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供电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 统。[0003]背景技术[0004]利用电力加热供暖的装置与系统已经非常普遍,如电暖气、电油汀、太阳能热水器 等产品,广泛用于房间的采暖、供热系统,而且通过调配利用不同的热媒液体,可以改善供 热效果,节省电力资源,但是不论怎样电热采暖是靠电力加热供暖的,停电就会停止供热。 所以,在当今新能源电力受到追捧和推崇的时代,如果能够将新能源电力用于电热采暖、供 热无疑是对新能源应用具有重大意义。[0005]由于新能源电力,如光电和风电均属于不稳定的间歇式电力,因为光电是在有光 照是才发电,无光照就无电可发;而采暖需要全天候供电即供热,特别是无光照的夜间温差 更大,更需要供电供热;风电也是不稳定电力,有风才有电,在寒冷的冬天并非每天每时都 有足够的风力来发电,如此就使得供电供热不能保证持续不间断进行。[0006]尽管如此,新能源发电和供热是新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重 视与应用,利用新能源进行供暖供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采用。现有技术与市场 产品,主要方式表现为[0007]1.太阳能集热方式的热水器,人们普遍用来作为洗澡、洗物的供热水装置。而且用 于采暖、供热大多需要辅助电力配合,所以使用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利用太阳能集热方式 单独进行采暖供热的应用并不多见。[0008]2.利用新能源电力连接冬季采暖的电热取暖器,此方式在非冬季供暖期(一年的 2/3至1/2的时间,不同地区有所不同),还可以继续供电。但是,由于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 和不稳定性如风电和光电,使得供热的电力不能满足持续稳定需要;通常采用蓄电的方式 加大发电量并在发电时段,将不发电时段需要多出的电力一并发出并存储于蓄电池中,不 发电时段由蓄电池放电满足供热所需要的电力,例如,在北京或河北冬季需要采暖供热的 地区,其太阳能发电平均每天有效日照不足4小时(风能发电同样不稳定,不持续),而采暖 供热需要全天24小时供电,特别是不发电的夜间需要更多的电力,这就需要有6倍的发电 能力和5倍以上的蓄电能力及设备投资。因此,这种方案投资成本过高,而且,由于蓄电池 寿命短、充放电的电能损失超过15%,使得系统运行耗损很大,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0009]可见,现有技术与产品存在功能单一,有效利用时间偏短,资源利用率较低,能源 没有得到合理的调控与管理,致使运行成本偏高的缺陷。[0010]发明内容[001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与产品存在功能单一,资源有效利用时间偏短,资源利用率较 低,没有合理的能源调控与管理机制与技术手段,致使投资与运行成本偏高的缺陷。本实用 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为[0012]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组件、风力发电机、光电控制 器、风电控制器、直流电力调配器、系统智能控制器、系统总线、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直流加热电力母线、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固定 支架、电力加热器组、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生活用水加温进 水管、测温调控阀门A、测温调控阀门B、测温调控阀门C、测温调控阀门D、测温调控阀门E、 测温调控阀门F、测温调控阀门G、热媒交换回流管A、热媒交换回流管B、热媒散热取暖器 A、热媒散热取暖器N、高温热媒交换装置、热媒调温箱、系统电源模块、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 置、生活热水调温箱、生活热水出水管、调温热媒传输管A、调温热媒传输管B、高温热媒管、 高温生活用水管A、原水生活用水管A、原水生活用水管B、发电供电子系统、直流电力输入 端、充电直流母线及人工操作面板组成,其特征是[0013]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中;[0014]电力加热器组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中;[0015]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设有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0016]由光伏发电组件连接光电控制器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0017]风力发电机连接风电控制器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0018]发电供电子系统的直流电力输出端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0019]直流电力输入端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0020]直流电力调配器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直流加热电力母线和充电直 流母线;[0021]系统电源模块连接系统智能控制器及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光电控制器、风电控制 器、直流电力调配器、测温调控阀门A、测温调控阀门B、测温调控阀门C、测温调控阀门D、测 温调控阀门E、测温调控阀门F、测温调控阀门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 置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的总线接口;[0022]系统智能控制器连接人工操作面板并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光电控制器、风电控制 器、直流电力调配器、测温调控阀门A、测温调控阀门B、测温调控阀门C、测温调控阀门D、测 温调控阀门E、测温调控阀门F、测温调控阀门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 置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的总线接口;[0023]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经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E连接高温生 活用水储水箱;[0024]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经原水生活用水管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A连接生活热水调 温箱;[0025]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通过高温生活用水管A连接测温调控阀门B并接入高温生活 热水交换装置及连接高温生活用水管B接入生活热水调温箱并连接测温调控阀门F再接生 活热水出水管;[0026]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预先储存液体热媒;[0027]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经高温热媒管及测温调控阀门C接入热媒调温箱并连接调 温热媒传输管A后接入高温热媒交换装置,再经调温热媒传输管B接入热媒散热取暖器A 及热媒散热取暖器N并分别经热媒交换回流管A及测温调控阀门D接入高温加热保温热媒 箱和经热媒交换回流管B及测温调控阀门G接入热媒调温箱;[0028]发电供电子系统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充电直流母线、系统总线以 及市电。