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6076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尤指在一管体两端分别设有一封盖之一油管结构,该管体藉由该等封盖,分别包覆住该管体与一摩托车的油箱及引擎间的连接部位,使油料在传送上更为安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达及生活品质的提升,各种交通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然而,由于中国台湾地狭人稠,人口密度高,致使交通状况纷乱壅塞,因此,人们在进行短距离的往返时,通常会选择使用机动性较强的摩托车。根据行政部门2006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台湾合法登记的摩托车共有13,557,000辆,是美国的两倍之多,而若以每平方公里的摩托车数量来计算,台湾每平方公里亦高达374. 6辆,更是美国的五百多倍,由此可知,摩托车对台湾人民而言,实已成为一种极为普及的交通工具。一般言,传统摩托车的供油系统主要是透过一化油器(carburetor)将油箱中的油料导入至引擎中,以产生动力驱动摩托车,化油器的结构简单、耐用且成本低廉,但由于无法精确控制进入引擎的油量,故无法有效降低摩托车的排放废气量,而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兴起,各国纷纷开始制定新的废气排放标准,相关业者无不改以喷射系统设计新款的摩托车。喷射系统(Fuel hjection)系利用一泵,对油箱中的油料加压,使被加压后的油料能经由一油管输送至引擎,由于喷射系统能透过一控制元件(Electronic ControlUnit,简称ECU),分析出引擎需要的供油量,因此在油料被输送至该引擎上之一喷嘴口内后,该控制元件能控制喷油嘴将适量的油料注入引擎的燃烧室中,以减少油料的消耗。由于喷射系统具有节省耗油、减少废气、改善马力输出等优点,故逐渐取代化油器成为主流的摩托车供油系统,然而,喷射系统在实际使用上仍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兹分别详述如下(1)油料喷溅由于喷射系统是透过一泵对油料加压,使加压后的油料能通过油管,由油箱输送至该引擎的喷嘴头中,因此,若油管的两端与油箱及喷嘴头的连接部位不够紧密稳固,则油料很容易在传送的过程中,由油管两端缝隙喷溅而出,这类高压喷溅出的油料将会形成油雾,而由于油雾的燃点较低,故在接触到摩托车上其他产生高温的元件的情况下,将很容易起火燃烧而造成使用者的危险,虽然有业者利用一金属夹将该油管两端固定在该油箱及该喷嘴头上,但这种作法并无法完全地阻止油料渗出。(2)油料污染由于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外界的灰尘或淤泥亦很容易沾附到油管上,致使维修人员在拆卸油管进行维修时,若不慎将灰尘或淤泥落入该引擎及油箱中,则引擎将很容易被污染的油料影响导致损坏。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油管结构,使摩托车的油料在传送过程中,不会由油管两端喷溅出来,造成意外燃烧的风险,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0008]有鉴于现有的摩托车油管在传输油料时,油料很容易由油管的两端喷溅出来,造成意外燃烧的情事,创作人凭借着多年的实务经验,在多次的测试及研究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期能改善现有油管在使用上的诸多缺失。本实用新型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该油管结构是应用于一摩托车上,包括一管体及一第一封盖,该管体是装设于该摩托车的引擎及油箱之间,其两端分别为一第一连接端及一第二连接端,该第一连接端能与该引擎上之一喷嘴头相连接,该第二连接端则能与该油箱上之一油泵的出油管相连接,使该油箱中的油料能经由该管体输送至该引擎中;该第一封盖能设于该管体的第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喷嘴头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能包覆住该喷嘴头及其邻近部位;或设于该管体的第二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出油管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能包覆住该出油管及其邻近部位。如此,即能防止喷溅出的油料与摩托车上产生高热的其余元件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该油管结构尚包括一第二封盖,该第二封盖是设于该管体上未被该第一封盖包覆的一端,即装设于该管体的第二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出油管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能包覆住该出油管及其邻近部位;或设于该管体的第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喷嘴头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系能包覆住该喷嘴头及其邻近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该等封盖是由一软性材质(如橡胶、硅胶)构成,且该第一封盖之一端设有一第一穿孔,其底侧凹设有一第一腔室,该第一穿孔的构形是与该管体的第一连接端相匹配,该第一腔室的构形则与该喷嘴头