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956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安装在两轮车、四轮车等车辆的燃料箱上的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泵组件(也称为燃料供给装置、燃料供给单元等),例如有记载在日本特开2003-49729号公报等中的燃料泵组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具有配置在燃料箱内的燃料泵、燃料过滤用的过滤器、调节从上述燃料泵排出的燃料压力的调压器、和与形成在上述燃料箱上的开口孔嵌合的盖体作为功能部件。另外,盖构件是由树脂制造,在盖主体上一体形成有使燃料箱内的燃料流通到燃料箱外的配管部。
然而,在燃料泵组件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盖构件的配管部的朝向、长度等规格只不过是普通的,难以实现部件的通用化,因此不得不提高成本。即,不同的车型采用不同的发动机机型,必须分别制造与按每种发动机机型所要求的规格相应的盖构件,为此,用于成形该盖构件的成形模具也需要准备与规格相应的台数,从而不得不提高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部件通用化而能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
上述课题可由以下述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结构为要旨的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来解决。
即,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可安装在燃料箱上并具有连通燃料箱内外的连络部的安装构件,具有构成其主体的主体构件、和结合在该主体构件上并形成上述连络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连络部形成构件。因此,用结合机构将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时,如果能选择多种结合形态或任意选择结合形态,则即使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分别只有一种,也能得到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结合形态不同的多种安装构件,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另外,如果可对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构件,则即使只使一部件通用化,也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因此,即使只使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至少一构件通用化,也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如此能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更加有利。
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燃料泵组件,上述安装构件的连络部是供燃料流通的配管部。因此,连络部形成构件可以形成配管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燃料泵组件,上述安装构件的连络部是具有通电接线端子的连接器部。因此,连络部形成构件可以形成具有通电接线端子的连接器部的一部分或全部。
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燃料泵组件,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及连络部形成构件是由树脂制造。因此,能容易地成形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同时,可以使安装构件轻量化,进而使燃料泵组件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燃料泵组件,采用树脂溶接方式能容易地将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另外,采用树脂溶接方式时,可以省略掉将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等密封构件,通过省略了该密封构件,可以使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结合部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可以用快速装配机构容易地将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
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可以对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方构件。因此,对于多种机种,只要准备一种一构件,准备与各机种对应的另一构件即可。因此,只使一构件通用化,就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
根据技术方案8记载的安装构件,具有构成其主体的主体构件、和结合在该主体构件上并形成上述连络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连络部形成构件。因此,用结合机构将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时,如果能选择多种结合形态或任意选择结合形态,则即使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分别只有一种,也能得到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结合形态不同的多种安装构件,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另外,如果对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可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构件,则即使只使一构件通用化,也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因此,即使只使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至少一构件(部件)通用化,也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可以降低成本。
根据技术方案9记载的安装构件,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是由树脂制造。所以,可容易成形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同时可以使安装构件轻量化。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安装构件,采用树脂溶接方式可容易将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另外,采用树脂溶接方式时,可以省略掉将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等密封构件,通过省略了该密封部件,可以使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结合部小型化。
根据技术方案11记载的安装构件,可以用快速装配机构容易地将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结合。
根据技术方案12记载的安装构件,可以对上述主体构件及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方构件。因此,对于多种机种,只要准备一种一方部件,准备与各机种对应的另一方部件即可。因此,只使一方部件通用化,就可以使安装构件多样化。
