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173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挑拣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在茶叶筛选过程中能将茶梗挑拣出来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成品包装前,茶叶往往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筛选,其中有一道重要工序就是需要将带梗的茶叶从整个茶叶堆中挑拣出来, 从而让茶叶能够被统一成包状地被包装入包装带中。本申请人曾于2011年08月12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专利申请号为ZL201120293233. 7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涉及一种茶梗挑拣机,包括机架、承载辊筒、挑拣辊筒、进料斗以及出料箱,该承载辊筒和挑拣辊筒呈并排设置并均可沿自身中心轴而不同速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承载辊筒的侧面与挑拣辊筒的侧面相切,该进料斗的出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上方,该出料箱的入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下方,该挑拣辊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毛刷部,该承载辊筒的外表面上则形成有多个可容纳茶叶的长槽,该长槽内还设置有软性体。如此,该承载辊筒可以接收进料斗中的带梗茶叶,并让茶叶自由容纳在长槽内,从而通过其内的软性体而将茶叶撑着;接着当挑拣辊筒运行到承载辊筒长槽条的相切处时,因摩擦拉力则会将茶梗挑拣出来,即会将茶梗从毛茶叶上摘下来;另外由于软性体的设置,还能起到保护茶叶的功效。但是,本申请人经过反复测试后,发觉上述结构仍存在如下情况一、由于茶的种类各异,茶叶和茶梗的体积也会存在差异,故采用上述茶梗挑拣机进行摘茶梗时,其仅能对一定体积范围内的茶进行挑选,从而具有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其次,毛茶的老嫩不同,其摘选所需力亦不同,故需要对摩擦拉力的大小进行一定的调整;二、该出料箱同时接收呈分开状的茶叶和茶梗,但却无法有效地将茶叶和茶梗分开;三、该进料斗采用设置振动电机的方式来实现向承载辊筒送料,其在工作时噪音分贝较大。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之前茶梗挑拣机的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以解决现有茶梗挑拣机适用范围较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从而让挑拣后的茶叶和茶梗能有效分开并同时起到降低噪音分贝的功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包括机架、承载辊筒、挑拣辊筒、进料斗以及出料箱,该承载辊筒和挑拣辊筒呈并排设置并均可沿自身中心轴而不同速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进料斗的出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上方,该出料箱的入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下方;其中,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承载辊筒与挑拣辊筒之间松紧的调节机构。进一步,该调节机构包括分设置在挑拣辊筒两侧的两个底座、两个滑座和两组调节部,该每一底座均固定在机架上并其上还形成有导轨,每一滑座均可滑动设置在相应底座的导轨上,该滑座上还形成有供挑拣辊筒枢接设置的轴孔,该每组调节部均与相应滑座相连并调节控制滑座在底座上的位置。进一步,该调节部选自涡轮蜗杆结构、齿轮齿排结构或螺纹螺杆结构中的一个。进一步,该导轨呈燕尾形,该滑座底部亦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燕尾形导槽。进一步,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还包括连杆以及转动轮,该进料斗一端通过一转轴而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相连,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转动轮 的偏心位置上。进一步,该出料箱中还设置有鼓风机以及沿鼓风机出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出料□。进一步,该挑拣辊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毛刷部,该承载辊筒的外表面上则形成有多个可容纳茶叶的长槽,该长槽内还设置有软性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从而可以根据当前所需挑拣茶梗的特性而匹配性地调节承载辊筒以及挑拣辊筒之间的间距,进而让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茶梗挑拣机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图I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的简化示意图;图2为调节机构较佳实施例第一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调节机构较佳实施例第二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调节机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动轮与连杆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中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100承载辊筒I挑拣辊筒2进料斗3转轴31出料箱4鼓风机41出料口42调节机构5底座51导轨511滑座52轴孔521燕尾形导槽522调节部53蜗杆531把手532锁固螺钉533螺杆534紧固螺母535连杆6[0039]转动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100,其亦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承载辊筒I、挑拣辊筒2、进料斗3以及出料箱4,该承载辊筒I和挑拣辊筒2呈并排设置,并且两者均可沿自身中心轴而不同速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进料斗3的出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I的上方,该出料箱4的入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I的下方,该挑拣辊筒2的外表面上亦可以形成有毛刷部,该承载辊筒I的外表面上则形成有多个可容纳茶叶的长槽,该长槽内还设置有软性体。