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在该第一封盖的底侧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腔室是与该第一穿孔相连通,以在该管体的第一连接端穿过该第一穿孔,并伸入该第一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第一连接端能由该第一开口露出,待该第一连接端连接至该喷嘴头后,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即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喷嘴头能被包覆在该第一腔室之中;该第二封盖之一端设有一第二穿孔,其底侧凹设有一第二腔室,该第二穿孔的构形是与该管体的第二连接端相匹配,该第二腔室的构形则与该出油管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在该第二封盖的底侧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腔室系与该第二穿孔相连通,以在该管体的第二连接端穿过该第二穿孔,并伸入该第二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第二连接端由该第二开口露出,待该管体的第二连接端连接至该出油管后,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即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出油管能被包覆在该第二腔室之中。如此,由于该喷嘴头及该出油管是分别被包覆在该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中,故在该油料由该油箱输入至该引擎的过程中,该油料即便由该管体的两端喷溅溢出,溢出的油料将会被该等腔室阻挡,而不会喷溅至该摩托车上其他易产生高热的元件(如高压线圈、消音器等),有效提升了摩托车的安全性,此外,该等封盖尚能防止外界异物(如淤泥或灰尘等)沾附至该喷嘴头或出油管上,以在维修人员拆卸该管体,并对该摩托车进行维修作业时,该引擎不会因为内部油料被外界异物污染而导致损坏。承接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是应用于一摩托车上,包括一管体,装设于该摩托车的引擎及油箱之间,该管体上的二连接端分别与该引擎上的一喷嘴头及该油箱上油泵的一出油管相连接,使该油箱中的油料能经由该管体被输送至该引擎中;及一封盖,设于该管体的连接端上。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封盖是一第一封盖,且该第一封盖设于该管体的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喷嘴头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能包覆住该喷嘴头。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油管结构尚包括一第二封盖,该第二封盖设于该管体的另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出油管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能包覆住该出油管。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第一封盖及该第二封盖是由一软性材质构成。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第一封盖尚包括一第一穿孔,是设于该第一封盖之一端,其构形是与该连接端相匹配;及一第一腔室,是凹设于该第一封盖之底侧,以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腔室的构形是与该喷嘴头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与该第一穿孔相连通,以在该连接端穿过该第一穿孔,并伸入该第一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连接端由该第一开口露出,待该连接端与该喷嘴头相连接后,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喷嘴头能被包覆在该第一腔室之中。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第二封盖尚包括一第二穿孔,是设于该第二封盖之一端,其构形是与该另一连接端相匹配;及一第二腔室,是凹设于该第二封盖之底侧,以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腔室的构形是与该出油管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与该第二穿孔相连通,以在该另一连接端穿过该第二穿孔,并伸入该第二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另一连接端由该第二开口露出,待该另一连接端与该出油管相连接后,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出油管能被包覆在该第二腔室之中。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中该油管结构尚包括二夹持元件,各该夹持元件的构形是分别与该管体的二连接端相匹配,以在该管体的二连接端分别连接至该喷嘴头及该出油管后,各该夹持元件能分别夹持住这些连接端上对应于该喷嘴头及出油管的部位。为便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结构特征及其目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管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管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管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油管结构 .........1管体.........11