根据技术方案13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在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设有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能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并且可在周向选择卡合位置。因此,可以选择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卡合位置,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可降低成本。如此能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更加有利。另外,在将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所以,能提高结合部的周向强度。因此,在使用安装构件时、使用燃料泵组件时等,可以防止或减少因意外的外力作用在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或连络部形成构件上而导致安装构件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14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将上述止转机构设在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由此,在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可容易地构成止转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15记载的燃料泵组件,将上述止转机构形成为以与接合部的轴线正交的一直线为基准的线对称状。由此,可容易构成止转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16记载的安装构件,在上述主体构件与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设有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能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并且可在周向选择止合位置。因此,可以选择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卡合位置,可使安装构件多样化,可降低成本。另外,通过在将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能提高结合部的周向强度。因此,在使用安装构件时、使用燃料泵组件时等时,可以防止或减少因意外的外力作用在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或连络部形成构件上而导致安装构件的破损。
根据技术方案17记载的安装构件,将上述止转机构设在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由此,在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可容易构成止转机构。
根据技术方案18记载的安装构件,将上述止转机构形成为以与接合部的轴线正交的一直线为基准的线对称状。由此,可容易构成止转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通过使部件通用化,可以降低成本。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燃料泵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燃料泵组件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表示燃料泵组件的构成部件的分解图。
图4是表示第1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2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3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4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第4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安装板的仰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吸滤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15是图14的XV-XV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板主体和进料管的溶接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表示板主体与进料管的溶接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安装板的剖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安装板的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止转机构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安装板的进料管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安装板的板主体和进料管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以下的实施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用于机动两轮车、带原动机的自行车等两轮车的燃料泵组件。图1是表示燃料泵组件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燃料泵组件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表示燃料泵组件的构成部件的分解图。另外,本实施例的燃料泵组件设置在燃料箱上,该燃料箱例如装载在两轮车(未图示)的车身架上的车座前方附近。另外,如图1所示,在燃料箱1的上板部2上形成有用于设置燃料泵组件5的、例如圆孔形状的开口孔3。此外,燃料箱1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划分构件”。
如图3所示,燃料泵组件5是将燃料泵6、外壳构件7、安装板8、调压器9、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组件化而成的。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以安装板8、调压器9、燃料泵6、外壳构件7、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的顺序进行说明。另外,如图1所示,外壳构件7和安装板8通过第1快速装配机构14及第2快速装配机构15被安装到一起。外壳构件7和吸滤器10通过第3快速装配机构17被安装到一起。外壳构件7和燃料测量计12通过第4快速装配机构18被安装到一起。后面将逐一说明各快速装配(snap fit)部件14、15、17、18。
首先,从安装板8开始说明。图12是表示安装板的仰视图,图13是图12的XIII-XIII剖视图。此外,安装板8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安装构件”。
如图13所示,安装板8具有构成其主体的板主体20、和结合在该板主体20上的进料管21。板主体20由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形品构成。另外,板主体20形成为以大致圆板状的板状部22作为主体。在板状部22的下表面,突出着环状的肋部23(参照图12)。在将肋部23几乎紧密地嵌合在上述燃料箱1的开口孔3(参照图1)内的状态,板状部22可将该开口孔3封闭。另外,如图13所示,在板状部22上内外双层筒状一体形成有以规定角度(例如90°)与该板状部22交叉的内管部25和外管部26。
