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细选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粉机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材,在过去的十几年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2013年全国的混凝土产量达到15亿立方米。再生微粉在商品混凝土中的掺加量基本同粉煤灰等量取代,如每立方混凝土添加10kg再生微粉,则每年再生微粉的需求量将达到I亿吨左右。可见再生微粉的市场份额十分巨大。天然砂是干粉砂浆的主要原料,再生细砂可作为天然砂的替代原料。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两万吨规模以上的干粉砂浆生产企业310家,年产量约为1040万吨,对天然砂的需求量约为600万吨。可见再生细砂的市场份额十分巨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砂粉的产量及精细度的选择尤为重要,关系到再生砂粉资源的使用标准。传统选粉设备里有离心选粉机、V型选粉、旋风收尘、振动分级,但是这些选粉设备不能对砂粉粒径在大跨距下的粗细混合物进行理想分级,而建筑骨料产生的活性骨料和惰性骨料必然会产生各种粒径的大跨距的粗细混合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实现物料粒径在大跨距下的粗细混合物的高效分级效果的超精细选粉机。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主轴、转子体、导向叶片、旋风筒、搜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进风筒、第一风岔管、第二风岔管、中粗粉下料管;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轴传动连接;所述搜风筒、旋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中粗粉下料管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进风筒的上端通过支架挂接在中粗粉下料管内腔且进风筒的上端高于中粗粉下料管的上端;所述第一风岔管焊接于下部筒体的外侧壁上且与下部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岔管焊接于中粗粉下料管的外侧壁上且与中粗粉下料管的内腔连通;所述转子体设置于上部筒体内且配合套置在主轴上;所述导向叶片固定连接在转子体上。
[0005]本实用新型由电机、主轴带动转子体上的叶片旋转,形成对砂粉的分级作用。叶片转速的快慢是按成品砂粉料大小进行调节。如要获得较细粒度粉子时,就必须提高叶片转速,使叶片与粉子接触增加,使不合要求的粉子被叶片抛向外壁与气流脱离,粗砂大于
2.35mm因自重力的作用由中粗粉下料管落入磨室进行重磨,粗砂0.16-2.35mm的通过第一风贫管进入特定储仓;细砂0.075-0.16mm的通过第二风贫管进入特定的储仓;成品粉子(微粉O?0.075_)被叶片随气流吸入旋风筒进入大旋风收集器内,气流与粉子被分离后,粉子被收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砂粉分离纯正,级配连续,形成了微粉O?0.075mm,细砂0.075?0.16mm和粗砂0.16?2.35mm的三种规格产品。该用于建筑垃圾处理的超精细选粉机突破常规闭路粉磨系统“粗、细粉” 二分离,将物料分为三类,即微粉、细砂和粗砂,能大幅度提高磨粉设备的产量,选粉效果显著并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1、传动机构2、主轴3、转子体4、导向叶片5、旋风筒6、搜风筒7、上部筒体8、下部筒体9、进风筒10、第一风岔管11、第二风岔管12、中粗粉下料管13 ;电机I通过传动机构2与主轴3传动连接;所述搜风筒7、旋风筒6、上部筒体8、下部筒体9和中粗粉下料管13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法兰连接;进风筒10的上端通过支架挂接在中粗粉下料管13内腔且进风筒10的上端高于中粗粉下料管13的上端;第一风岔管11焊接于下部筒体9的外侧壁上且与下部筒体9内腔连通;第二风岔管12焊接于中粗粉下料管13的外侧壁上且与中粗粉下料管13的内腔连通;转子体4设置于上部筒体8内且配合套置在主轴3上;导向叶片5固定连接在转子体4上。
【主权项】
1.一种超精细选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主轴、转子体、导向叶片、旋风筒、搜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进风筒、第一风岔管、第二风岔管、中粗粉下料管;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轴传动连接;所述搜风筒、旋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中粗粉下料管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进风筒的上端通过支架挂接在中粗粉下料管内腔且进风筒的上端高于中粗粉下料管的上端;所述第一风岔管焊接于下部筒体的外侧壁上且与下部筒体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岔管焊接于中粗粉下料管的外侧壁上且与中粗粉下料管的内腔连通;所述转子体设置于上部筒体内且配合套置在主轴上;所述导向叶片固定连接在转子体上。
【专利摘要】一种超精细选粉机,涉及选粉机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主轴、转子体、导向叶片、旋风筒、搜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进风筒、第一风岔管、第二风岔管、中粗粉下料管;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主轴传动连接;搜风筒、旋风筒、上部筒体、下部筒体和中粗粉下料管由上至下依次通过法兰连接;进风筒的上端通过支架挂接在中粗粉下料管内腔;第一风岔管焊接于下部筒体的外侧壁上且与下部筒体内腔连通;第二风岔管焊接于中粗粉下料管的外侧壁上且与中粗粉下料管的内腔连通;转子体设置于上部筒体内且配合套置在主轴上;导向叶片固定连接在转子体上。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提高磨粉设备的产量,选粉效果显著并能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B07B7/083
【公开号】CN204685498
【申请号】CN201520366561
【发明人】薛峰, 陈竹, 李军, 周圣庆
【申请人】南通天蓝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