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975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其中,陆地上风能储量约2.53亿kw(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7.5亿kw,共计10亿kw。而2003年底全国电力装机约5.67亿kw。风是没有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大有可为。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将风力发电机设置成可旋转结构、利用驱动装置来控制其旋转,同时配合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风力感应器,通过风力感应器来检测与其对应的风向来风大小,再控制风力发电机旋转,使其旋转叶始终正对着风的来向,保证风力发电机发电能力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风力发电机,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前方设有旋转叶、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架顶部、且外部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驱动装置和控制箱,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连接部外的齿轮结构配合、用于控制旋转叶朝向,所述的支撑架上位于驱动装置下方位置通过固定环设有若干个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固定环上、且自由端均设有风力感应器,所述的若干个风力感应器均通过信号转换装置与控制箱连接、给其输送风力信号。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装置和控制箱对称分布在支撑架二侧。

进一步,所述的风力感应器上设有与水平杆指向一致的扇叶。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齿轮箱。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将风力发电机设置成可旋转结构、利用驱动装置来控制其旋转,同时配合有若干个环形分布的风力感应器,通过风力感应器来检测与其对应的风向来风大小,再控制风力发电机旋转,使其旋转叶始终正对着风的来向,保证风力发电机发电能力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有效的提高了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例,在为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所为任何改进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2和风力发电机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1前方设有旋转叶11、底部设有连接部12,所述的连接部12通过旋转机构3固定在支撑架顶部、且外部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驱动装置4和控制箱5,所述的驱动装置4与连接部外的齿轮结构配合、用于控制旋转叶朝向,所述的支撑架2上位于驱动装置下方位置通过固定环61设有若干个水平杆6,所述的水平杆6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固定环上、且自由端均设有风力感应器7,所述的若干个风力感应器均通过信号转换装置8与控制箱连接、给其输送风力信号;所述的驱动装置和控制箱对称分布在支撑架二侧;所述的风力感应器上设有与水平杆指向一致的扇叶71;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和齿轮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智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风力发电机,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前方设有旋转叶、底部设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通过旋转机构固定在支撑架顶部、且外部设有齿轮结构,所述的支撑架顶部设有驱动装置和控制箱,所述的驱动装置与连接部外的齿轮结构配合、用于控制旋转叶朝向,所述的支撑架上位于驱动装置下方位置通过固定环设有若干个水平杆,所述的水平杆均匀的环形分布在固定环上、且自由端均设有风力感应器,所述的若干个风力感应器均通过信号转换装置与控制箱连接、给其输送风力信号。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风力发电装置的发电能力和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根生;任小体;游锦山;王勇;武鹏程;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亿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