上述进料管21由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树脂材料形成的树脂成形品构成。进料管21例如形成为弯头状。进料管21的基部侧端面(下端面)通过结合机构呈对接状地结合在上述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上端面上。由此,外管部26与进料管21连通。由该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和进料管21形成了连接燃料箱1的内部空间和燃料箱1的外部空间(即将燃料箱1内外连通)的配管部28。另外,配管部28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连络部”。另外,具有外管部26的板主体部20构成安装板8的主体,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主体构件”。另外,进料管21形成配管部28的一部分,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连络部形成构件”。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进料管(连络部形成构件)21形成配管部(连络部)28的一部分时,在板主体(主体构件)20上形成有作为配管部(连络部)28的其余部分的外管部26。
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将上述进料管21结合到上述板主体20上的结合机构,可以采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的树脂的溶接机构(标注附图标记29)。进料管21结合到板主体20上时,以使进料管21的前端部、即排出端部21a指向所希望的方向的状态,把进料管21结合在板主体20上。
在此,说明将进料管21结合到板主体20上的溶接构造。图16是表示板主体和进料管的溶接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17是表示板主体与进料管的溶接前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7所示,在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开口端(上端)外周部形成有环状的上端有接合面130a的接合部130。另外,在外管部26的开口端内周部形成有上端有抵接面132a的抵接部132,该抵接部132和上述接合部130形成为双层环状。另外,具有接合面130a的接合部130比上述抵接部132的抵接面132a向上方突出。接合部130的突出量130X相当于溶接余量130X(标注与突出量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接合部130与抵接部132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截面的隔离槽131。
另外,在上述进料管21的开口端(下端)外周部形成有环状的下端有接合面134a的接合部134。另外,在外管部26的开口端内周部形成有下端有抵接面136a的抵接部136,该抵接部136和上述接合部134形成为双层环状。另外,具有接合面134a的接合部134比上述抵接部136的抵接面136a向下方突出。接合部134的突出量134X相当于溶接余量134X(标注与突出量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接合部134与抵接部136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形截面的隔离槽135。另外,进料管21的接合部134、隔离槽135、抵接部136分别与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接合部130、隔离槽131、抵接部132相对。
接着,说明把进料管21溶接到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上的情形。从图17的状态可知,在把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接合面130a和进料管21的接合面134a朝相互相对方向推压的状态下,借助例如由未图示的振动发生装置产生的振动,两接合部130、134的前端部被加热熔融。同时,两接合部130、134的对接端部的溶接余量130X、134X(参照图17)相互溶接(参照图16)。并且,通过两抵接部132、136的抵接面132a、136a以面接触状相互抵接,限制两接合部130、134进行进一步溶接。因此,防止两接合部130、134的过度溶接,使两接合部130、134适当溶接。然后,溶接部(标注附图标记138)被冷却固化,从而完成了将进料管21安装到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上。
另外,在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接合部130和进料管21的接合部134的溶接部138处产生的熔融树脂的一部分溢出到两接合部130、134的内周侧及外周侧。溢出到其内周侧的熔融树脂140固化而形成为溶接溢料140(标注与熔融树脂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溢出到外周侧的熔融树脂141固化而形成为溶接溢料141(标注与熔融树脂相同的附图标记)。但是,可将溢出到内周侧的熔融树脂140以容纳在隔离槽131、135内(参照图16)。由此,可以阻止熔融树脂140从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抵接部132与进料管21的抵接部136之间溢出到配管部28(参照图13)内。因此,可以避免在配管部28内形成溶接溢料140,可以防止或减少溶接溢料140混入到燃料中。另外,可以省略掉两接合部130、134中至少一接合部。另外,可以省略掉两抵接部132、136中至少一抵接部。另外,可以省略掉两隔离槽131、135中至少一隔离槽。
如图13所示,上述板主体20的内管部25的上端面被封闭部30封闭。另外,在上述板状部22的下面侧,在该板状部22上一体形成有排出口连接管部31和排出管部32,该排出口连接管部31与上述外管部26连通成两岔状,该排出管部32以贯通外管部26的状态,与内管部25连通成两岔状。排出口连接管部31和排出管部32分别朝斜下方延伸,其前端面开口。
在上述板状部22上一体形成有连接器部34(参照图13),该连接器部34具有贯通板状部22上下表面的接线柱35。与由未图示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的外部连接器可从该连接器部34的上面侧插入而连接到该连接器部34上。此外,虽然未图示,与燃料泵6电连接的导线的连接器部可从连接器部34的下面侧插入而连接到该连接器部34上,并且与燃料测量计12电连接的导线103(参照图1)的连接器部也可插入而连接到该连接器部34上。
如图12所示,在上述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下端部外周面上,例如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突出着一对楔形的第1卡合突起36(参照图12)。第1卡合突起36是朝下方变尖的形状(参照图4和图5)。具有第1卡合突起36的外管部26与后述外壳构件7的具有第1卡合孔61的嵌合壁部60协作,构成第1快速装配机构14。另外,图4是表示第1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第1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2所示,在上述板状部22的下表面一体形成有一对半圆筒部38。半圆筒部38成对时构成圆筒状,以将上述排出口连接管部31置于一对半圆筒部38之间、该一对半圆筒部28分别位于排出口连接管部31两侧相分离的状态配置该半圆筒部28。在半圆筒部38的下端部的外周面上突出着例如为楔形的第2卡合突起39(参照图3)。第2卡合突起39是朝下方变尖的形状。此外,具有第2卡合突起39的半圆筒部38与后述外壳构件7的具有第2卡合孔64的外套筒部63协作而构成第2快速装配机构15。此外,图6是表示第2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第2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接着,说明调压器9。该调压器9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在图5中,与第1快速装配机构14一起,详细表示了调压器9。
