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煤气除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434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粗煤气除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除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化炉粗煤气分离除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由于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近些年煤化工在我国发展迅速,为我国提供基础化工原料、保障能源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气化炉产生的粗煤气灰分含量、温度较高,在被后续系统利用之前,要先经过除灰、降温系统除去粗煤气中的灰尘、降低温度,目前的降温方法是通过废锅流程在实现降温的同时副产蒸汽,除灰的方法是用高温高压水洗涤,如图2所示是现有的除灰系统,存在以下缺点:1、洗冷塔要消耗大量的高温高压水,同时产生大量的含尘废水,给生化处理带来压力;2、粗煤气中的高位热能被进入到洗冷塔的高温高压水带走,没有实现回收利用;3、前系统除灰尘不彻底,造成原本气体中带有的油类物质与灰尘混合后形成油泥,影响管道堵塞,为了不使油泥堵塞管道,洗涤塔及后续系统需消耗大量的喷淋水。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粗煤气除灰系统,减少工艺水的使用,减少含尘废水的产生量,降低生化处理的压力,且实现了余热的最大限度榨取利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粗煤气除灰系统,包括气化炉,精密过滤器,第一废锅,第二废锅,洗涤塔,气化炉的粗煤气出口连接精密过滤器底部,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废锅的底部进口,第一废锅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二废锅的底部进口,第二废锅的顶部出口连接洗涤塔的底部进口,洗涤塔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脱盐水换热器,循环水换热器及气液分离器。
[000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精密过滤器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灰锁,用于盛放粗煤气中过滤下来的灰尘。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涤塔的底部还设有循环栗,循环栗的进口与洗涤塔的底部连接,循环栗的出口与洗涤塔的上部连接,循环栗还连接外排水管线。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洗涤塔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顶部进口,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的进口,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的出口连接脱盐水换热器的进口,脱盐水换热器的底部出口连接循环水换热器的顶部进口。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废锅下部连接第一导淋管,上部连接中压蒸汽管道,第二废锅下部连接第二导淋管,上部连接和低压蒸汽管道。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气化炉粗煤气出口设置精密分离器,与原来工艺相比,除尘效果更明显,同时减少工艺水的使用,减少含尘废水的产生量,降低生化处理的压力;再者与原有工艺相比,通过多增设一台废锅,能够将粗煤气中的高位热能最大限度的被榨取利用以产生蒸汽,实现了余热的最大限度榨取利用;最后与原来工艺相比,系统油泥的产生量大大减少,洗涤塔及后续处理系统消耗的喷淋水大大减少。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改进前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3]如图1所示一种粗煤气除灰系统,包括气化炉1,精密过滤器2,第一废锅4,第二废锅5,洗涤塔10,气化炉I的粗煤气出口连接精密过滤器2底部,精密过滤器2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废锅4的底部进口,第一废锅4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二废锅5的底部进口,第二废锅5的顶部出口连接洗涤塔10的底部进口,洗涤塔10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脱盐水换热器14,循环水换热器15及气液分离器16。
[0014]精密过滤器2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灰锁3。
[0015]洗涤塔10的底部还设有循环栗11,循环栗11的进口与洗涤塔10的底部连接,循环栗11的出口与洗涤塔10的上部连接,循环栗10还连接外排水管线。
[0016]洗涤塔10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顶部进口,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的进口,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的出口连接脱盐水换热器14的进口,脱盐水换热器14的底部出口连接循环水换热器15的顶部进口。
[0017]第一废锅4下部连接第一导淋管8,上部连接中压蒸汽管道6,第二废锅5下部连接第二导淋管9,上部连接和低压蒸汽管道7。
