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96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的机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道,所述进水道上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机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进水孔横向均匀分布;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均还设有1个外部进水孔,所述外部进水孔设于所述进水道的正中,所述外部进水孔与所述若干进水孔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外部进水孔设于所有进水孔的正中,有效避免各缸温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各缸温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提升发动机的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取消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杜绝因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减少加工工序,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漏油量减小,磨损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效率提升。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的机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改进进水渠道和结构以保证进水均匀、油耗较小的发动机的机体。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的机体相当于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的正常和完整决定了发动机工作的正常和高效。
[0003]一般的发动机的机体包括了缸盖面端、顶杆装配部、曲轴孔、油底壳端、齿轮室端、进水道、飞轮壳端等七部分,而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的机体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0004]首先,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体两侧进水道均设有多个进水孔,以6个进水孔为例,其中外部进水的一般采用顺数第三个进水孔,以此进水孔将外部进水通入进水道并通过进水道的各个进水孔流入各缸套冷却室内,然而因为顺数第三个进水孔设于进水道的前端,故前端和后端的水流量不均匀,这导致了各缸温差较大并且各缸的温度控制难度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烧缸,维修成本较高,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亦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
[0005]其次,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体两侧的顶杆装配部有诸多的用于装配一张比较长及薄的铁盖板的螺孔,用以防止灰尘进入机体内部、防止油的外漏。此结构导致了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经常出现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同时机油损耗量增大、成本增加,且机体两侧的顶杆装配部需要经过铣加工和钻加工两道工序,由于螺孔较多,在加工过程中时有漏钻或者漏攻等问题,再加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在长期使用后,螺孔处磨损较大,即会进一步增加漏油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体两侧的进水道的进水孔和顶杆装配部的结构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发动机的机体内前端和后端的水流量不均匀,使得各缸温差较大并且各缸的温度控制难度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烧缸,维修成本较高,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亦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经常出现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同时机油损耗量增大、成本增加,且机体两侧的顶杆装配部需要经过铣加工和钻加工两道工序,由于螺孔较多,在加工过程中时有漏钻或者漏攻等问题,再加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在长期使用后,螺孔处磨损较大,即会进一步增加漏油量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发动机的机体。
[000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道,所述进水道上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机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进水孔横向均匀分布;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均还设有I个外部进水孔,所述外部进水孔设于所述进水道的正中,所述外部进水孔与所述若干进水孔空间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外部进水孔设为矩形孔。
[0009]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均设有6个进水孔。
[0010]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两侧还包括设于进水道上方的顶杆装配部,所述顶杆装配部包括装配框和配合设置于其内的顶杆。
[0011]优选地,所述若干顶杆平行设置。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发动机的机体,通过将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的进水孔横向均匀分布,并在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的正中位置分别设置I个外部进水孔,使得外部进水可以从外部进水孔进入水道向两边流入各缸套冷却室内,由于外部进水孔设于所有进水孔的正中,故有效避免各缸温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各缸的温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通过直接将两侧顶杆装配部的顶杆和装配框直接配合铸造并取消装配部的铣、钻加工,取消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杜绝了因两侧顶杆装配部的装配盖板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漏油量减小,磨损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效率提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机体,所述机体I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道2,所述进水道2上设有若干进水孔3,所述进水孔3与所述机体I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进水孔3横向均匀分布;所述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上均还设有I个外部进水孔4,所述外部进水孔4设于所述进水道2的正中,所述外部进水孔4与所述若干进水孔3空间连通。
[00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上的进水孔3横向均匀分布,并在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的正中位置分别设置I个外部进水孔4,使得外部进水可以从外部进水孔4进入水道向两边流入各缸套冷却室内,由于外部进水孔4设于所有进水孔3的正中,即进水道2的中轴线上,故有效避免各缸温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各缸的温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
[0017]所述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上均设有6个进水孔3。
[0018]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的机体I上的进水孔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一般情况下,6个进水孔3即可满足实际需求。当采用6个进水孔3的结构时,即是在进水道2上的第三和第四个进水孔3之间增设外部进水孔4,使外部进水能从外部进水孔4进入进水道2向两边流入各缸套冷却室内,保证了发动机前端和后端的水流量,有效控制各缸的温度。
[0019]所述外部进水孔4设为矩形孔。
[0020]本实用新型中,外部进水孔4设为矩形孔而非圆形孔,其目的在于当横向孔径相等时,矩形孔的进水量远大于圆形孔的进水量,且矩形孔能保证进水平稳,不会由于进水量瞬时增加而造成机体I内外压的不一致导致水倒涌的事故发生。
[0021]所述机体I的两侧还包括设于进水道2上方的顶杆装配部5,所述顶杆装配部5包括装配框和配合设置于其内的顶杆。
[00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直接将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顶杆和装配框配合铸造并取消装配框的铣、钻加工,取消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装配盖板,杜绝了因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装配盖板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一则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二则漏油量减小,磨损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效率提升。
[0023]所述若干顶杆平行设置。
[0024]本实用新型中,顶杆的设置并无特殊要求,但是一般设置为平行设置,保证机体I加工的便利和整体的美观。
[002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机体I两侧的进水道2的进水孔3位置及结构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发动机的机体I内前端和后端的水流量不均匀,使得各缸温差较大并且各缸的温度控制难度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烧缸,维修成本较高,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亦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而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装配盖板经常出现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同时机油损耗量增大、成本增加,且机体两侧的顶杆装配部5需要经过铣加工和钻加工两道工序,由于螺孔较多,在加工过程中时有漏钻或者漏攻等问题,再加工成本大大增加,同时在长期使用后,螺孔处磨损较大,即会进一步增加漏油量的问题,通过将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上的进水孔3横向均匀分布,并在机体I的两侧的进水道2的正中位置分别设置I个外部进水孔4,使得外部进水可以从外部进水孔4进入水道向两边流入各缸套冷却室内,由于外部进水孔4设于所有进水孔3的正中,故有效避免各缸温差较大的问题,有效控制各缸的温度,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并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通过直接将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顶杆和装配框直接配合铸造并取消装配部的铣、钻加工,取消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装配盖板,杜绝了因两侧顶杆装配部5的装配盖板贴合不良而机油外漏的情况,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漏油量减小,磨损少,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效率提升。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的机体,所述机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道,所述进水道上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机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横向均匀分布;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均还设有I个外部进水孔,所述外部进水孔设于所述进水道的正中,所述外部进水孔与所述若干进水孔空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进水孔设为矩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进水道上均设有6个进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两侧还包括设于进水道上方的顶杆装配部,所述顶杆装配部包括装配框和配合设置于其内的顶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的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顶杆平行设置。
【文档编号】F02F1/40GK203594521SQ20132083171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潘荣国 申请人:浙江东新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