需在高温(40℃)进行浮选除磷、除磷的效果受温度影响大的不足,精矿质量稳定。
(4)吸附法工艺除硫、磷,加入吸附剂除硫、磷后,加入的吸附剂宜分离,不会影响所选精矿质量;分离后的吸附剂(硅藻精土),经过收集,煅烧后能回收硫或磷,粉碎后能重复使用。
(5)吸附法工艺除硫、磷,处理量大,设备简单,设备能耗低,工艺成本低,技术控制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辅料成本低,选矿成本低。
本发明的吸附法与浮选工艺比较吸附法除硫能达0.064%,除磷能达0.082%,硫能降低至0.1<%,磷能降低至0.1<%;而浮选工艺硫、磷只能降低至0.2>%。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用云南楚雄武定县九厂乡广地山的磁铁矿,矿石性质为磁铁矿Fe3O442%,P4.3%矿物嵌布粒度为0.2-0.043毫米,破碎、球磨,分级至负200目,磁选机磁选,磁选出来的铁精矿,直接进入搅拌桶,通过电子秤控制,每吨铁精矿投入8公斤硅藻精土吸附剂,经过10分钟的高速搅拌,搅拌后铁精矿再次进入磁选机磁选分离出吸附剂(硅藻精土);铁精粉进入精粉池,吸附剂进入收集池,取样化验后得到Fe3O442%、P0.082%的铁精矿,磷指标达到冶炼指标。
实施例1用云南昆明市绿劝县发窝的硫铁矿,矿石性质为硫铁矿,TFe 48%,S6.42%,矿物嵌布粒度0.2-0.043毫米,铁矿石经过破碎,球磨、分级至负200目,进入螺旋选矿机(重选),经过两次螺旋选机后直接进入搅拌桶,通过电子称控制,每吨铁精矿投入12公斤硅藻精土吸附剂,经过10分钟的高速搅拌,搅拌后铁精矿再次进入螺旋选机进行分离出吸附剂(硅藻精土);铁精粉进入精粉池,吸附剂进入收集池,取样化验后得到Fe 60%、S 0.016%的铁精矿,硫指标达到冶炼指标。
权利要求
1.一种吸附法选矿除硫、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磁选工艺和重选工艺的精矿段增加搅拌桶,在搅拌桶中加入选出来的铁精矿,并配入硅藻精土作吸附剂,每吨铁精矿投入8~12公斤硅藻精土,经过高速搅拌,再分离出吸附剂,就能得到P<0.082%,S<0.064%的精粉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吸附法选矿除硫、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磁选工艺和重选工艺的精矿段增加搅拌桶,在搅拌桶中加入选出来的铁精矿,并配入硅藻精土作吸附剂,每吨铁精矿投入8~12公斤硅藻精土,经过高速搅拌,再分离出吸附剂,就能得到P<0.082%,S<0.064%的精粉矿。本发明的吸附法工艺除硫、磷,处理量大,设备简单,设备能耗低,工艺成本低,技术控制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辅料成本低,选矿成本低。
文档编号B03D1/001GK1814353SQ200610010710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宁勤功 申请人:宁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