5[0031]第一连接端.........111第二连接端.........112第一封盖.........13第一穿孔.........130第一腔室.........131第一开ロ.........132第二封盖.........15第二穿孔.........150第二腔室.........151第二开ロ.........152夹持元件 .........17引擎.........E喷嘴头 .........El油箱.........F油泵.........Fl出油管.........Fll
具体实施方式创作人在长期投入摩托车的研发过程中发现,为了因应新的废气排放标准,业者 无不紛紛改以喷射系统设计摩托车的供油系统,然而,对于喷射系统在输送油料时可能产 生的喷溅问题,却始终没有人能提出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法,造成摩托车在使用上存在着极 为明显的安全漏洞,为此,创作人设计出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以改善油料在输送时 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请參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 油管结构1是应用于ー使用喷射系统的摩托车(图中未示)上,包括一管体11及一第一封 盖13,该管体11是装设至该摩托车的引擎E及油箱F之间,其两端是分别为ー第一连接端 111及一第二连接端112,该第一连接端111的构形是与该引擎E上之一喷嘴头(本图未 示)相匹配,以能套接至该喷嘴头上,该第二连接端112的构形则与该油箱F上ー油泵Fl的 出油管(本图未示)相匹配,以能套接至该出油管上,使该油箱F内之油料被ー泵(图中未 示)加压后,能通过该管体11,输送至该引擎E中,使该摩托车能透过燃烧油料产生动力。请參阅图1、2所示,该第一封盖13是由ー软性材质构成(如橡胶、硅胶等),其 一端开设有一第一穿孔130,其底侧则凹设有ー第一腔室131,该第一穿孔130的构形是与 该管体11的第一连接端111相匹配,该第一腔室131的构形则与该喷嘴头El及其邻近部 位相匹配,且能在该第一封盖13的底侧形成一第一开ロ 132,该第一腔室131尚与该第一 穿孔130相连通,在组装人员与将该第一连接端111定位至该喷嘴头El的情况下,组装人 员需先将该第一连接端111穿过该第一穿孔130,使该第一连接端111能伸入该第一腔室 131中,之后,组装人员再将该第一封盖13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131的部位向外翻折,使该 第一连接端111能由该第一开ロ 132露出,并与该喷嘴头El相连接,最后,组装人员仅需将 该第一封盖13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131的部位向内翻折,即能重新恢复原状,此时,由于该第一封盖13是由软性材质构成,故该第一封盖13底侧邻近该第一开口 132的部位将能贴附至该引擎E上邻近该喷嘴头El的部位,且该第一封盖13能罩合住该喷嘴头El及其邻近部位,使该喷嘴头El被容置于该第一腔室131中。在此要特别一提者,复请参阅图1所示,在前述实施例中,该第一封盖13是设于该第一连接端111上,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封盖13亦能设于该第二连接端112上,意即,该第一封盖13能装设于该管体11两端中较容易喷溅油料的部位,如此,即能有效将遮挡住喷溅出的油料,进而提升安全性。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为使该油管结构1的安全性更为全面,除该第一封盖13装设于该第一连接端111外,该油管结构1尚包括一第二封盖15,该第二封盖15亦由一软性材质构成,其一端开设有一第二穿孔150,其底侧则凹设有一第二腔室151,该第二穿孔150的构形是与该管体11的第二连接端112相匹配,该第二腔室151的构形则与该出油管Fll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在该第二封盖15的底侧形成一第二开口 152,该第二腔室151尚与该第二穿孔150相连通,在组装人员欲将该管体11的第二连接端112装设至该出油管Fll的情况下,组装人员能先将该第二连接端112穿过该第二穿孔150,使该第二连接端112能伸入该第二腔室151中,之后,组装人员能将该第二封盖15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151的部位向外翻折,使该第二连接端112由该第二开口 152露出,以与该出油管Fll相连接,最后,组装人员仅需将该第二封盖15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151的部位向内翻折,即能重新恢复原状,此时,由于该第二封盖15是由软性材质构成,故该第二封盖15底侧邻近该第二开口 152的部位将能贴附至该油泵Fl上邻近该出油管Fll的位置,且该第二封盖15能罩合住该出油管Fll及其邻近部位,使该出油管Fll被容置于该第二腔室151中。