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1818发布日期:2020-06-12 13:5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腔消音器。



背景技术:

在排气系统中,在一定的体积范围内,为解决低频噪声问题,消音器中常采用此传统的旁支ht调音腔结构。当需要解决的噪声频率非常低时(如低于50hz),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就需要更细更长的调音管。但解决此类超低频率的调音腔可能存在如下问题:(1)调音管过细,生产成本较高;(2)调音管过长,耐久性能容易产生问题;(3)受限于消音器的结构限制,长的调音管经常需要折弯来满足长度要求,工艺及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腔消音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腔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壳体两侧对应的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有消音器内腔,所述消音器内腔包括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所述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之间通过传送过道连接,所述传送过道两侧设置有消音棉腔。

所述前端消音器内通过振动轴连接消音隔板。

所述后端消音器内设置有向出气口倾斜的消音导流板。

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有振动外轴,所述振动外轴连接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气流经过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利用振动轴和振动外轴的震动来抵消气流的啸动,达到消音的目的;传送过道和消音棉腔的设计,进一步达到了消音的目的;消音导流板的作用,既指引了方向又起到消音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1,所述消音器壳体1两侧对应的设置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3,所述消音器壳体1内设置有消音器内腔,所述消音器内腔包括前端消音器4和后端消音器5,所述前端消音器4和后端消音器5之间通过传送过道6连接,所述传送过道6两侧设置有消音棉腔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送过道6和消音棉腔7的设计,进一步达到了消音的目的。

所述前端消音器4内通过振动轴8连接消音隔板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流经过前端消音器4,利用振动轴8和消音隔板9配合,使得震动来抵消气流的啸动,达到消音的目的。

所述后端消音器5内设置有向出气口倾斜的消音导流板1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消音导流板10的作用,既指引了方向又起到消音作用。

所述消音器壳体1内设置有振动外轴11,所述振动外轴11连接前端消音器4和后端消音器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流经过消音器壳体1,通过消音器壳体1内的振动外轴11,与振动轴8的配合,进一步达到了消音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壳体两侧对应的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有消音器内腔,所述消音器内腔包括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所述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之间通过传送过道连接,所述传送过道两侧设置有消音棉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消音器内通过振动轴连接消音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消音器内设置有向出气口倾斜的消音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腔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有振动外轴,所述振动外轴连接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腔消音器,包括消音器壳体,所述消音器壳体两侧对应的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消音器壳体内设置有消音器内腔,所述消音器内腔包括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所述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之间通过传送过道连接,所述传送过道两侧设置有消音棉腔,所述前端消音器内通过振动轴连接消音隔板,所述后端消音器内设置有向出气口倾斜的消音导流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气流经过前端消音器和后端消音器,利用振动轴和振动外轴的震动来抵消气流的啸动,达到消音的目的;传送过道和消音棉腔的设计,进一步达到了消音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忠;王儒;宋荣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鑫车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