[00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所述发电供电子系统含有 AC/DC电路、充电与放电电路、蓄电池组A、蓄电池组B、DC/AC模块、交流电力输出端、直流电 力输出端、充电母线接入端、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市电输入端、市电旁路电控 开关、内部总线、总线接口、直流电力调控模块、电控开关及市电组成;特征是[0030]充电母线接入端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连接蓄电池组A和蓄电池组B ;[0031]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连接DC/AC模块及交流 电力输出端;[0032]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连接直流电力输出端;[0033]市电连接市电输入端并通过电控开关、AC/DC电路、直流电力调控模块及充电与放 电电路接蓄电池组A和蓄电池组B ;[0034]市电连接市电输入端并通过电控开关、AC/DC电路、直流电力调控模块及直流电力 输出端;[0035]蓄电池组A和蓄电池组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及直流电力输 出端;[0036]蓄电池组A和蓄电池组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连接DC/AC模 块及交流电力输出端;[0037]市电经市电输入端并通过市电旁路电控开关连接交流电力输出端;[0038]内部总线分别连接总线接口、充电与放电电路、DC/AC模块、市电旁路电控开关、电 控开关及AC/DC电路。[0039]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采用电热方式蓄热和 蓄电相结合的双蓄能方式,高效热媒与生活用水,高温蓄热和中温供热的双媒双温方式,提 供热能和提供电能相结合的双能方式,大大减少了蓄电池的用量,有效提供采暖、热水及电 力的供给,增加了用途,并在全年全季节可以利用新能源,不仅扩展了系统资源的用途和利 用率,提高了时效性,还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提供生活用水,高效供热采暖,稳定的供电,最大 可能的利用新能源资源,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为梯价电地区以及无电和缺电地区提供一种 多用途、高效率、低成本利用新能源供电供热的能源解决方案。[0040]
[0041]图1为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原理框图;[0042]图2为供电子系统原理框图。[0043]具体实施方式
[0044]作为实施例子,结合附图对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给予说明,但是,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与方案不限于本实施例子给出的内容。[0045]附图1给出了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的原理框图。由图所示,本实用 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组件(I)、风力发电机(2)、 光电控制器⑶、风电控制器⑷、直流电力调配器(5)、系统智能控制器(6)、系统总线(7)、 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高温生 活用水储水箱(11)、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的固 定支架(12)、电力加热器组(13)、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15A)、测温调控阀门A(16a)、测温调控阀门B(16b)、测温调控阀门C(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 阀门G(16g)、热媒交换回流管A (17a)、热媒交换回流管B (17b)、热媒散热取暖器A (18a)、 热媒散热取暖器N(ISn)、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热媒调温箱(20)、系统电源模块(21)、 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生活热水调温箱(23)、生活热水出水管(24)、调温热媒传输 管A(25)、调温热媒传输管B(29)、高温热媒管(26)、高温生活用水管A(27)、原水生活用水 管A(28A)、原水生活用水管B(28B)、发电供电子系统(30)、直流电力输入端(31)、充电直流 母线(32)及人工操作面板(33)组成,其特征是,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固定支架(12)固定安放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电力加热器组(13)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 媒箱(10)中;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设有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由光伏 发电组件⑴与光电控制器⑶和风力发电机⑵与风电控制器⑷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直流电力输出端(305)和直流电力输入端(31) —并通过直流电力调配器(5)连接 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构成加热供电路径;系统电源模块(21)连接系统智能控制器(6)及 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4)、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 门A (16a)、测温调控阀门B (16b)、测温调控阀门C (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 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 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总线接口(331)构成系统装置的电源供电 路径;系统智能控制器(6)连接人工操作面板(33)并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 ⑶、风电控制器⑷、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门A (16a)、测温调控阀门B (16b)、测 温调控阀门C (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 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 系统(30)的总线接口(311)构成控制信号链路;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分别经生活用 水加温进水管(15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E (16e)连接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和经原水 生活用水管A(28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A(16a)连接生活热水调温箱(23)构成原水生活 用水供给路径;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高温生活用水管A(27)连接测温调控阀门 B (16b)并接入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由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经高温生活用 水管B(28)接入生活热水调温箱(23)并经测温调控阀门F(16f)接生活热水出水管(24) 构成生活热水出水供水路径;预先储存液体热媒的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经高温热媒 管(26)及测温调控阀门C(16c)接入热媒调温箱(20)并通过调温热媒传输管A(25)连接 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由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经调温热媒传输管B(29)接入热媒散 热取暖器A(ISa)及热媒散热取暖器N(ISn)并分别经热媒交换回流管A(17a)及测温调控 阀门D(16d)接入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和经热媒交换回流管B(17b)及测温调控阀门 G(16g)接入热媒调温箱(20)构成热媒供暖及热媒调温路径;发电供电子系统(30)分别连 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充电直流母线(32)、系统总线(7)以及市电(40)构成发 电、蓄电及市电的用电供电电力子系统。