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管装饰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排气管装饰罩,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内壳体和安装于上内壳体的下内壳体,还包括连接外壳体与上内壳体的上连接支架、连接外壳体与下内壳体的下连接支架、和置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支撑件,支撑件的个数至少为四个,且周向均布于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外壳体靠近内壳体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增加支撑件,使内壳体与外壳体在安装时能够准确定位,安装中不会因为连接应力不对称造成变形,安装后不会偏向任意一侧,为后续的安装提供方便,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排气管装饰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装饰罩。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产品的不断发展,用户以及国家标准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同时为满足用户对动力性的要求,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由于缸内直喷发动机的燃烧特点导致燃烧后烟尘较大。另外为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追求,汽车配件的美观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整车企业以及配件市场中,装饰罩的应用日益广泛。
[0003]目前,排气管装饰罩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外壳体101、由上内壳体102与下内壳体103点焊连接形成的内壳体和四个安装支架104,内壳体与外壳体101点焊连接,四个安装支架104分别点焊在内壳体上,该装饰罩通过四个安装支架104利用螺栓安装在后保险杠。
[0004]现有的这种排气管饰罩成型工艺复杂,焊接时内壳体与外壳体不易定位,从而导致安装后整个装饰罩结构变形,缩短了使用寿命;安装支架为焊接连接,由于焊接定位问题,整个装饰罩和后保险杠连接时容易产生孔位偏差,造成装配后后保险杠变形,整车使用过程中后保险杠甚至会产生拉裂现象,影响后保险杠的使用寿命;现有装饰罩内壳体相对外壳体端面向内缩进,在尾气排放过程中,外壳体会沉积烟灰,腐蚀外壳体,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管装饰罩,解决了内壳体与外壳体安装的定位问题,使安装后整个装饰罩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排气管装饰罩,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包括上内壳体和安装于所述上内壳体的下内壳体,还包括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上内壳体的上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下内壳体的下连接支架、和置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个数至少为四个,且周向均布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内表面。
[0008]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压缩弹簧。
[0009]进一步,所述压缩弹簧为W型,所述压缩弹簧的上表面贴于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压缩弹簧的下表面贴于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且所述上表面的一边焊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
[0010]进一步,所述外壳体远离排气管的端面不伸出所述内壳体远离排气管的端面。
[0011]进一步,所述外壳体靠近地面的底面设有排水孔。
[0012]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的端面均为等腰梯形。
[0013]进一步,所述支撑件的个数为五个,所述等腰梯形靠近地面的一边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件,其它三边各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增加支撑件,使内壳体与外壳体在安装时能够准确定位,安装中不会因为连接应力不对称造成整个排气管装饰罩变形,安装后内壳体也不会偏向外壳体任意一侧,为后续的安装提供方便,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排气管装饰罩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现有技术排气管装饰罩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管装饰罩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装饰罩主视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管装饰罩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装饰罩左视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管装饰罩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装饰罩俯视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气管装饰罩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排气管装饰罩支撑件的主视图。
[0022]在图1-图2中:
[0023]101、外壳体,102、上内壳体,103、下内壳体,104、安装支架;
[0024]在图3-图6中:
[0025]201、外壳体,202、上内壳体,203、下内壳体,204、上连接支架,205、下连接支架,206、W型压缩弹簧,207、排水孔,208、铆钉。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请参考图3-图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排气管装饰罩,包括外壳体201和内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内壳体202和安装于上内壳体202的下内壳体203,其安装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使用焊接连接,方便加工,该实施例还包括连接外壳体201与上内壳体202的上连接支架204、连接外壳体201与下内壳体203的下连接支架205、和置于外壳体201与内壳体之间的支撑件,上连接支架204和下连接支架205分别与外壳体20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上连接支架204一端点焊在上内壳体202,另一端通过铆钉208与外壳体201铆接,下连接支架205 —端点焊在下内壳体203,另一端通过铆钉与外壳体201铆接,该种方式既连接方便,又可以保证外壳体的外表面(外表面指外壳体远离内壳体的一面)不会变形,支撑件的个数至少为四个,可以是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一般,优选四个,既可以保证支撑强度和定位的需求,且支撑件周向均布于外壳体201与内壳体之间,支撑件可以连接于外壳体201也可以连接于内壳体,优选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外壳体201靠近内壳体的内表面,另一端自由,这种结构安装方便,既可以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又不会使安装后整个排气管装饰罩变形。
[0029]具体的,支撑件可以是刚性件或弹性件,优选支撑件为压缩弹簧,使安装更为方便,且各个方向受力更为均匀;该压缩弹簧可以是蝶型、片型或者W型,优选为W型压缩弹簧206,参考图4和图6,另一端为上表面(压缩弹簧的上表面指平行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其宽度方向的面积较大的一面)贴于外壳体201靠近内壳体的内表面,该W型压缩弹簧206的上表面一端延伸平面,增大与外壳体201的接触面积,另一端为圆弧,与外壳体为点接触,减小与外壳体的接触面积,使内壳体的安装更方便,压缩弹簧的下表面(压缩弹簧的下表面指平行于长度方向且垂直于其宽度方向的面积较小的一面)贴于内壳体靠近外壳体201的外表面,且上表面的一边焊接于外壳体201的内表面,W型压缩弹簧206的轴线长度方向可以平行或垂直于内壳体的轴线方向,优选平行于内壳体轴线方向,以使安装方便,该结构加工成本低,且可以满足支撑强度和定位的需要。
[0030]本实施例外壳体201远离排气管的端面不伸出内壳体远离排气管的端面,这种结构排气管的的烟灰不会污染到外壳体201,减少烟灰对外壳体201的腐蚀,提高了外壳体201的使用寿命。
[0031]参考图6,由于排气管的烟灰带有水滴,为避免积水对外壳体201的腐蚀,在外壳体201靠近地面的底面设有排水孔207。
[0032]外壳体201和内壳体的端面可以是圆形或者其它多边形结构,优选均为等腰梯形,参考图3,方便加工和装配;且优选支撑件的个数为五个,等腰梯形靠近地面的一边设置有两个支撑件,其它三边各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该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和定位作用。
[0033]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装饰罩结构可以直接连接到排气管,排气管直接插装于内壳体,通过焊接、铆接或者螺钉连接,优选焊接连接,方便加工,避免了整个排气管装饰罩和后保险杠连接时产生孔位偏差而造成装配后后保险杠变形,延长了保险杠的使用寿命。
[0034]虽然本实用新型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气管装饰罩,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包括上内壳体和安装于所述上内壳体的下内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上内壳体的上连接支架、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所述下内壳体的下连接支架、和置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个数至少为四个,且周向均布于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内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压缩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为W型,所述压缩弹簧的上表面贴于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内表面,所述压缩弹簧的下表面贴于所述内壳体靠近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且所述上表面的一边焊接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远离排气管的端面不伸出所述内壳体远离排气管的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靠近地面的底面设有排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的端面均为等腰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管装饰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个数为五个,所述等腰梯形靠近地面的一边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件,其它三边各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
【文档编号】F01N13/08GK204082287SQ20142050376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日
【发明者】张鹤, 何延刚, 朱帅, 吴孟兵, 黄进, 杨德银, 杨凯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