[0018]从气化炉I产生的粗煤气经中部送出到精密过滤器2下部的进口,经滤芯(陶瓷或金属)过滤后将粗煤气中的灰尘与煤气分离,灰尘下降进入灰锁3后排出系统,过滤后的洁净煤气依次进入串联连接的废锅4、废锅5,回收煤气中的热量并分别产生中压、低压蒸汽,经中压蒸汽管道和低压蒸汽管道排出,煤气降温过程中冷凝产生的含有少量水的焦油副产品通过废锅4、废锅5下部封头的第一导淋管8、第二导淋管9排出系统,从废锅5顶部出来的煤气进入洗涤塔10洗去其中的油类物质然后依次进入锅炉给水换热器12、锅炉给水换热器13、脱盐水换热器14、循环水换热器15被逐级降温并回收热量,并且在回收热量的过程中利用喷洒喷淋水进一步洗脱掉气体中的油类物质。气体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6进行气液分离后气相送入下一工序。
[0019]当精密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变大时,说明滤芯表层吸附有大量灰尘,此时通过引入500°C以上的高温蒸汽进行反吹,即可降低压差,继续使用。
[0020]如图2所示是改进前系统结构示意图,首先,气化炉I产生的粗煤气经中部送出到洗冷塔2的上部气体进口,高温高压水通过管线7进入到洗冷塔2中洗掉粗煤气中的部分灰尘,同时初步降低粗煤气的温度,被洗冷后的粗煤气从洗冷塔2的下部进入到废锅3的底部,同时洗冷粗煤气后的含尘水从洗冷塔2的底部进入废锅3的底部,含尘废水汇集到废锅3底部,部分通过循环栗10送往洗冷塔2的中上部实现循环使用,部分直接排出系统,被洗冷后的粗煤气在废锅3中进一步降低温度后从废锅3的顶部进入分离器4的中部,在分离器4中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从分离器的锥部排入废锅3的底部,从分离器4的顶部出来的气相进入到洗涤塔5被高压喷射水再次洗涤,进一步除去气体中的灰尘、洗脱掉油类物质并再次降温,经再次洗涤后的粗煤气从洗涤塔5的中上部再次进入分离器6进行气液分离,液相汇集到分离器6的底部锥部,一部分由循环栗11送到洗涤塔5的中上部实现循环使用,剩余部分直接排放出系统。从分离器6的顶部送出的气体依次进入锅炉给水换热器12、锅炉给水换热器13、脱盐水换热器14、循环水换热器15被逐级降温并回收热量,并且在回收热量的过程中利用喷洒喷淋水进一步洗脱掉气体中的油类物质。气体最后进入气液分离器16进行气液分离后气相送入下一工序。
[0021]将改进前和改进后的除灰系统进行对比可知,通过在气化炉粗煤气出口设置精密分离器,与原来工艺相比,除尘效果更明显,同时减少工艺水的使用,减少含尘废水的产生量,降低生化处理的压力;再者与原有工艺相比,通过多增设一台废锅,能够将粗煤气中的高位热能最大限度的被榨取利用以产生蒸汽,实现了余热的最大限度榨取利用;最后与原来工艺相比,系统油泥的产生量大大减少,洗涤塔及后续处理系统消耗的喷淋水大大减少。
[0022]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粗煤气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精密过滤器(2),第一废锅(4),第二废锅(5 ),洗涤塔(10 ),所述气化炉(I)的粗煤气出口连接精密过滤器(2 )底部,所述精密过滤器(2 )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废锅(4 )的底部进口,第一废锅(4 )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二废锅(5)的底部进口,第二废锅(5)的顶部出口连接洗涤塔(10)的底部进口,所述洗涤塔(10)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脱盐水换热器(14),循环水换热器(15)及气液分离器(1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粗煤气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密过滤器(2)的底部出口连接有灰锁(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粗煤气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10)的底部还设有循环栗(11),所述循环栗(11)的进口与洗涤塔(10)的底部连接,循环栗(11)的出口与洗涤塔(10)的上部连接,循环栗(10)还连接外排水管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粗煤气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塔(10)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顶部进口,所述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12)的底部出口连接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的进口,所述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13)的出口连接脱盐水换热器(14)的进口,所述脱盐水换热器(14)的底部出口连接循环水换热器(15)的顶部进口。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粗煤气除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废锅(4)下部连接第一导淋管(8),上部连接中压蒸汽管道(6),所述第二废锅(5)下部连接第二导淋管(9),上部连接和低压蒸汽管道(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煤气除灰系统,包括气化炉,精密过滤器,第一废锅,第二废锅,洗涤塔,气化炉的粗煤气出口连接精密过滤器底部,精密过滤器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一废锅的底部进口,第一废锅的顶部出口连接第二废锅的底部进口,第二废锅的顶部出口连接洗涤塔的底部进口,洗涤塔的顶部出口依次连接第一锅炉给水换热器,第二锅炉给水换热器,脱盐水换热器,循环水换热器及气液分离器。通过在气化炉粗煤气出口设置精密分离器,与原来工艺相比,减少工艺水的使用,减少含尘废水的产生量,降低生化处理的压力;通过多增设一台废锅,实现了余热的最大限度榨取利用;系统油泥的产生量大大减少,洗涤塔及后续处理系统消耗的喷淋水大大减少。
【IPC分类】C10J3/84, C10K1/02
【公开号】CN204779502
【申请号】CN201520409106
【发明人】林兆晟
【申请人】林兆晟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