如此,复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由于该等封盖13、15能罩合住该喷嘴头El及该出油管F11,故在油料传输的过程中,油料即便由该管体11的两端喷溅溢出,溢出的油料将能被该等腔室131、151阻挡,残留在该等腔室131、151的内壁面上,而不会因为接触到摩托车上其他产生高温的元件(如高压线圈、消音器等)而燃烧起火,且溢出的油料尚能在该等腔室131、151中冷却凝结,而保持在液状,以有效减少意外燃烧的问题,并改善摩托车在行车上的安全问题。另,该等封盖13、15尚能确保摩托车在行驶时,外界的灰尘及道路上扬起的泥泞淤泥等异物不会沾附到该喷嘴头El及该出油管Fll上,如此,在该摩托车需要维修、更新时,这类外界异物即无法在组装人员拆卸该管体11的同时,落入该油箱F或该引擎E中,以确保该引擎E不会因被污染的油料影响而损坏。承上,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复请参阅图1所示,该油管结构1尚包括二夹持元件17,各该夹持元件17的构形是分别与该管体11两端的外径相匹配,以在该管体11的两端分别与该喷嘴头El及该出油管Fll相连接后,该等夹持元件17能分别夹持住该第一连接端111及第二连接端112,使该等连接端111、112能紧密地包覆住该喷嘴头El及该出油管F11,以进一步提升油料在该管体11中传输的稳定性,并将油料喷溅溢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凡相关技术领域之人士在参酌本案之技术内容后,所能轻易思及之等效变化,均应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是应用于一摩托车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装设于该摩托车的引擎及油箱之间,该管体上的二连接端分别与该引擎上的一喷嘴头及该油箱上油泵的一出油管相连接,使该油箱中的油料能经由该管体被输送至该引擎中;及一封盖,设于该管体的连接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盖是一第一封盖,且该第一封盖设于该管体的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喷嘴头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能包覆住该喷嘴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管结构尚包括一第二封盖,该第二封盖设于该管体的另一连接端上,以在该管体与该出油管相连接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能包覆住该出油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盖及该第二封盖是由一软性材质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盖尚包括一第一穿孔,是设于该第一封盖之一端,其构形是与该连接端相匹配;及一第一腔室,是凹设于该第一封盖之底侧,以形成一第一开口,该第一腔室的构形是与该喷嘴头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与该第一穿孔相连通,以在该连接端穿过该第一穿孔,并伸入该第一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连接端由该第一开口露出,待该连接端与该喷嘴头相连接后,该第一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一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喷嘴头能被包覆在该第一腔室之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封盖尚包括一第二穿孔,是设于该第二封盖之一端,其构形是与该另一连接端相匹配;及一第二腔室,是凹设于该第二封盖之底侧,以形成一第二开口,该第二腔室的构形是与该出油管及其邻近部位相匹配,且能与该第二穿孔相连通,以在该另一连接端穿过该第二穿孔,并伸入该第二腔室的情况下,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外翻折,使该另一连接端由该第二开口露出,待该另一连接端与该出油管相连接后,该第二封盖上对应于该第二腔室的部位能被向内翻折,以恢复原状,使该出油管能被包覆在该第二腔室之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油管结构尚包括二夹持元件,各该夹持元件的构形是分别与该管体的二连接端相匹配,以在该管体的二连接端分别连接至该喷嘴头及该出油管后,各该夹持元件能分别夹持住这些连接端上对应于该喷嘴头及出油管的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具软质封盖的油管结构,是应用于一摩托车上,该油管结构包括一管体、一第一封盖及一第二封盖,该管体装设于该摩托车的引擎及油箱之间,使该油箱内的油料能经由该管体输送至该引擎中;该等封盖由软性材质(如橡胶)构成,且分别凹设有一腔室,使该管体的两端能分别穿过各该封盖的一端,并伸入对应的腔室中,在该管体的两端分别与该引擎及油箱相连接的情况下,各该封盖能分别包覆住该引擎及该油箱上对应于该管体的两端的部位,如此,在油料输送的过程中,该油料即便由该管体的两端喷溅溢出,溢出的油料仍能被封在该等封盖之间,而不至于与该摩托车的其余元件(如高压线圈、消音器)相接触而燃烧,进而确保摩托车在使用上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F02M55/02GK202325956SQ20112050776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曾新安, 蔡丰智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