如图5所示,调压器9具有夹持隔膜(未图示)的上下一对套体41、42,在该两套体41、41的接合部外周形成有凸缘部43。另外,在上侧套体41的上端面,在同一轴线上突出着用于排出剩余燃料的燃料返回管44。另外,在上侧套体41的上端面上以围绕燃料返回管44的方式形成有燃料导入口45。此外,燃料返回管44形成为台阶管状,在其小直径管部上以外套状安装有O形密封圈47。另外,在上侧套体41上以外套状安装有间隔圈48、O形密封圈49。
接着,说明燃料泵6。燃料泵6是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燃料泵6例如是旋涡式电动泵,形成为大致圆柱状。在燃料泵6的下端面突出着用于吸入燃料箱1内的燃料的燃料吸入口51。而且,在燃料泵6的上端面突出着用于排出吸入的燃料的燃料排出口52。另外,在燃料泵6的上端面设有连接器部53。与上述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连接的导线(未图示)的连接器部可插入该连接器部53而与其连接。通过连接器部53通电而驱动燃料泵6,使内置的旋转体(例如叶轮)旋转,从而通过燃料吸入口51吸入燃料箱1内的燃料,并且将其升压后从燃料排出口52排出。另外,在燃料泵6的下端面突出着过滤器止脱用销54。
接着,说明外壳构件7。
如图3所示,外壳构件7被形成为以能内嵌上述燃料泵6的大致圆筒状的泵保持筒部56为主体。在泵保持筒部56的上端部一体形成有托板部57,该托板部57面向上述安装板8的外管部26的下端面。在托板部57上形成有能嵌合上述调压器9的下例套体42的嵌合孔58(参照图5)。嵌合孔58的孔缘部被形成为可防止调压器9的凸缘部43脱离(参照图4)。外壳构件7由例如由聚缩醛树脂(POM)、尼龙树脂等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形品构成。
如图3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56的托板部57的外周部上,以点对称状一体形成有一对嵌合壁部60。一对嵌合壁部60被形成为可内嵌上述安装板8的外管部26(参照图4)。在嵌合壁部60上形成有第1卡合孔61。在嵌合壁部60嵌合在外管部26上时,该第1卡合孔61能利用该嵌合壁部60的弹性变形、即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参照图4中双点划线60)而与上述第1卡合突起36卡合。另外,具有第1卡合突起36的外管部26和具有第1卡合孔61的嵌合壁部60构成了“第1快速装配机构14”。
如图7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56的上端部一体形成有大致C字筒状的外套筒部63。外套筒部63被形成为能跨越上述安装板8的两个半圆筒部38地外套于其上(参照图6)。在外套筒部63上形成有第2卡合孔64,当外套筒部63嵌合在两个半圆筒部38上时,该第2卡合孔64能利用该外套筒部63两端部的弹性变形、即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参照图6中双点划线63)而与上述两个第2卡合突起39卡合。另外,具有第2卡合突起39的半圆筒部38和具有第2卡合孔64的外套筒部63构成了“第2快速装配机构15”。
如图3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56的下端部外周面上,例如在周向上等间隔地突出着3个(在图3中示出2个)楔形的第3卡合突起66。第3卡合突起66是朝泵保持筒部56的轴向下方变尖的形状。而且,在泵保持筒部56的下端部,在相邻的第3卡合突起66之间形成有将泵保持筒部56的轴向下方开放的切槽67。另外,具有第3卡合突起66的泵保持筒部56、和后述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具有第3卡合孔91的连接壁部90协作而构成第3快速装配机构17。图8是表示第3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第3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泵保持筒部56的侧面部一体形成有测量计安装部70,该测量计安装部70具有用于安装后述燃料测量计12的平坦的测量计安装面71。在测量计安装部70的测量计安装面71上一体形成有例如直线状的卡合凸部72。在卡合凸部72下端部的突出端部上突出着向两侧方伸出的一对卡定片72a。另外,在测量计安装部70的测量计安装面71上一体形成有例如位于上端部角部的卡定凸部73和卡定突起74,该卡定凸部73和卡定突起74相互隔开规定间隔。另外,具有卡合凸部72、卡定凸部73及卡定突起74的测量计安装部70与后述燃料测量计12的测量计主体95的具有卡定部99的嵌合凹部100及弹性卡定片101协作而构成第4快速装配机构18。此外,图10是表示第4快速装配机构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第4快速装配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接着,说明吸滤器10。图14是表示吸滤器的主视剖视图,图15是图14的XV-XV剖视图。
如图15所示,吸滤器10具有过滤构件76、支承构件77、和泵连接构件78。过滤构件76例如由树脂制的网筛、无纺布等过滤用材料形成为扁平袋状。另外,支承构件77是用树脂制造,具有构架部80和导出管部81,该构架部80将过滤材料76保持为膨胀状态来确保过过滤构件76的内部容积,该导出管部81将过滤构件76的内外连通。导出管部81形成为弯头状,该导出管部81的外端部朝上方开口。
上述泵连接构件78是用树脂制造,具有连通管部83、连接板部84、和承接板部85,该连接板部84在连通管部83的下部外周面呈凸缘状伸出,该承接板部85在连通管部83的上端外周面呈凸缘状伸出。连通管部83的下端部内嵌在上述支承构件77的导出管部81的外端部内,该连通管部83的上端部被形成为可外套在上述燃料泵6的燃料吸入口51上。另外,在将连通管部83的下端部内嵌在支承构件77的导出管部81的外端部内的状态下,连接板部84通过连接构件87呈叠合状地结合在上述支承构件77的导出管部81的上端面上。另外,在把连通管部83的上端部外套在燃料泵6的燃料吸入口51上的状态下,承接板部85可叠合地形成在上述燃料泵6的下端面上(参照图15)。在承接板部85上形成有能嵌合、即能插入燃料泵6的过滤器止脱用销54的销插入孔88。
如图9所示,在上述承接板部85的外周部上一体形成有以大致等间隔排列的3个连接壁部90。连接壁部90被形成为可外套在上述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的下端部上(参照图2)。在连接壁部90上形成有第3卡合孔91,当连接壁部90外套在上述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上时,该第卡合孔91能利用连接壁部90的弹性变形、即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参照图8中双点划线90)而分别与上述第3卡合突起66卡合。此外,具有第3卡合突起66的泵保持筒部56和具有第3卡合孔91的连接壁部90构成了“第3快速装配机构17”。
另外,如图9所示,在上述承接板部85的外周部上一体形成有位于相邻的连接壁部90相互之间的3个保持壁部93。保持壁部93被形成为能嵌合在上述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的切槽67内,且可外套在上述燃料泵6的下端部上(参照图8)。
接着,说明燃料测量计12。燃料测量计12具有根据电阻值检测燃料箱1(参照图1)内的燃料剩余量、即燃料的液面的液面计的功能。
如图3所示,燃料测量计12具有测量计主体95、可相对于该测量计主体95转动地设置于该测量计主体95上的摆动臂96、安装在该摆动臂96的自由端部上、并能浮在燃料箱1内的液面上的浮子97,该测量计主体95形成为盒状,并具有电阻基板(未图示)。
如图11所示,上述测量计主体95具有面向上述外壳构件7的测量计安装部70的测量计安装面71的安装面98。具体地说,在安装面98上分散地突出着例如横长方形的多个(图11中是上下左右共4个)突起部98a,且这些突起部98a具有微小的突出量。使安装面98上的突起部98a与测量计安装面71面接触,减少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耐磨损性。例如,当使安装面98整面与测量计安装面71面接触时,可以预想到,不仅两个接触面要求高平面度而不得不提高成本,而且接触部范围变大容易磨损。但如上所述,使安装面98上的突起部98a与测量计安装面71接触,减少了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只要确保突起部98a精度即可,所以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耐磨耗性。另外,突起部98a的形状不限定是横向较长的方形,可以适当改变成其它形状。另外,突起部98a不限定与测量计安装面71面接触,也可以是与其点接触。
