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旋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9059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挤旋式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受力做功时所产生的推力通过挤旋装置与单向轴承配合、使活塞与挤压杆的直线运动转变为主动齿轮旋转运动的挤旋式内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主要是由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以及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与点火装置等组成,其中曲轴连杆机构是将活塞上下往复直线运动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在其它机构和系统的配合下完成所需各个行程,作功工作行程中,使活塞与连杆驱动曲轴旋转而产生动力,实现能量的转换,由于曲轴连杆机构,活塞作功时水平推力须分解为曲轴旋转的切向力,当燃气压力最大时,恰逢曲轴扭矩最小,当曲轴扭矩变大时,燃气压力却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大部分功率压在曲轴的轴承上消耗掉,所以其功率损失大,油耗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的挤旋式内燃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挤旋式内燃机,包括缸体,在缸体的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装有活塞,在所述缸体上设有活塞挤旋机构,该活塞挤旋机构包括挤压杆和挤旋装置,挤旋装置安装在挤压杆的中部,挤旋装置的外圈通过单向轴承套置在主动齿轮中央,在主动齿轮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轴座相连,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挤压杆轴接,挤压杆的下端与连杆相连、并通过该连杆与飞轮曲轴相连。
所述挤压杆与缸体之间装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与缸体一体化连接。
所述挤旋装置内装有至少三道的滑动滚珠。
所述挤旋式内燃机是单缸结构或多缸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曲轴连杆机构中的连杆改为挤压杆,在挤压杆中部安装挤旋装置,该挤旋装置通过单向轴承与主动齿轮联接,在挤压杆底端通过连杆与飞轮的曲轴相联,当气缸工作时,活塞受力推动挤压杆向下作直线运动,在挤旋装置与单向轴承的作用下,驱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使活塞受力时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主动齿轮的旋转运动,解决了曲轴连机构的内燃机在活塞做功时水平推力须分解为曲轴旋转的切向力而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具有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的优点。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体,2-气缸,3-活塞,4-活塞销,5-挤压杆,6-挤旋装置,7-外圈,8-单向轴承,9-滑动珠,10-轴承,11-主动齿轮,12-连杆,13-曲轴,14-飞轮,15-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挤旋式内燃机,包括缸体1、配气机构与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缸体内上部设有气缸2及活塞3,活塞3通过活塞销4与挤压杆5轴接,在挤压杆5与缸体1之间装有定位装置15,该定位装置15与缸体1一体化连接,以防止挤压杆5与活塞3的旋动;在挤压杆5的中部安装有挤旋装置6,该挤旋装置6的外圈7通过单向轴承8套置在主动齿轮11中央,在主动齿轮11两端通过轴承10与缸体1轴座相联,挤压杆5的下端与连杆12相连,并通过该连杆12与飞轮14和曲轴13相联。当气缸2工作时,活塞3受力推动挤压杆5向下作直线运动,在挤旋装置6与单向轴承8的作用下,驱动主动齿轮11旋转,实现了活塞3受力时的直线运动向主动齿轮11旋转运动转变的过程,在工作行程完结且活塞3处于下止点时,飞轮14惯性的作用,曲轴13驱动连杆12、挤压杆5和活塞3向上运动,完成其它行程。挤旋装置6具有省力特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曲轴连机构内燃机在活塞做功时水平推力须分解为曲轴旋转的切向力而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提高了内燃机功率。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适用于单缸或多缸的内燃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挤旋式内燃机,包括缸体,在缸体的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装有活塞,其特征是在所述缸体上设有活塞挤旋机构,该活塞挤旋机构包括挤压杆和挤旋装置,挤旋装置安装在挤压杆的中部,挤旋装置的外圈通过单向轴承套置在主动齿轮中央,在主动齿轮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轴座相连,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挤压杆轴接,挤压杆的下端与连杆相连、并通过该连杆与飞轮曲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旋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挤压杆与缸体之间装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与缸体一体化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旋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挤旋装置内装有至少三道的滑动滚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旋式内燃机,其特征是所述挤旋式内燃机是单缸结构或多缸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旋式内燃机,包括缸体,在缸体的上部设有气缸,在气缸内装有活塞,在所述缸体上设有活塞挤旋机构,该活塞挤旋机构包括挤压杆和挤旋装置,挤旋装置安装在挤压杆的中部,挤旋装置的外圈通过单向轴承套置在主动齿轮中央,在主动齿轮两端通过轴承与缸体轴座相连,活塞通过活塞销与挤压杆轴接,挤压杆的下端与连杆相连、并通过该连杆与飞轮曲轴相连。本发明解决了曲轴连机构的内燃机在活塞做功时水平推力须分解为曲轴旋转的切向力而造成能量损耗的问题,具有结构合理、能量转换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F02B75/00GK101025112SQ20071002724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3日
发明者杨林干 申请人:杨林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