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焦配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钢铁企业的迅猛发展,对炼焦煤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对中变质程度强粘煤(肥煤、焦煤和1/3焦煤)需求更高。在配煤方案中,焦煤、肥煤和1/3焦煤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焦煤是焦炭质量的主要支撑,肥煤在配煤炼焦中起调整配合煤的流变性和膨胀性,可配用一定量的弱粘性炼焦煤,同时提供一定的粒状结构支撑焦炭热性能,1/3焦煤主要是提供粒状结构支撑焦炭热性能。根据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 5751-2009),1/3焦煤挥发分>28. 0-37. 0%,G值>65, ¥值< 25.0。在我国,对该类炼焦煤的使用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煤质指标和煤岩指标的镜质组反射率及其分布,该两种指标及其组合指标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按照这些方法对胶质体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中挥发分1/3焦煤进行配煤炼焦,不能合理地配用1/3焦煤,进而严重影响炼得的焦炭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炼焦配煤方法,以合理配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8. 0%-32. 0%,粘结指数G值彡85,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彡20. Omm的1/3焦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測定奥亚膨胀度b和进行单种煤的基氏流动度測定以测定其最大流动度MF 最大流动度MF彡IOOOOddpm且奥亚膨胀度b彡150%,作为肥煤配用;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作为1/3焦煤配用。进ー步地,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彡IOOOOddpm且奥亚膨胀度b彡150%,记为1/3焦煤1#,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3-8% ;肥煤5-10%;I/3焦煤1# 0-10% ;不同于1/3焦煤1#的其他1/3焦煤20-35% ;焦煤30-45% ;瘦煤7-15%ο进ー步地,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彡35%,作为优质1/3焦煤配用,即其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 15-30% ;更进一歩地,所述1/3焦煤的奥亚膨胀度b〈150%,且其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彡35%,记为1/3焦煤2#,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5-10% ;肥煤5-15%; 1/3焦煤2# 15-30% ;不同干1/3焦煤2#的其他1/3焦煤:0_15% ;焦煤30-45% ;瘦煤7-15%ο更进ー步地,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且其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彡35%,记为1/3焦煤3#,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5-10% ;肥煤5-15%; 1/3焦煤3# :15-30% ;不同于1/3焦煤3#的其他1/3焦煤10-15% ;焦煤30-45% ;瘦煤7-15%ο进ー步地,如果最大流动度MF〈IOOOO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作为一般煤质1/3焦煤配用,即其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不高于15%。更进一歩地,所述1/3焦煤的奥亚膨胀度b〈150%,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4#,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气肥煤3-10% ;肥煤5-15% ;不同于1/3焦煤4#的其他1/3焦煤15-25% ;1/3焦煤4# :5_15% ;焦煤30-45% ;瘦煤7-15%ο更进ー步地,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且单种煤成焦粗粒 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5#,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3-10% ;肥煤5-15% ; 1/3焦煤5# 10-15% ;不同于1/3焦煤5#的其他1/3焦煤15-25% ;焦煤30-45% ;瘦煤7-15%ο本发明通过单种煤的最大流动度、奥亚膨胀度及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指标,对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8. (Γ32. 0%,粘结指数G值>85,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彡20. Omm的1/3焦煤进行合理区分配用,将高流动高膨胀1/3焦煤作为肥煤配用,并通过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进ー步区分1/3焦煤的配用量,有利于优化配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节约优质炼焦煤资源,在未采用煤调湿、型煤技术及预粉碎エ艺的条件下,在6米以上焦炉所炼焦炭的CSR>63%。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炼焦煤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28. (Γ32. 0%,粘结指数6值> 85,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 20. Omm的1/3焦煤。其炼焦配煤方法如下如果奥亚膨胀度b彡150%且最大流动度MF彡IOOOOddpm,作为肥煤配用;如果最大流动度MF〈IOOOO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彡35%,作为优质1/3焦煤配用,配用量为15-30% ;如果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作为一般煤质1/3焦煤配用,配用量不高于15% ;各单种煤煤质分析结果见表I。表I单种煤煤质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
1.ー种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该1/3焦煤的粘结指数G值≥85,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20. 0_,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歩,測定单种煤的奥亚膨胀度b和进行基氏流动度測定以测定其最大流动度MF ; 第二步,根据第一歩检测结果确定配煤方案 最大流动度MF≥IOOOOddpm且奥亚膨胀度b≥150%,作为肥煤配用; 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作为1/3焦煤配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IOOOOddpm且奥亚膨胀度b≥150%,记为1/3焦煤1#,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_5% ;气肥煤3-8% ;肥煤0-10% ;1/3焦煤1# 0-10% ;不同于1/3焦煤1#的其他1/3焦煤20-35% ;焦煤30-45% ;瘦煤7_15%。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且其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 ^ 35%,作为优质1/3焦煤配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奥亚膨胀度b〈150%,且其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2#,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5-10% ;肥煤5-15% ;1/3焦煤2# 15-30% ;不同于1/3焦煤2#的其他1/3焦煤:0_15% ;焦煤30-45% ;瘦煤7-15%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lOOOOddpm,且其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3#,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气肥煤5-10% ;肥煤5-15%; 1/3焦煤3# 15-30% ;不同干1/3焦煤3#的其他1/3焦煤10-15% ;焦煤30-45% ;瘦煤7-15%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作为一般煤质1/3焦煤配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1/3焦煤的奥亚膨胀度b〈150%,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4#,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气肥煤3-10% ;肥煤5-15% ;不同于1/3焦煤4#的其他1/3焦煤15-25% ;1/3焦煤4# :5_15% ;焦煤30-45% ;瘦煤7-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參与的炼焦配煤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1/3焦煤的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且单种煤成焦粗粒镶嵌结构比例CM〈35%,记为1/3焦煤5#,各单种煤占配煤总重量的百分比为气煤0-5 % ;气肥煤3-10% ;肥煤5-15%;I/3 焦煤 5# 10-15% ;不同干 1/3 焦煤 5# 的其他 1/3 焦煤15-25% ;焦煤30-45% ;瘦煤7-15%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该1/3焦煤的粘结指数G值≥85,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20.0mm。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进行单种煤的基氏流动度测定以测定其最大流动度MF和测定奥亚膨胀度b;第二步,根据第一步测定结果确定配煤方案当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且奥亚膨胀度b≥150%,作为肥煤配用;当最大流动度MF<10000ddpm或奥亚膨胀度b<150%,作为1/3焦煤配用。本发明采用奥亚膨胀度b和最大流动度MF指标对挥发分为28-32%的1/3焦煤进行合理区分后配煤炼焦,可以有效利用煤质资源,在未采用煤调湿、型煤技术及预粉碎工艺的条件下,焦炭质量得到稳定提高,且在6米以上焦炉所炼焦炭的CSR>63%。
文档编号C10B57/04GK102690670SQ20121016121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
发明者任玉明, 刘向勇, 宋子逵, 张雪红, 盛军波, 薛改凤, 詹立志, 陈鹏, 项茹, 鲍俊芳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