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

文档序号:30237675发布日期:2022-06-01 23:1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新的排放标准对尾气污染物有了极其严格的标准,仅凭借发动机机内净化技术,如高效燃烧、废气再循环、缸内直喷技术等,已经无法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到国六阶段,需要对排气污染物中的pm(颗粒物)、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及nox(氮氧化物)含量进行控制,因此需要将doc(氧化催化转换器)、dpf(颗粒捕集器)以及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集成在柴油车后处理中,来降低柴油车的尾气排放。doc和scr中的催化剂在高效工作时,需要一定的适宜温度,dpf再生燃烧时,也需要合适的温度。
3.而目前的柴油机为了降低油耗、提高燃油效率、提高动力性能、提高热效率,采用了一系列整机热管理与热量回收、高效燃烧、废气涡轮增压等技术,不断地压榨尾气排放中的热量,使得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温度越来越低,再加上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迎风散热、环境低温等因素的影响,柴油机燃烧产生的尾气到达后处理净化装置时的温度会更低,甚至极端情况会低于300℃。温度太低,会降低尾气后处理装置中的催化剂的催化和转化效率,从而影响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水平,使得尾气排放超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结构、并填充保温棉,能够减少柴油机尾气排放的热量损失,既能确保后处理净化装置中催化剂的工作温度适宜,又不影响柴油机的燃油消耗和热效率。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包括内端盖、外端盖、内筒体、外筒体和保温棉,其中内端盖和外端盖为圆锥形,内筒体和外筒体为圆柱形,内端盖位于外端盖内,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内端盖的前端为尾气入口,内端盖的前端与外端盖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的后端与内筒体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外端盖的后端与外筒体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筒体的后端与外筒体的后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设有保温棉,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有保温棉。
7.所述内端盖和内筒体采用厚度为1.0-1.5 mm的sus304不锈钢制造。
8.所述外端盖和外筒体采用厚度为1.5-2.0 mm的sus304不锈钢制造。
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既能够保证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中催化剂有适宜工作温度,又不影响柴油机的燃油消耗和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保温结构、填充保温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热量与温度损失,确保净化装置中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确保了dpf再生的温度,
从而保证了催化效率、降低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适宜推广、应用至其他类型的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中。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的剖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的立体图;
15.图中:1-内端盖,2-外端盖,3-内筒体,4-外筒体,5-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7.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包括内端盖1、外端盖2、内筒体3、外筒体4和保温棉5,其中内端盖1和外端盖2为圆锥形,内筒体3和外筒体4为圆柱形,内端盖1位于外端盖2内,内筒体3位于外筒体4内,内端盖1的前端为尾气入口,内端盖1的前端与外端盖2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1的后端与内筒体3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外端盖2的后端与外筒体4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筒体3的后端与外筒体4的后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1和外端盖2之间设有保温棉5,内筒体3和外筒体4之间设有保温棉5。
18.内端盖1,采用sus304不锈钢,厚度1.0-1.5 mm,采用钢板卷管、焊接、切割、旋压等工艺成型;
19.外端盖2,采用sus304不锈钢,厚度1.5-2.0 mm,采用钢板卷管、焊接、切割、旋压等工艺成型;
20.内筒体3,采用sus304不锈钢,厚度1.0-1.5 mm,采用钢板卷管、焊接、切割、旋压等工艺成型;
21.外筒体4,采用sus304不锈钢,厚度1.5-2.0 mm,采用钢板卷管、焊接、切割等工艺成型;
22.保温棉5,采购市场现有型号,耐火、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达标。
23.内端盖1与内筒体3采用焊接连接;内筒体3与外筒体4采用焊接连接;外端盖2分别与内端盖1、外筒体4采用焊接连接。内端盖1与外端盖2之间留有空间,填充适量保温棉5;内筒体3与外筒体4之间留有空间,填充适量保温棉5;内筒体3里面安装净化器催化剂载体。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柴油机尾气从内端盖1的尾气入口进入并扩散,接着进入内筒体3,参与催化净化反应;填充的保温棉5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为内筒体3内的载体催化剂提供适宜的工作温度;当柴油机尾气净化器需要多个催化剂载体时,可以增加内筒体3和外筒体4的组合,并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起来。
25.以上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端盖(1)、外端盖(2)、内筒体(3)、外筒体(4)和保温棉(5),其中内端盖(1)和外端盖(2)为圆锥形,内筒体(3)和外筒体(4)为圆柱形,内端盖(1)位于外端盖(2)内,内筒体(3)位于外筒体(4)内,内端盖(1)的前端为尾气入口,内端盖(1)的前端与外端盖(2)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1)的后端与内筒体(3)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外端盖(2)的后端与外筒体(4)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筒体(3)的后端与外筒体(4)的后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1)和外端盖(2)之间设有保温棉(5),内筒体(3)和外筒体(4)之间设有保温棉(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盖(1)和内筒体(3)采用厚度为1.0-1.5 mm的sus304不锈钢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端盖(2)和外筒体(4)采用厚度为1.5-2.0 mm的sus304不锈钢制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后处理双层保温结构,包括内端盖、外端盖、内筒体、外筒体和保温棉,内端盖的前端与外端盖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的后端与内筒体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外端盖的后端与外筒体的前端焊接在一起,内筒体的后端与外筒体的后端焊接在一起,内端盖和外端盖之间设有保温棉,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设有保温棉。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层保温结构、填充保温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的热量与温度损失,确保净化装置中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确保了DPF再生的温度,从而保证了催化效率、降低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蔡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5/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