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981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调节汽车尾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尾管一般为定制尾管,连接方式也相对固定,其安装后不可调整方向且各类型尾管不可通用;因此在更换尾管时需选用形状对应、角度一致的尾管,这样给安装和更换时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灵活的可调节汽车尾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包括固定尾管和活动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尾管上套设有圈形紧固,圈形紧固结合部上设有调节螺丝,圈形紧固结合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丝;所述活动尾管套设于圈形紧固上,活动尾管上开有与固定螺丝位置对应的导向开口,活动尾管上开有与调节螺丝位置对应的定位开口,活动尾管上开有与定位开口相对应的缺口。进一步地,导向开口纵向设于活动尾管上,导向开口的长度与活动尾管转动的轨
迹一致。进一步地,所 述缺口处的弦长大于固定尾管的直径。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灵活,圈形紧固在固定尾管上的位置可调,活动尾管可延固定尾管轴心线做360度的旋转调整,活动尾管可以相对固定尾管成各种角度设置,通过固定螺丝固定相对位置简单且稳定,使汽车尾管的调整及更换更加灵活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变形后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尾管;2、活动尾管;3、圈形紧固;21、导向开口;22、定位开口; 23、缺口;31、调节螺丝;32、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包括固定尾管I和活动尾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尾管I上套设有圈形紧固3,圈形紧固3结合部上设有调节螺丝31,圈形紧固3结合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丝32,固定螺丝32与结合部的相对位置可任意设置,本实用新型优选该相对位置为圈形紧固3的半径;所述活动尾管2套设于圈形紧固3上,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固定螺丝32位置对应的导向开口 21,固定螺丝32穿过导向开口 21将活动尾管与圈形紧固3铰接,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调节螺丝31位置对应的定位开口 22,定位开口 22套设于圈形紧固3的结合部上,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定位开口 22相对应的缺口 23。如上所述,松开调节螺丝31,使圈形紧固3可在固定尾管I轴向上变换位置,带动活动尾管2在固定尾管I轴向上的相对位置;活动尾管2以导向开口 21为轨迹活动时,圈形紧固3的结合部顶触定位开口 22形成轨迹圆心,锁紧固定螺丝可以使活动尾管2形成与固定尾管I的不同夹角。所述导向开口 21纵向设于活动尾管2上,导向开口 21的长度与活动尾管2转动的轨迹一致,所述缺口 23处的弦长大于固定尾管I的直径,活动尾管2调整角度时,固定尾管I径向可穿过缺口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包括固定尾管(I)和活动尾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尾管(I)上套设有圈形紧固(3),圈形紧固(3)结合部上设有调节螺丝(31),圈形紧固(3)结合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丝(32);所述活动尾管(2)套设于圈形紧固(3)上,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固定螺丝(32 )位置对应的导向开ロ( 21),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调节螺丝(31)位置对应的定位开ロ( 22 ),活动尾管(2)上开有与定位开ロ( 22)相对应的缺ロ( 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开ロ(21)纵向设于活动尾管(2)上,导向开ロ(21)的长度与活动尾管(2)转动的轨迹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汽车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缺ロ(23)处的弦长大于固定尾管(I)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调节汽车尾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汽车尾管,包括固定尾管和活动尾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尾管上套设有圈形紧固,圈形紧固结合部上设有调节螺丝,圈形紧固结合部两侧对称设有固定螺丝;所述活动尾管套设于圈形紧固上,活动尾管上开有与固定螺丝位置对应的导向开口,活动尾管上开有与调节螺丝位置对应的定位开口,活动尾管上开有与定位开口相对应的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灵活,圈形紧固在固定尾管上的位置可调,活动尾管可延固定尾管轴心线做360度的旋转调整,活动尾管可以相对固定尾管成各种角度设置,通过固定螺丝固定相对位置简单且稳定,使汽车尾管的调整及更换更加灵活方便。
文档编号F01N13/18GK202883066SQ20122047701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董永光 申请人:奉化市科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