[0046]附图2给出了供电子系统的原理框图。由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 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所述发电供电子系统(30)含有AC/DC电路(300)、充电与放电电 路(301)、蓄电池组A(302a)、蓄电池组B(302b)、DC/AC模块(303)、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直流电力输出端(305)、充电母线接入端(306)、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市 电输入端(308)、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内部总线(310)、总线接口(311)、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电控开关(313)及市电(40)组成;特征是充电母线接入端(306)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连接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构成新能源电力充电路径;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AC模块(303) 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构成新能源电力交流供电路径;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直流电力输出端(305)构成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路径;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 构成市电充电路径;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 (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构成市电直流供电路径;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构成蓄电直流供电路径;同时经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 AC模块(303)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构成蓄电交流供电路径;市电(40)经市电输入端 (308)并通过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连接交流电力输出端(304)构成市电交流供电路径; 内部总线(310)分别连接总线接口(311)、充电与放电电路(301)、DC/AC模块(303)、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电控开关(313)及AC/DC电路(300)构成控制信号链路。[0047]应用举例及分析[0048]现有技术是采用供电蓄电同时供电供热的方式,即利用发电时蓄电,不发电时放电的蓄电系统进行供电保障。但这种方法用于采暖装置和系统成本巨大,不具备经济性。例如一个50平米的房间,通常每平方米供热的电热装置功率为30-50W,假设按30W计算, 50平米的房间需要1500W的电热采暖装置,每一天用电为1. 5KW*24小时,即为36KWH电量, 一般供暖地区的日照有效时间平均只有3-5小时,本例按4小时计 ;如果采用用光伏发电, 则需要发电组件的发电能力为36KWH/4HX1. 2即为10. 6KW,采用蓄电池蓄电在不发电时段放电,还需要增加15%的发电量,即需要13KW发电组件,每年平均发电量为18980KWH (其中采暖用电为4320KWH,非采暖季节电器供电为14660KWH),采用蓄电的池蓄电用量至少 80KVAH(D0D50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发电供电系统的投资简单估算为(发电配套的电子设备按2元/W计为2. 6万,发电组件按6元/W计为8. 23万,支架电缆等配件按2元/W计为2.6万,D0D50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按O. 8元/VAH计为6. 4万而且每两年要更换一次)超过 19. 83万元,蓄电池超过三分之一的成本且平均每年蓄电池损耗与折旧达3万元以上,平均每年发电组件及其他损耗与折旧(按15年计算,发电组件应该为25年)为8953元,合计每年费用高达38953万元。这样50平米房间,每年供热采暖用电为4320KWH及可另外供电约14660KWH,减去供电14660KWH费用(按每KWH为O. 7元计算约为10262元)还有近 28691元供电采暖的费用(每平方米采暖费高达574元),如此,一般用户是无法承担的。[0049]同样示例,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情况如下[0050]同样需要发电组件的发电能力为36KWH/4HX1. 2即为10. 6KW,由于采用发电蓄热方式,蓄电池只为电器供电时进行补电,不仅用量可减少为八分之一,而且使用寿命期可延长至4年以上,仅需要增加2. 5 %的发电量,S卩需要不足IIKW发电组件,每年平均发电量为 16060KWH(其中采暖用电为4320KWH,非采暖季节电器供电为11740KWH),采用蓄电的池蓄电用量至少10KVAH(D0D50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发电供电系统的投资简单估算为(发电配套的电子设备按2元/W计为2. 2万,发电组件按6元/W计为6. 6万,支架电缆等配件按2元/W计为2. 2万,D0D50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按O. 8元/VAH计为O. 8万而且每四年要更换 一次)一次性投资不超过11. 8万元,蓄电池约为成本的十五分之一,平均每年蓄电池损耗 与折旧仅为2000元,平均每年发电组件及其他损耗与(按15年计算,发电组件应该为25 年)折旧为7333元,合计每年费用高达9333元。这样50平米房间,每年供热采暖用电为 4320KWH及可另外供热及供电约11740KWH,减去供电11740KWH的费用(按每KWH为O. 7元 计算约为8218元)只剩下1115元供电采暖的费用(每平方米采暖费只有22. 3元),如此, 比传统供热采暖还有优势,一般用户是都可以承担的。[0051]如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采用电热 方式蓄热和蓄电相结合的双蓄能方式,高效热媒与生活用水,高温蓄热和中温供热的双媒 双温方式,提供热能和提供电能相结合的双能方式,大大减少了蓄电池的用量,有效提供 采暖、热水及电力的供给,增加了用途,并在全年全季节可以利用新能源,最大可能的利用 新能源资源,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为梯价电地区以及无电和缺电地区提供一种多用途、高效 率、低成本利用新能源供电供热的能源解决方案。
