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卧式螺旋离心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卧式螺旋离心机,在差速的实现方法上大约有4 5种方法,但国内较流行的还是液压马达和双变频二种。如图1,是一种液压差速系统,其中,1是卧式螺旋离心机,2 是液压马达,3是密封旋转接头。如图2,是双变频差速系统,其中,4是差速器。在图1中,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直接驱动转子,液压马达的外壳与转鼓成一体,这种结构确保了液压马达转子始终相对于转鼓产生差速,所以不管转鼓如何旋转,转子与转鼓的相对转速不会改变。因此,差速只取决于液压马达,而与转鼓无关,这就是差速的独立性。 当然,由于液压马达整体与转鼓一起旋转,这就要解决如何把处于静止的液压泵站中的液压油源源不断地提供给高速旋转的液压马达的问题,这实际上是由称为密封旋转接头的装置完成(图中用旋转箭头表示)。由于差速的独立性,使副电机可以工作在相对较佳的特性曲线附近,因此副电机的工作效率高、出力大,液压马达的低速和大扭矩的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但是,液压马达分进口和国产二种,进口的液压马达性能虽好,但价格昂贵,而国产液压马达价格虽低,但可靠性较差,主要是漏油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这客观上限制了国产液压马达在卧螺离心机上的广泛应用。图2是双变频差速系统,虽然没有漏油问题,但从控制上讲属于差速非独立系统。 看一下结构副电机的外壳是静止的,它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差速器的输出轴驱动转子,差速器的外壳与转鼓成一体,这种结构使得差速同时取决于主电机和副电机。 也就是说,差速除了与副电机自身有关以外还与主电机有关,一旦主电机转速相对副电机转速发生变化,差速也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持差速不变,势必要求副电机也跟着变化。这实际上是要求副电机工作在一个较大的转速范围内运行,这对副电机来讲是非常苛刻的要求,任何电机都很难做到在大的动态范围内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附近。在使用中当扭矩升高时,需要增加差速来加快把干泥排出,以便降低扭矩。但是,双变频系统在增加差速时实际上是降低副电机转速来实现的,而电机的转速下降将导致电机的功率是下降的,这恰恰与差速增加需要功率增加相背离,这是目前双变频差速系统的致命弱点。事实上,在双变频差速系统中副电机的效率很低,与液压差速相比也更容易堵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压马达方式和双变频方式差速系统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包括由主电机变频器驱动的主电机和减速器,还包括副电机和导电滑环,该副电机定子为可旋转设计,副电机外壳成柱状体,且与减速器固定,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通过三相电源从中心轴位置与导电滑环连接后接副电机变频器。所述的副电机与普通电机有很大的区别普通电机定子是不转的,而本系统使用的电机除了转子旋转外,电机外壳也在旋转,这是电机的特殊用法。由于这种特殊性,在设计电机时应考虑如下问题如外壳应设计成柱状体;外壳能与减速器固定;输出轴能与差速器的输入轴连接;考虑散热问题;三相电源应从中心轴位置出入,能与导电滑环连接。导电滑环是将静止不动的三相电源与高速旋转着的电机连接的装置。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导电滑环可选,有大电流的也有小电流的,有炭刷型的也有水银型的。要选择大于 3000r/min的三相导电滑环。转速、电流合适,相数合适。本实用新型中副电机和导电滑环是本方案的关键,很好结合了现有差速系统的不同优点。
图1现有技术中由液压马达实现的差速系统组成原理图图2现有技术中由双变频电机实现的差速系统组成原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式差速系统组成原理图其中,1——卧式螺旋离心机2——液压马达3——密封旋转头4——减速器5——副电机6——导电滑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包括由主电机变频器驱动的主电机和差速器4,还包括副电机5和导电滑环6,该副电机定子为可旋转设计,副电机外壳成柱状体,且与差速器4固定,输出轴与差速器4的输入轴连接,通过三相电源从中心轴位置与导电滑环6连接后接副电机变频器。
权利要求1. 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包括由主电机变频器驱动的主电机和减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电机和导电滑环,该副电机定子为可旋转设计,副电机外壳成柱状体,且与减速器固定,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通过三相电源从中心轴位置与导电滑环连接后接副电机变频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螺旋离心机的电动式差速系统,包括由主电机变频器驱动的主电机和减速器,还包括副电机和导电滑环,该副电机定子为可旋转设计,副电机外壳成柱状体,且与减速器固定,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通过三相电源从中心轴位置与导电滑环连接后接副电机变频器。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电机除了转子旋转外,电机外壳也在旋转。
文档编号B04B9/02GK202212272SQ20112028157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严正荣, 殷立, 陆中华, 陆炯 申请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