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67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挑梗机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
背景技术
毛茶自动下料机构一般设于茶叶挑梗机的机架顶部,用于将毛茶输送至待拣茶斗内,从而进入待拣茶斗下方的梗叶分选装置进行梗叶的分选处理。现有的毛茶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框及螺旋输送器,所述下料斗框的横截面由上自下逐渐减小,整体成漏斗状,所述下料斗框的底部密封连接有弧形封盖,如图1,现有的弧形封盖包括弧形底板I’,所述弧形底板I’的两侧分别设有侧板,其中一侧板2’下部设有用于装配螺旋输送器输送轴的轴孔21’,另一侧板3’对应轴孔的位置设有用于输出毛茶的出料孔31’,所述侧板3’位于出料孔31’上部还设有半圆形护框32’,使用时,螺旋输送器通过驱动装置可转动的设于弧形封盖的内下方,工作时,下料斗框内的毛茶经螺旋输送器的螺旋片推动而前行下料,从而将毛茶从弧形封盖的出料孔31’处输出下料,上述弧形封盖的出料孔31’为圆形出料孔,与螺旋片的外径刚好适配,这种出料孔,毛茶通过螺旋片输出至圆形出料孔时不具有缓冲空间,因此,在挤压输送过程中易造成毛茶破碎或茶组织机构被破坏的现象,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茶沫,从而使得分选出的茶叶品质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解决了毛茶干燥易碎,挤压输送过程中易造成毛茶破碎或茶组织机构被破坏的现象。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由弧形底板及设于弧形底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两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下部设有用于装配螺旋输送器输送轴的轴孔, 另一侧板对应轴孔的位置设有用于输出毛茶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下部为半圆弧,上部为方形口,所述半圆弧与方形口的相邻侧边相连。进一步改进的是:设有出料孔的那一侧板的外侧、位于方形口的上部还设有方形挡盖。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出料孔的上部设计成方形口,方形口的两个角部在输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可大大的减少毛茶在推送过程中的挤压程度,从而减少毛茶在挤压输送过程中的破碎率及茶组织机构被破坏的现象,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茶沫少,分选出来的茶叶品质好。

图1是本现有技术弧形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考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由弧形底板I及设于弧形底板I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两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2下部设有用于装配螺旋输送器输送轴的轴孔21,另一侧板3对应轴孔21的位置设有用于输出毛茶的出料孔31,所述出料孔31的下部为半圆弧,上部为方形口,所述半圆弧与方形口的相邻侧边相连,设有出料孔31的那一侧板3的外侧、位于方形口的上部还设有方形挡盖4。本新型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出料孔的上部设计成方形口,方形口的两个角部在输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可大大的减少毛茶在推送过程中的挤压程度,从而减少毛茶在挤压输送过程中的破碎率及茶组织机构被破坏的现象,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茶沫少,分选出来的茶叶品质好。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 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由弧形底板及设于弧形底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两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下部设有用于装配螺旋输送器输送轴的轴孔,另一侧板对应轴孔的位置设有用于输出毛茶的出料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的下部为半圆弧,上部为方形口,所述半圆弧与方形口的相邻侧边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其特征在于:设有出料孔的那一侧板的外侧 、位于方形口的上部还设有方形挡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挑梗机部件,提出一种毛茶下料斗框的弧形封盖,解决了毛茶干燥易碎,挤压输送过程中易造成毛茶破碎或茶组织机构被破坏的现象,由弧形底板及设于弧形底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两侧板中的其中一侧板下部设有用于装配螺旋输送器输送轴的轴孔,另一侧板对应轴孔的位置设有用于输出毛茶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下部为半圆弧,上部为方形口,所述半圆弧与方形口的相邻侧边相连。
文档编号B07B13/16GK203087440SQ20132005900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3日
发明者王双福 申请人:安溪县双福缘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