另外,在安装面98上形成有能与上述外壳构件7的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合凸部72嵌合的嵌合凹部100。嵌合凹部100具有卡定部99,在嵌合凹部100与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合凸部72卡合的状态(参照图10中双点划线72)下,测量计主体95相对于测量计安装部70朝下方移动规定量,从而该卡定部99限制测量计主体95不能再继续移动,并且防止卡合凸部72的卡定片72a脱出。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测量计主体95的一侧部(与上述外壳构件7的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定凸部73及卡定突起74对应的侧部),一体形成有向上立起状的弹性卡定片101。弹性卡定片101被形成为可朝着测量计主体95侧弹性变形、即挠曲变形(参照图10中双点划线101)。在弹性卡定片101的自由端部即上端部形成有止脱部102。在把上述测量计主体95的嵌合凹部100嵌合到上述外壳构件7的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合凸部72上时,弹性卡定片101在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定凸部73与卡定突起74之间,其止脱部102成为向上方伸出的状态(参照图10中双点划线102)。并且,当测量计主体95相对于测量计安装部70朝下方相对移动规定量时,止脱部102利用弹性卡定片101的挠曲变形,朝下方通过卡定凸部73与卡定突起74之间。然后,当卡合凸部72的卡定片72a与卡定部99卡合而不能脱开时,随着弹性卡定片101的弹性复原,止脱部102潜入卡定突起74的下侧,由此限制测量计主体95相对于测量计安装部70朝上方移动,从而防止测量计主体95脱出。此外,具有卡合凸部72、卡定凸部73及卡定突起74的测量计安装部70、和具有卡定部99的嵌合凹部100、以及具有弹性卡定片101的测量计主体95构成“第4快速装配机构18”。
另外,从上述测量计主体95引出与内置在其主体内的检测元件电连接的导线103(参照图1)。设在导线103的自由端部的连接器部(未图示)可从上述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下面侧插入而与其连接。
接着,说明上述安装板8、调压器9、燃料泵6、外壳构件7、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的组装顺序的一例子。
首先,把调压器9组装到安装板8上。即,把调压器9上侧的壳体41,通过间隔圈48及O形密封圈49以密封状态嵌合在安装板8的外管部26的下端部内(参照图4)。此时,使调压器9的凸缘部43与外管部26的下端面抵接。另外,把调压器9的燃料返回管44,通过O形密封圈47以密封状态嵌合在安装板8的内管部25的下端部内。由此,燃料导入口45与外管部26内(除了内管部25内)连通。当从上述进料管21排出的燃料的压力、即外管部26内的燃料压力超过规定值时,调压器9将剩余燃料从燃料返回管44排出到内管部25内,从而把外管路内的燃料压力控制为规定压力。
接着,把外壳构件7的托板部57的嵌合孔58嵌合到调压器9的下侧的壳体42。由此,由外壳构件7的托板部57的嵌合孔58的孔缘部防止调压器9的凸缘部43脱出(参照图4)。另外,把外壳构件7的两嵌合壁部60嵌合在安装板部8的外管部26上。这时,两嵌合壁部60的各第1卡合孔61利用该嵌合壁部60的挠曲变形(参照图4中双点划线60)而与外管部26的各第1卡合突起36卡合。从而外壳构件7通过第1快速装配机构14被安装在安装板8上。
另外,把外壳构件7的外套筒部63嵌合在安装板8的半圆筒部38上(参照图6)。此时,外套筒部63的各第2卡合孔64利用该外套筒部63的挠曲变形(参照图6中双点划线63)而与半圆筒部38的各第2卡合突起39卡合。从而外壳构件7通过第2快速装配机构15被安装在安装板8上。
接着,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承接板部85的连通管部83外套在燃料泵6的燃料吸入口51上。同时,燃料泵6的过滤器止脱销54插入到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销插入孔88内,泵连接构件78的由承接板部85与燃料泵6的下端面叠合(参照图2)。另外,根据需要把金属制板簧材形成的O形开口环、E形开口环等止脱构件(未图示),利用其弹性安装在过滤器止脱用销54上,从而可切实地防止吸滤器10(具体地说是泵连接构件78)从燃料泵6上脱开。
另外,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连通管部83外套在燃料吸入口51上,同时,泵连接构件78的各保持壁部93外套在燃料泵6的下端部上(参照图8)。
接着,把燃料泵6嵌入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内。再把燃料泵6的燃料排出口52通过O形密封圈105以密封状态嵌合在安装板8的排出口连接管部31内(参照图2)。同时,把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连接壁部90嵌合在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上(参照图8)。此时,泵连接构件78的连接壁部90的各第3卡合孔91利用该连接壁部90的挠曲变形(参照图8中双点划线90)而与泵保持筒部56的各第3卡合突起66卡合,从而吸滤器10通过第3快速装配机构17被安装在外壳构件7上。另外,吸滤器10的泵连接构件78的各保持壁部93嵌合在外壳构件7的泵保持筒部56的各切槽67内。另外,未图示的导线的两连接器部被插入于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和燃料泵6的连接器部53内。
另外,把燃料测量计12的测量计主体95呈叠合状配置在外壳构件7的测量计安装部70上。此时,使形成在安装面98上的适当数量(例如4个)突起部98a与测量计安装面71接触、即抵接。从该状态,使测量计主体95相对于测量计安装部70朝下方相对移动,从而把测量计主体95的嵌合凹部100以止脱状态与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合凸部72卡合,并且,测量计主体95的弹性卡定片101的止脱片102利用该弹性卡定片101的挠曲变形(参照图10中双点划线101),以止脱状态与测量计安装部70的卡定突起74卡合,从而燃料测量计12(具体地说是测量计主体95)通过第4快速装配机构18被安装在外壳构件7上。另外,测量计主体95的导线103(参照图1)的连接器部(未图示)从下面侧插入于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而与其连接。
这样,把安装板8、调压器9、燃料泵6、外壳构件7、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组装起来,构成了燃料泵组件5。该燃料泵组件5如下述地装载在燃料箱1上。
即,从吸滤器10起把吸滤器10、外壳构件7、燃料测量计2等通过开口孔3插入燃料箱1内。然后,把安装板8的板状部22的肋部23嵌合在燃料箱1的开口孔3内(参照图1),用该状板部22将开口孔3封闭。板状部22的外周部,通过例如由橡胶状弹性体构成的密封垫圈或密封构件(未图示)配置在燃料箱1的开口孔3(参照图1)的孔缘部上,并且通过固定机构(未图示)固定成密闭状态。作为安装板8固定在燃料箱1上的固定机构,可以采用螺丝固定等紧固机构。另外,作为将安装板8固定在燃料箱1上的固定机构,也可以适当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树脂的溶接机构、粘接剂粘接机构等代替使用螺丝固定的紧固机构。此时,可以省略掉密封垫圈或密封构件。另外,安装板8的板状部22和/或燃料箱1是由刚性比树脂高的材料、例如铁板等金属制时,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通过密封垫圈或密封构件(未图示)将板状部22固定在燃料箱1上。另外,虽然未图示,在进料管21的排出端部21a上连接着与发动机(内燃机)中的具有喷射器的输油管连通的燃料供给管。另外,未图示的外部连接器从上面侧插入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而与其连接。