上述技术特征与本申请人于2011年08月12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实用新型专利一致,其申请号为ZL201120293233. 7 ;故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100还包括调节机构5,该调节机构5用于调节承载辊筒I与挑拣辊筒2之间的松紧度。这样,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当前所需挑拣茶梗的特性而匹配性地调节承载辊筒I以及挑拣辊筒2之间的松紧度,进而让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茶梗挑拣机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如图2至图4所示,其示出了该调节机构5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调节机构5包括分设置在挑拣辊筒2两侧的两个底座51、两个滑座52和两组调节部53,该每一底座51均固定在机架上并其上还形成有导轨511,每一滑座52均可滑动设置在相应底座51的导轨511上,该滑座52上还形成有轴孔521,该轴孔521可以供挑拣辊筒2枢接设置,该每组调节部53均与相应滑座52相连并调节控制滑座52在底座51上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调节部53采用的为蜗轮蜗杆结构,并且该蜗杆531端部还连接有把手532 ;当然该调节部53并不限于蜗轮蜗杆531结构,比如其还可以为齿轮齿排结构或螺纹螺杆534结构,只要能起到改变滑座52位置即可。更优选的,如图3所示,该导轨511呈燕尾形,该滑座52底部则设置有与导轨511相配合的燕尾形导槽522。如图5所示,该调节部53还可以由锁固螺钉533、螺杆534以及紧固螺母535来替代,其中该锁固螺钉533用于将滑座52与底座51固定相连,该螺杆534和紧固螺母535则用于调节该滑座52和底座51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I所示,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100还包括连杆6以及转动轮7,该进料斗3一端通过一转轴31而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与连杆6的一端转动相连,该连杆6的另一端枢接在转动轮7的偏心位置上。如此通过该转动轮7的转动可以带动进料斗3,并使得进料斗3沿转轴31做一定范围内的摆动,从而实现送料功能,其相较于之前申请案的震动来说,具有送料效果更佳的特点。另外,该出料箱4中还设置有鼓风机41以及多个出料口 42,该多个出料口 42沿鼓风机41出风方向间隔设置,如此,即能将茶叶与茶梗进行分离,从而大大提高整个挑拣机的挑拣效率。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包括机架、承载辊筒、挑拣辊筒、进料斗以及出料箱,该承载辊筒和挑拣辊筒呈并排设置并均可沿自身中心轴而不同速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进料斗的出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上方,该出料箱的入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承载辊筒与挑拣辊筒之间松紧的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机构包括分设置在挑拣辊筒两侧的两个底座、两个滑座和两组调节部,该每一底座均固定在机架上并其上还形成有导轨,每一滑座均可滑动设置在相应底座的导轨上,该滑座上还形成有供挑拣辊筒枢接设置的轴孔,该每组调节部均与相应滑座相连并调节控制滑座在底座上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节部选自涡轮蜗杆结构、齿轮齿排结构或螺纹螺杆结构中的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轨呈燕尾形,该滑座底部亦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燕尾形导槽。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还包括连杆以及转动轮,该进料斗一端通过一转轴而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相连,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转动轮的偏心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料箱中还设置有鼓风机以及沿鼓风机出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出料口。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挑拣棍筒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毛刷部,该承载辊筒的外表面上则形成有多个可容纳茶叶的长槽,该长槽内还设置有软性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包括机架、承载辊筒、挑拣辊筒、进料斗以及出料箱,该承载辊筒和挑拣辊筒呈并排设置并均可沿自身中心轴而不同速度转动设置在机架上,该进料斗的出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上方,该出料箱的入口对应设置于承载辊筒的下方;该茶梗挑拣机改进结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承载辊筒与挑拣辊筒之间松紧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当前所需挑拣茶梗的特性而匹配性地调节承载辊筒以及挑拣辊筒之间的松紧度,进而让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茶梗挑拣机能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B07B13/14GK202479143SQ20112055769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徐柏龄 申请人:徐柏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