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属石油工程地面钻井液振动筛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振动筛筛网多是通过密集排列的紧固螺栓直接与筛箱固联为一体,其缺点是更换筛网费时费力;螺栓组件经受高频振动后,易扭曲变形,致使紧固螺栓难以拆卸进行检修;对于双层或多层振动筛,观察筛网的使用受损情况比较麻烦,下层筛网无法更换; 筛网长时间受到激振力作用,筛网与筛框会不同步发生上下颤振,影响振动筛处理钻井液的效果;当筛网两端张紧力不够大时,会发生疲劳折断;当筛网两端张紧力过大,容易发生撕裂性损坏;如果两侧螺栓张紧力不对称,也会大大缩短筛网寿命。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专利号为CN201020238125. 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筛网与筛箱的固定方式,由筛箱侧板、 气囊固定板、条形气囊、板式筛网和筛框组成,气囊固定板焊接在筛箱两侧板上,条形气囊通过燕尾形导轨与气囊固定板上的燕尾槽配合,安装在气囊固定板上,筛网安放在筛框上。 条形气囊充气后将板式筛网压紧在筛框上,其缺点是气动压紧方式不适用于北方严寒环境,气管线容易受冻而无法工作;筛床框比较笨重,减小了筛网过流面积,增大了筛箱的重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三张筛网单独压紧,安装与拆卸不便,筛网的张紧力难以控制,筛网与筛框贴合不紧密易损坏的缺陷,以及板式筛网与气动压紧机构的不足,设计了一种钻井液振动筛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由胶囊顶板、条形胶囊、框架筛网、支撑架和筛箱侧板组成,支撑架焊接在筛箱侧板的内侧;胶囊顶板焊接在两侧的筛箱侧板上;框架筛网的一端为L型折边, 另一端为U型折边,每张框架筛网通过其一端的L型折边与另一框架筛网的U型折边配合互锁连接,平放在支撑架上。胶囊顶板的下部开有燕尾槽,条形胶囊上部设有与胶囊顶板的燕尾槽相配合燕尾形导轨。在框架筛网的框架一端焊接有两个U型折边,另一端焊接有两个L型折边。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加工的框架筛网,能使筛网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从振动筛岩屑排出端拉出所有筛网进行观察和更换,液压压紧能使筛网很好的紧贴在筛框上,筛网受力均勻,既提高了筛网的使用寿命又方便筛网的更换,特别适用于北方严寒的环境,与使用板式筛网相比省去了筛床框,增大了筛网过流面积,减轻了筛箱重量。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个框架筛网的框架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胶囊未加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做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胶囊顶板4、条形胶囊5、框架筛网6、支撑架7 和筛箱侧板8组成,支撑架7焊接在筛箱侧板8的内侧;胶囊顶板4焊接在两侧的筛箱侧板 8上;胶囊顶板4的下部开有燕尾槽,条形胶囊5上部设有与胶囊顶板4的燕尾槽相配合燕尾形导轨;框架筛网6的一端为L型折边2,另一端为U型折边3,每张框架筛网6通过其一端的L型折边2与另一框架筛网6的U型折边3配合互锁连接,平放在支撑架7上。在条形胶囊5充入液压油,即可将框架筛网6压紧在支撑架7上。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胶囊顶板(4)、条形胶囊(5)、框架筛网(6)、支撑架(7)和筛箱侧板(8)组成,支撑架(7)焊接在筛箱侧板(8)的内侧,胶囊顶板 (4)焊接在两侧的筛箱侧板(8)上;框架筛网(6)的一端为L型折边(2),另一端为U型折边 (3),每张框架筛网(6)通过其一端的L型折边(2)与另一框架筛网(6)的U型折边(3)配合互锁连接,平放在支撑架(7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胶囊顶板(4)的下部开有燕尾槽,条形胶囊(5)上部设有与胶囊顶板(4)的燕尾槽相配合燕尾形导轨。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框架筛网(6)的框架一端焊接有两个U型折边(8),另一端焊接有两个L型折边(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一种框架筛网与液压压紧机构,属石油工程地面钻井液振动筛装置技术领域,由胶囊顶板、条形胶囊、框架筛网、支撑架和筛箱侧板组成,支撑架焊接在筛箱侧板的内侧;胶囊顶板焊接在两侧的筛箱侧板上;框架筛网的一端为L型折边,另一端为U型折边,每张框架筛网通过其一端的L型折边与另一框架筛网的U型折边配合互锁连接,平放在支撑架上,它能使筛网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从振动筛岩屑排出端拉出所有筛网进行观察和更换,液压压紧能使筛网很好的紧贴在筛框上,筛网受力均匀,既提高了筛网的使用寿命又方便筛网的更换,特别适用于北方严寒的环境,与使用板式筛网相比省去了筛床框,增大了筛网过流面积,减轻了筛箱重量。
文档编号B07B1/46GK202238651SQ2011203260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刘娇鹏, 吕合军, 王维刚, 顾红伟, 黄进云, 齐东来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