上述装载在上述燃料箱1上的燃料泵组件5(参照图2)中,随着发动机(内燃机)的运转,燃料泵6被驱动。由此,燃料箱1内的燃料通过吸滤器10的过滤构件76被过滤后,从支承构件77的导出管部81通过泵连接构件78的连通管部83被燃料吸入口51吸入。被吸入到燃料吸入口51的燃料在燃料泵6内被升压后,从燃料排出口52排出。从燃料排出口52排出的燃料从安装板8的排出口连接管部31通过外管部26(除了内管部25内以外)、进料管21,被送出到燃料供给管(未图示)。从进料管21送出的燃料的压力,由调压器9调节为规定压。从调压器9的燃料返回管44排出的剩余燃料从内管部25通过排出管部32被排出到燃料箱1内。
另外,由燃料测量计12(参照图1)检测燃料箱1内的燃料的剩余量。即,燃料测量计12的浮子97在燃料箱1内的剩余燃料、即液面上浮游,使摆动臂96转动。检测到摆动臂96的转动的测量计主体95输出检测信号。该检测信号从导线103经过安装板8的连接器部34的接线端子35、外部连接器而输出到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构成的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单元根据来自测量计主体95的检测信号,算出燃料箱1内的燃料剩余量,使报警指示器、报警灯等显示机构(未图示)工作。
上述燃料泵组件5中,可安装在燃料箱1上并且具有将燃料箱1内外连通的配管部28的安装板8,具有作为其主体的板主体20、和结合在该板主体20上并且形成配管部28的一部分的进料管21(参照图13)。为此,例如,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用溶接机构29结合时,在使进料管21的排出端部21a指向所希望方向的状态下,将进料管21结合在板主体20上。因此,可以选择多种板主体或任意选择板主体20与进料管21的由溶接机构29结合的结合形态。因此,即使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分别只有一种,也可以得到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不同结合形态的多种安装板8,可以使安装板8多样化。
因此,使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之中的至少一构件通用化,可以使安装板8多样化,可以降低成本。如此,能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5,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5更加有利。
另外,由于安装板8具有作为其主体的板主体20、和结合在该板主体20上的进料管21,所以,可对任一部构有选择地安装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部件。因此,可以采用小型化的构件作为至少一方构件,从而可以使燃料泵组件5少占空间。如此,能节省空间的燃料泵组件,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设置空间受限制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更加有利。
另外,安装板8的连络部是供燃料流通的配管部28,进料管21形成配管部28的一部分。因此,可将配管部28分割形成为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和进料管21这两部分。另外,进料管21也可以形成配管部28的全部。如此,进料管(连络部形成构件)21形成配管部(连络部)28的全部时,例如,与后述实施例2(参照图18)中的将连接器构件110结合在板主体20的结合构造同样地,在板主体20上设置供进料管21穿过的通孔,把进料管21结合在该通孔的孔缘部。
由于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是由树脂制造,所以,可容易地成形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同时,可以实现安装板8的轻量化,进而可以使燃料泵组件5轻量化。
另外,可以用树脂的溶接机构29,容易地将安装板8的板主体20与进料管21结合。另外,采用树脂的溶接机构29时,可以省掉用于将板主体20与进料管21之间密封的O形密封圈等的密封构件,由于省略了该密封部件,所以可使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结合部小型化。因此,可以缩短在板主体20的板状部22上突出的配管部28的高度28h(参照图13)。如此能缩短安装板8的配管部28的高度28h的燃料泵组件5,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燃料箱1上的装载空间受限制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5更加有利。
另外,对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之中的任一构件,可以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构件。例如,对板主体20,可以有选择地安装排出端部21a的朝向、高度等规格不同的多种进料管21;或者对进料管21,可以有选择地安装外管部26、连接器部34等规格不同的多种板主体20。即,对板主体20可以有选择地安装多种进料管21时,对于多种机种,只要准备一种板主体20,准备多种与各机种对应的进料管21即可。因此,使板主体20通用化,可以降低成本。另外,对进料管21可以有选择地安装多种板主体20时,对于多种机种,只要准备一种进料管21,准备多种与各机种对应的板主体20即可。因此,通过使进料管21通用化,可以降低成本。如上所述,使一构件通用化,可以使安装板8多样化。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和以后的实施例,是改变上述实施例1的一部分而成的。所以,只说明改变的部分,省略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中,对上述实施例1中安装板8的具有接线端子35的连接器部34作了改变。图18是表示安装板8的剖视图。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安装板8具有构成其主体的板主体20、和在该板主体20上有接线端子35的连接器构件110。在板主体20的板状部22上形成有可供连接器构件110穿过的通孔112。在连接器构件11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呈凸缘状伸出的凸缘部114。连接器构件110的凸缘部114,通过结合机构结合在板主体20的板状部22的通孔112的孔缘部113上。由此,形成了联络燃料箱1的内部空间和燃料箱1的外部空间(即将燃料箱1内外连通)的连接器部110(标注与连接器构件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板主体20构成其主体,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主体构件”。另外,连接器部(连接器构件)110形成上述实施例1中的整个连接器部34,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连络部形成构件”、“连络部”。
另外,本实施例中,作为将连接器构件110结合在板主体20上的结合机构,是采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树脂的溶接机构(标注附图标记116)。在将连接器构件110结合到板主体20上时,在使连接器构件110指向所希望的周向的状态,将连接器构件110结合到板主体20上。
