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脱沥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油行业的减压渣油处理技术领域。
减压渣油是原油经常压减压蒸馏后的油,约占加工原油的40%以上,减压渣油中含有相当一部分高分子烃类,这部分烃类是高粘度的润滑油组份,但在减压渣油中集中了原油所含的胶质,沥清质的绝大部分,这些组分不是理想组分,而且加工过程中不易除去,因此在生产前必须脱沥清。沥清包括沥清质,胶质,和某些大分子烃类以及含有硫氮的化合物,还含有钒,镍等金属的有机化合物,脱沥清就是除去这些沥清状物质的过程,目前国内外均采用溶剂脱沥清,就是利用烃类和沥清在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将沥清分离的工艺,主要有以丁烷为溶剂,为二次加工装置生产原料;以丙烷为溶剂生产润滑油料和崔化料,另有一种是四川南充炼油厂唯一使用的异丙醇脱沥清的工艺,以及采用丙烷、丁烷、戊烷或它们的混和溶剂生产二次加工原料,从整个溶剂脱沥清来说,主要有以下缺点1.溶剂选择性差,影响减压渣油的质量,即油里还存有一部份胶质,残碳值也偏高;2.减压渣油的收获率低,影响效益;3.溶济属于易然易爆物品,运输不安全,且来源不易;4.溶剂脱沥清需要建庞大的装置,如溶剂抽提系统和回收系统;5.操着复杂,需专门人员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可调整残碳值和减压渣油的收获率,物质易得,简单、实用的处理方法,本发明的全部工艺过程只需两个罐,而不需要庞大的溶剂抽提系统和回收系统的装置,也不需要压力溶器,按现价,一个中小炼油厂可节约一千多万元的设备费,其减压渣油的收获率比目前的异丙醇脱沥清方法的收获率高20%以上,脱沥清后减压渣油的残碳值比现有工艺低,其经济效益是明显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减压渣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水氯化铝(ALCL3)使产生油渣分离而实现无机物脱沥清的目的,其工艺步骤如下将减压渣油加热到145℃,使减压渣油溶解,然后加入无水氯化铝(ALCL3),在搅拌的同时将油升温到160℃--170℃,恒温反应45--90分钟,停止搅拌,待油温冷却到130℃±5℃,放出已分离的沥清;将减压渣油再加热到135℃--145℃,不需搅拌,不加无水氯化铝(ALCL3),恒温反应30--90分钟,再次放出已分离的沥清;反应过程中的升温温度第一次的最佳点是165℃;恒温时间的最佳点第一次是60分钟,第二次是30分钟。
下面给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减压渣油的脱沥清程度随无水氯化铝(ALCL3)的加入量而变化,无水氯化铝(ALCL3)的加入量越大,脱沥清越多,脱沥清油的残碳值也越小;1.取川中油一罐,其原始残碳值为4.5%,加热到145℃,加入5%的无水氯化铝(ALCL3),搅拌,并将油升温到165℃,恒温反应60分钟,停止搅拌,待油温冷却到130℃,放出已分离的沥清;将减压渣油再加热到140℃,不需搅拌,不加无水氯化铝(ALCL3),恒温反应30分钟,再次放出已分离的沥清,结果是减压渣油收获率为75%,残碳值降为2.2%;2.取中原油一罐,其原始残碳值为8.7%,反应温度和时间与川中油一样,加入不同量的无水氯化铝(ALCL3),结果如下ALCL3的加入量7% 8%10%12%减压渣油收获率 58%50%50%48%减压渣油残碳值 5.08% 3.95% 3.27% 2.6%在确定无水氯化铝(ALCL3)的加入量时,应按加工类型的目的而定,生产高粘度润滑油时,要求残碳值低,而二次加工则需要将残碳值控制在一定的指标内,这样可适当减少无水氯化铝(ALCL3)的加入量,以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脱沥清的方法,其特征是直接在减压渣油中加入脱沥清剂无水氯化铝(ALCL3)产生油渣分离而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沥清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如下a.将减压渣油加热到145℃,使渣油溶解,然后加入无水氯化铝(ALCL3),在搅拌的同时将油升温到160℃--170℃,恒温反应45分钟--90分钟,停止搅拌,待油温冷却到130℃±5℃,放出已分离的沥清;b.将减压渣油再加热到135℃--145℃,不需搅拌,不加无水氯化铝(ALCL3),恒温反应30-90分钟,再次放出已分离的沥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沥清的方法,其特征是其第一次升温温度的最佳点是16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沥清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恒温时间的最佳点是第一次为60分钟,第二次为30分钟。
全文摘要
一种脱沥青的方法,改变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丙烷、丁烷、戊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或异丙醇溶剂脱沥青的方法,减少抽提系统和回收系统的庞大装置。本发明采用的是将一种无机物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减压渣油中,在搅拌中将油加热然后停止搅拌,冷却反应后,放出已分离的沥青;再次加热减压渣油,不需搅拌,恒温后放出已分离的沥青即完成无机物脱沥青的全部工艺。本发明的脱沥青的方法只需两个无压力的罐,减压渣油的回收率高,残碳含量可按无机物加入量的比例大小而进行调整。
文档编号C10C1/00GK1131178SQ9511127
公开日1996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0日
发明者王素蓉, 陈从容 申请人:四川石油管理局南充炼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