权利要求1.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组件(1)、风力发电机(2)、光电控制器⑶、风电控制器(4)、直流电力调配器(5)、系统智能控制器(6)、系统总线(7)、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固定支架(12)、电力加热器组(13)、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15A)、测温调控阀门A(16a)、测温调控阀门B (16b)、测温调控阀门C(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热媒交换回流管A (17a)、热媒交换回流管B (17b)、热媒散热取暖器A(18a)、热媒散热取暖器N(18η)、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热媒调温箱(20)、系统电源模块(21)、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生活热水调温箱(23)、生活热水出水管(24)、调温热媒传输管Α(25)、调温热媒传输管Β(29)、高温热媒管(26)、高温生活用水管Α(27)、原水生活用水管Α(28Α)、原水生活用水管B(28Β)、发电供电子系统(30)、直流电力输入端(31)、充电直流母线(32)及人工操作面板(33)组成,其特征是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固定支架(12)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电力加热器组(13)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 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设有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 由光伏发电组件(1)连接光电控制器(3)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风力发电机⑵连接风电控制器⑷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直流电力输出端(305)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直流电力输入端(31)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直流电力调配器(5)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和充电直流母线(32); 系统电源模块(21)连接系统智能控制器(6)及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⑷、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门A (16a)、测温调控阀门B (16b)、测温调控阀门C (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总线接口 (331); 系统智能控制器(6)连接人工操作面板(33)并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⑷、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门A (16a)、测温调控阀门B (16b)、测温调控阀门C (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总线接口(311); 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经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15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E(16e)连接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 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经原水生活用水管A(28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A(16a)连接生活热水调温箱(23); 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高温生活用水管A(27)连接测温调控阀门B(16b)并接入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及连接高温生活用水管B (28)接入生活热水调温箱(23)并连接测温调控阀门F(16f)再接生活热水出水管(24); 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预先储存液体热媒;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经高温热媒管(26)及测温调控阀门C(16c)接入热媒调温箱(20)并连接调温热媒传输管A (25)后接入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再经调温热媒传输管B (29)接入热媒散热取暖器A (18a)及热媒散热取暖器N (18η)并分别经热媒交换回流管A(17a)及测温调控阀门D(16d)接入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和经热媒交换回流管B(17b)及测温调控阀门G (16g)接入热媒调温箱(20); 发电供电子系统(30)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充电直流母线(32)、系统总线⑵以及市电(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所述发电供电子系统(30)含有AC/DC电路(300)、充电与放电电路(301)、蓄电池组A(302a)、蓄电池组B(302b)、DC/AC模块(303)、交流电力输出端(304)、直流电力输出端(305)、充电母线接入端(306)、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市电输入端(308)、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内部总线(310)、总线接口(311)、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电控开关(313)及市电(40)组成;特征是 充电母线接入端(306)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连接蓄电池组A (302a)和蓄电池组B(302b); 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AC模块(303)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 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AC模块(303)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市电(40)经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连接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内部总线(310)分别连接总线接口(311)、充电与放电电路(301)、DC/AC模块(303)、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电控开关(313)及AC/DC电路(3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供电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热方式蓄热和蓄电相结合的双蓄能方式,高效热媒与生活用水,高温蓄热和中温供热的双媒双温方式,提供热能和提供电能相结合的双能方式,大大减少了蓄电池的用量,有效提供采暖、热水及电力的供给,增加了用途,并在全年全季节可以利用新能源,不仅扩展了系统资源的用途和利用率,提高了时效性,还通过智能控制实现提供生活用水,高效供热采暖,稳定的供电,最大可能的利用新能源资源,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为梯价电地区以及无电和缺电地区提供一种多用途、高效率、低成本利用新能源供电供热的能源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F03D9/00GK202835758SQ20122035472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
发明者周锡卫 申请人:周锡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