本实施例2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8的连络部是具有通电接线端子35的连接器构件110,连接器构件110形成连接器部的全部。因此,可以将连接器部与板主体20分开地形成在连接器构件110上。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使用快速装配机构120代替上述实施例1中的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溶接机构29。图19是表示安装板的剖视图。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板8,在板主体22上突出着位于上述外管部26周围的适当个(图19中示出2个)卡定片121。而且,在进料管21的基部侧外周部形成有环状的台阶面123。并且,在卡定片121上形成了卡爪122,当把进料管21整合在外管部26上时,该卡爪122利用该卡定片121的弹性变形、即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参照图19中双点划线121)而可与进料管121的台阶面123卡合。此外,具有卡爪122的卡定片121和台阶面123构成了“快速装配机构120”。
本实施例中,在将进料管21结合到板主体部20上时,在使进料管21的前端部、即排出端部21a指向所希望方向的状态,将进料管21的基端部压靠到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上。此时,板主体20的卡定片121的卡爪122利用该卡定片121的弹性变形、即扩径方向的挠曲变形(参照图19中双点划线121)而与进料管121的台阶面123卡合。从而进料管21通过快速装配机构120结合、即安装在板主体20上。另外,在外管部26与进料管21的接合面之间设置O形密封圈125,将两者间密封住。
本实施例3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快速装配机构120容易地将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结合起来。
另外,本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可在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与进料管21基端部的相对面之间设置由可相互卡合的凸部127和凹部128构成的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的凸部127和凹部128,在由快速装配机构120将板主体部20与进料管21结合的同时相互卡合。如此可以止住进料管21相对于板主体20的旋转,同时可限制进料管21的意外转动。另外,止转机构的凸部127和凹部128能以等间隔设置多组,或者也可以对规定数的凸部127设置对应倍数的凹部128,从而将进料管21结合到板主体20上时,可以使进料管21的排出端部21a从多个指向方向中选择地使其指向所希望的方向。另外,图20中,是在外管部26上设置凸部127,在进料管21的基端部设置凹部128,但也可以在外管部26上设置凹部128,在进料管21的基端部设置凸部127。
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把在上述实施例3中的、设在安装板8的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与进料管21基端部的相对面之间的止转机构的凸部和凹部,设置为多组(例如8组)。另外,图21是表示安装板的进料管周边部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安装板的板主体和进料管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1所示,安装板8的板主体20的外管部26的上端侧开口端部(上端部)成为中空圆筒状的接合部150。在接合部150的上端面,在周向等间隔地、例如以45°间隔形成了多个(图21中示出8个)凸部152。相邻的凸部152相互之间成为凹部154。另外,接合部15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圆环状接合部”。
如图22所示,在上述进料管21的开口端部(下端部)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接合部160。接合部160具有与上述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相同的内径和外径,可以与该接合部150匹配(参照图21)。在接合部160的下端面,在周向等间隔地、例如以45°间隔形成了多个(图21中示出了8个)凹部162。相邻的凹部162相互之间成为凸部164。另外,接合部160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圆环状接合部”。而且,接合部150的上端面和接合部160的下端面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相对端面”。
上述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的凸部152、和上述进料管21的接合部160的凹部162,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即相对方向能够卡合(参照图21)。此时,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的凹部154、和进料管21的接合部160的凸部164,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即相对方向能够卡合。在该状态下,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在周向被止转。另外,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的凸部152、和进料管21的接合部160的凹部162,可以选择在周向45°间隔的卡合位置。另外,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的凸部152、和进料管21的接合部160的凹部162构成了止转机构170。该止转机构170的凸部152和凹部162形成为以通过接合部150、160的轴线170L(参照图22)的一直线(一平面)为基准的线对称状。
本实施例中,在将进料管21结合到板主体20上时,在使进料管21的前端部、即排出端部21a指向所希望方向的状态下,使板主体20的接合部150的凸部152、和进料管21的接合部160的凹部162,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即相对方向卡合(参照图21)。同时,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通过上述快速装配机构120(参照上述实施例3)结合,从而形成了配管部28(参照图21)。另外,在图21和图22中省略了快速装配机构120。
本实施例4也能得到与上述实施例3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安装板8的板主体20与进料管21之间设有止转机构170,该止转机构170能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并可在周向选择卡合位置。因此,可以选择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卡合位置、即可选择进料管21的排出端部21a的朝向,可以使安装板8多样化,可降低成本。如此能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与用于四轮车相比,作为要求低成本的两轮车用燃料泵组件更加有利。另外,由于使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从而可提高结合部的周向强度。因此,在使用安装板8时、使用燃料泵组件时等,可以防止或减少因意外的外力作用在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或进料管21上而导致安装板8的破损。
另外,将上述止转机构170设在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150、160的相对端面上。由此,在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150、160的相对端面上可容易构成止转机构170。
另外,将止转机构170形成为以与接合部150、160的轴线170L正交的一直线(一平面)为基准的线对称状。由此,可容易构成止转机构170。
另外,可以适当地增减止转机构170的凸部152和凹部162的组数。另外,止转机构170的凸部152和凹部162可以颠倒过来配置、即可以把凸部设在进料管21侧,把凹部162设在板主体20侧。另外,将进料管21结合到安装板8的板主体20上的结合机构,也可以适当采用螺丝接合、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树脂的溶接机构、粘接剂粘接机构、夹具的夹持固定机构等来代替止转机构170。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安装部件,例举了可以安装在划分两个空间即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燃料箱1上并具有将两空间连通的配管部28的安装板8。但只要是能安装在划分两个空间的划分构件上、并具有连通两空间的配管部的安装构件,与上述实施例1、3中的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同样地、或者与上述实施例2中的板主体20和连接器构件110的组合同样,都可适用本发明。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作改变。例如,燃料泵组件5并不限定用于两轮车,也可以用于四轮车、其它用途的发动机。另外,燃料泵组件5至少具有相互安装的两个部件即可。因此,不限定是否有例如调压器9、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等。另外,上述实施例中,是把安装板8、吸滤器10、燃料测量计12(具体地说是测量计主体95)安装在外壳构件7上,但该安装的组合可以适当改变。例如,也可以把吸滤器10安装在安装板8上,或者也可以把燃料测量计12安装在安装板8上。另外,快速装配机构的卡合构造、组数等没有限定,只要是利用弹性变形能安装两个部件的构造即可。例如,也可以把快速装配机构120中的卡定片120和台阶面123颠倒过来配置,即,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板主体20上设置台阶面123,在进料管21上设置卡定片121。也可以把各快速装配机构中的卡合突起和卡合孔颠倒过来配置,即,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设有卡合突起的构件上设置卡合孔,在设有卡合孔的构件上设置卡合突起。另外,也可以用卡合槽、卡合凹部等代替卡合孔,只要能与卡合突起卡合即可。另外,可以增减各快速装配机构的卡合部位。另外,安装板8不限于安装在燃料箱1的上板部上,也可以安装在侧板部或底板部上。另外,外壳构件7、安装板8的板主体20及进料管21、泵连接构件78等,在上述实施例中是由树脂制造,但也可以是由金属制造。
另外,用于安装外壳构件7和安装板8的安装机构不限定是两快速装配机构14、15,也可以采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的树脂的溶接机构、粘接剂粘接机构、螺丝接合、夹具夹持固定等机构。另外,用于安装外壳构件7和吸滤器10的安装机构不限定是第3快速装配机构17,也可以采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的树脂的溶接机构、粘接剂粘接机构、螺丝接合、夹具夹持接合等机构。另外,用于安装外壳构件7和燃料测量计12(具体地说是测量计主体95)的安装机构不限定是第4快速装配机构18,也可以采用振动溶接、热板溶接、激光溶接等的树脂的溶接机构、粘接剂粘接机构、螺丝接合、夹具夹持固定等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料泵组件,在安装构件上组装燃料泵而成,上述安装构件可安装在燃料箱上并具有连通燃料箱内外的连络部;上述燃料泵配置在上述燃料箱内并将该燃料箱内的燃料供给到燃料箱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构件具有构成其主体的主体构件、和结合在该主体构件上并形成上述连络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连络部形成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构件的连络部是用于流通燃料的配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构件的连络部是具有用于通电的接线端子的连接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及连络部形成构件是由树脂制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相结合的结合机构是树脂的溶接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相结合的结合机构是快速装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可以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方构件。
8.一种安装构件,可安装在划分两个空间的划分构件上,并具有连通两空间的连络部;其特征在于,具有构成其主体的主体构件、和结合在该主体构件上并形成上述连络部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连络部形成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是由树脂制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相结合的结合机构是树脂的溶接机构。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主体构件和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相结合的结合机构是快速装配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对上述主体构件及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之中的任一构件,可以有选择地结合规格不同的多种另一方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设有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能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并且可在周向选择卡合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止转机构设在上述安装构件的主体构件与上述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泵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止转机构形成为以与接合部的轴线正交的一直线为基准的线对称状。
16.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构件与连络部形成构件之间设有止转机构,该止转机构能在相互结合的方向卡合,并且可在周向选择卡合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止转机构设在上述主体构件和连络部形成构件的各自的圆环状接合部的相对端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安装构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止转机构形成为以与接合部的轴线正交的一直线为基准的线对称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部件通用化而可降低成本的燃料泵组件及安装构件。燃料泵组件(5)是在安装板(8)上组装燃料泵(6)而成,该安装板(8)可安装在燃料箱(1)上并具有连通燃料箱(1)内外的、且供燃料流通的配管部(28),该燃料泵(6)配置在燃料箱内并将该燃料箱(1)内的燃料供给到燃料箱(1)外。安装板(8)具有构成其主体的板主体(20)、和结合在该板主体(20)上并且形成配管部(28)的一部分的进料管(21)。板主体(20)和进料管(21)是由树脂制造,将板主体(20)与进料管(21)结合起来的结合机构是树脂的溶接机构(29)。
文档编号F02M37/00GK101033721SQ20071007987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8日
发明者宫崎英二, 榎本刚, 杉浦敏夫, 伊藤大介, 长濑智纪, 三井健司 申请人: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